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装车量达到152.1GWh,磷酸铁锂成绝对主流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电池联盟”)统计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生产、销售分别达到293.6GWh和256.5GWh,同比分别增长36.8%和17.5%,其中,磷酸铁锂的产销量占比已经超过三元电池,成为当前动力电池领域的绝对主流。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到152.1GWh,同比增长38.1%。
数据显示,上半年,三元电池生产99.6GWh,占总产量的33.9%;而磷酸铁锂则生产了193.5GWh,占比达到了65.9%;销量方面,三元电池达到99.8GWh,占比为38.9%;磷酸铁锂则达到了156.3GWh,占比为60.9%。分析磷酸铁锂占比不断上涨的原因,根本在于相较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不需要镍、钴等昂贵资源,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更有优势,而且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升,宁德时代CTP技术、比亚迪刀片电池等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表现越来越好,让更多车企更愿意选择这种性价比更好的电池。
更为关键的是,比亚迪销量的不断攀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销量占比的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125.56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61.68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比亚迪电池的市场表现。
在磷酸铁锂电池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不断提升装车量的同时,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指标也在不断提升。6月,纯电动乘用车单车带电量(三元电池)提升至150kWh,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1.Wh/kg。
数据显示,上半年,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达到了45.40GWh,占比(磷酸铁锂总装车量)高达43.68%,超过宁德时代8.62个百分点。而在上半年动力电池的总体排名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仍牢牢占据着前三席,装车量分别达到66.03GWh、45.41GWh和12.56GWh,占比分别达到43.40%、29.85%和8.26%。
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4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增加3家,其中,6月,配套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增加的最多,联动天翼、天弋能源、湖州卫蓝科技、星盈科技、浙江冠宇等企业都是6月新增的配套企业。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分别为124.0GWh、136.7GWh和148.4GWh,占总装车量比重分别为81.5%、89.8%和97.5%。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开始凸显。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50多家企业对外公布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超过125个,总投资预算超过1.4万亿,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如果这些规划产能全部达产,将会出现较多的产能冗余。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判断,到2023年,电池的装车需求在1200GWh左右,但实际产能却可能大幅超出,达到3000GWh左右。
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汽车出口达到56.7 GWh。储能电池出口则达到了1.0 GWh。电池联盟表示,目前数据统计范围内,储能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占比超过99%。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我国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