马斯克主张开发地下交通,地上地下究竟应该走哪条路?
面对全球共同面临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各方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日,作为特斯拉CEO的马斯克提出,发展地下隧道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条出路。他认为,尽管飞行汽车也是个思路,但飞行器通常噪声大,风力冲击也大,还有坠落风险,会让人很不安,尤其在人口密集区。万一零件掉落或撞到大楼就麻烦了。再加上恶劣天气时,飞行交通往往因此停运。他认为,相较之下,地下隧道就没有这些问题。
隧道交通是否可行
其实,马斯克之所以极力推崇地下隧道交通,是因为特斯拉刚签下一份协议,将为阿联酋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迪拜打造名为“迪拜环线”的地下道路交通系统。
据称,特斯拉将与迪拜合作,在迪拜城市地下建造汽车交通隧道,类似于一些城市的环城高速公路一样,地下隧道系统可以快速通行,也可以避开地面的交通拥堵,将相关人士或公众快速送达世界一流的迪拜会展中心。按照特斯拉的计划,“迪拜环线”将覆盖迪拜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让人们以封闭式高速公路的方式快速从一个点到达城市另一个点。
据报道,此前,马斯克在美国创立的一家隧道工程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已经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建设其首个地下交通环线“拉斯维加斯环线”。按照马斯克的计划,“拉斯维加斯环线”将耗时两年时间,建造隧道和多个车站,由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担任运输任务。该项目的最终计划,是建立一个覆盖拉斯维加斯全市的庞大地下快速交通系统,将机场与酒店、会议中心及车站等以快速交通方式连接起来。
目前,The Boring Company公司正在招聘包括施工规划师、供应链经理、多名土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以及多个运营岗位在内的职位。而且,作为小型验证项目之一,特斯拉已经在得克萨斯州生产赛博皮卡的超级工厂Giga Texas打造了“赛博隧道”地下隧道交通线,让新车从工厂生产线直接快速到达出货区。
其实,多年前马斯克就提出了地下隧道快速交通的设想,马斯克认为,与其他交通方式而言,地下隧道不存在堵车问题,也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即使遇到地震中,地下隧道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飞行汽车究竟怎样
“如果天气不好,比如有暴风雪或沙尘暴之类的,那么飞行汽车就不能飞了,地下交通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有外界评论称,了解了特斯拉及其旗下公司的市场项目,就不难理解马斯克为什么要厚此薄彼了。
事实上,飞行汽车作为面向城市空中交通和未来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具备了诸多优势,也正受到来自全球车企、科技公司等方面的重视,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巴西到中国,有很多家企业都在布局飞行汽车,其中不乏丰田、本田、大众这样的跨国车企巨头。
企业之所以看好飞行汽车,是认为飞行汽车优点不少。多数飞行汽车可垂直起降,无需依赖传统道路,理论上能尽可能避开地面交通拥堵,大幅缩短通勤时间,尤其适合大城市或地形复杂区域。同时,空中直线飞行路径比地面道路更短,例如从市中心到机场的通行时间可能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未来有可能形成短途空中出租车网络。此外,特殊情况下,飞行汽车还可用于应急救援,在灾害救援、医疗急救中快速到达现场;为偏远的山区、海岛等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提供物流支持。
当然,现阶段飞行汽车还有一系列技术需要突破,如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及自动驾驶、静音技术、管理体系等。此外,包括恶劣天气如强风、雷暴等天气对飞行汽车的确存在影响。
总体上看,飞行汽车对于发展低空经济的前景广阔,不仅可以用于城市空中交通,缓解地面交通拥堵,还能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空中观光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飞行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空飞行器,兼具地面行驶和空中飞行的功能,能够有效拓展交通的三维空间,是低空经济中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飞行汽车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运营,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摩根士丹利最新数据预测,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最终将达到年9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城市交通如何发展
“客观看待立体交通发展的各条路径至关重要。”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看来,一方面,相对于正在不断发展中的飞行汽车,地下隧道交通在技术上难度较低,在修建方面,完全可以借鉴一些地铁的施工技术和经验,而且地下的封闭式道路类似于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甚至辅助驾驶等智能汽车的应用更容易实现,而且的确有不受天气等外来因素干扰影响等优势,但有些诸如海岛等地方的地质结构并不适合甚至也无法去打造地下交通,因此其也有一定局限性;另一方面,飞行汽车的确还有一系列技术课题没有完全解决,但相信将来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会走通立体交通的空中之路。
部分人认为,马斯克的观点有着更多的商业性、实用性眼光,以现阶段较为成熟的地下交通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飞行汽车相比,缺乏可比性。而且特斯拉公司已经在地下交通项目中获得或即将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这种比较也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尽管如此,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对飞行汽车技术发展的一种提醒和激励。”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认为,飞行汽车技术发展的设想,一是在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必然要有冗余设计,而且像现在的一些示范的无人驾驶测试车辆一样,后台监控应该有安全控制机制,尽最大可能减少风险;二是全自动驾驶是飞行汽车发展的方向,如今的智能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正在快速演进,有希望为飞行汽车提供越来越好的技术支持,而且民航机早已应用了全自动驾驶,为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展现了希望。三是飞行汽车的技术进步,依赖多个方面的支持,包括材料、动力电池、静音技术、飞行管理、制度建设等等。此外,如果飞行汽车遇到恶劣天气不能起飞,当然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地面行驶。
“所以,无论是飞行汽车还是地下交通等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发展,而且发展立体交通疏解城市交通拥堵或是未来的方向。”曾欣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