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盒子”是不是太多了

发布日期:2023-12-14· 中国汽车报网 张雅慧 编辑:郭晨
张雅慧 编辑:郭晨

图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上跑过的车越来越“方”。从车头、车身到车尾,直直的线条,方正的外形,活脱脱一个个移动的盒子。为什么“方盒子”越来越多?

“方盒子”眼花缭乱

提到“方盒子”车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越野车,以路虎、牧马人、吉姆尼等为代表的硬核越野车,最初就是以方方正正的造型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然而如今随着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方盒子设计不再是国外车企的专属,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车也沿袭了方盒子设计理念,甚至已经从硬派越野车普及到了SUV,这从最近的广州车展就可见一斑。

图片

坦克700 Hi4-T首发限量版以“极境野奢美学”为设计理念,纯机甲风格既延续了长城坦克系列的硬朗,又为方盒子车阵营再添一员猛将。奇瑞也有新动作,在推出了6款包括SUV、MPV、轿车等车型后,10月正式量产了奇瑞iCAR 03,走的也是硬派越野风格,主打强悍、舒适、智能,方正的造型不失传统。

日前,比亚迪方程豹5上市,外观也是经典的方盒子造型,新车拥有方正的轮廓,清晰立体的线条造型,营造出典型的硬朗形象,定位越野中大型SUV,尺寸方面,方程豹5的长、宽、高分别为4890mm、1970mm、1920mm,轴距为2800mm。尾部的设计算是比较常见的造型,方正的车身搭配前后凸起的轮眉以及外挂式备胎,视觉效果十分粗犷。全新北京BJ40造型上相较于老款更有科技感,整车都是用了较平直的线条,方方正正的,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90mm、1940mm、1895mm,轴距为2760mm。

曾经国内车市的所有产品几乎都以圆润的外形设计为主,老式传统硬朗的设计不复存在。从坦克300开始,国内自主品牌忽然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款款“方盒子”轮番上场,此后诸如哈弗大狗和酷狗、捷途旅行者、奇瑞探索06等陆续面市,“方正”成为各车型外观描述的统一面貌。一时间“方盒子”从无到多,已经到了眼花缭乱的地步。

审美统一还是创新壁垒

“方盒子”不是最近才有的,但是这两年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张天钻研越野产品多年,他表示:“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越野车都是从头‘方’到尾。传统越野车的造型比较‘方’,这是有实际应用上的考量,一方面越野车要兼顾高通过性,另一方面在野外地形探索,越野车要兼顾好的视野,比如在越野的时候需要观察周围复杂地形,驾驶员可能需要将身子探出去,因此像奔驰大G车门都比较矮,车窗高、面积大,有利于驾驶员观察。不同于城市SUV为了降低风阻,为了追求更优雅的造型,前脸会设计成更加流线型,越野车不需要考虑风阻问题,自然也不用在造型上妥协。”

此外,这种方正的造型,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传承”。目前市场上民用版本的越野车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军用车改良而成,越野车一开始就是作为作战车辆而出现的。最初,由于方形的流水线生产容易,平直线条设计,减少曲线,企业可以更快、更便宜地加工生产。而且军车玻璃都是直立的,为了降低反光,这就要求军车必须是方形结构。时至今日,虽然越野车已经走入百姓家,但这种看似非常硬派的外形已经被视为越野车的标配而保留了下来。

“方盒子”已经成为大家对硬派越野车的固有印象,张天调侃道:“好像越野车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就应该‘剪’成直角。实际上,基于现有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野车原来的一些操作习惯已经被改变了。”张天举例说:“比如以前车辆都是手动换挡,现在有拨杆、滑动、按钮等多种方式,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普及,驾驶员不再需要把身子探出车去观察地面。按照这一趋势来看,如今的硬派越野车可以做得不再那么‘尖棱尖角’,也可以向轿车化发展。”现在这种硬核、棱角的设计更多都是为了一种形象“标签化”,张天认为,实际产品可以探索更多创新造型。

确如其言,越野车在理论上存在着更多设计的可能性,但也面临着两大壁垒。一方面,尽管大家已经不需要原来军车的一些硬性要求,外形上可以做得更圆润一些,如特斯拉Cybertruck。但像牧马人、吉姆尼,包括奔驰G等先行者已经奠定了硬派越野的格调,即便做成圆润的造型,也不知会有多少用户埋单。

另一方面,虽然智能化、电动化的浪潮同样席卷到了越野车,但更多电子设备陆续上车,对越野车来说,不见得都是有利因素。如雷达传感器或者各种摄像头,都是非常精细的电子设备,但越野车在复杂地形驾驶时,道路不像城市道路一样平坦,经常会经历颠簸、剐蹭或碰撞,而这容易对这些高精尖设备产生影响,一旦个别零部件出现故障,可能会系统报错,导致车辆受到影响。“所以这是一对矛盾,一方面我们用了更多的科技,比如坦克500,配装了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要追求越野车的野外性能,也就是行驶的稳定性,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用户反而不希望加入太多科技属性。”张天说。

图片

越野车市场成淘金新赛道

尽管对于越野车是要追求智能还是追求稳定,车企都在做着一定的平衡取舍,但不可否认的是,越野车这一小众车型,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增加,属于“方盒子”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

凯联资本研究院院长由天宇表示,过去十年,国内的SUV市场“太凶了”,导致许多细分需求都被大型SUV替代。如今像越野车等小众产品正在夺回这部分市场。自坦克300成为越野车细分市场的现象级爆款车型后,自主品牌都瞄准这一市场,越野车市场成了新的“淘金赛道”。

对此,张天认为硬派越野车是打造品牌的好产品,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硬派越野车从来不是一个“香饽饽”。在燃油车时代,被视作越野神车的丰田普拉多18年累计销量只有50万辆左右,平均年销量不到3万辆。

尽管市面上“方盒子”越来越多,但越野车终归是小众市场,这一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这一市场主导不会是以实际需求为主,而会是以体验群体为主。资深汽车行业人士胡风指出,从价格来看,越野车普遍价格偏高,如比亚迪新发布的方程豹和长城坦克700,几十万元的售价将目标用户群缩小了许多。

越野车在中国市场发展多年,在整个经济上扬阶段时,也曾经历快速增长。但这部分用户群体数量实在有限,如今“体验派”数量较之以往有所下降。“从不同收入人群来看,中高层群体收入受到经济冲击影响较小,所以30万元以上的越野车市场波动可能不会太大,但是中档价位的越野车市场波动相对比较大,也就是15万~20万元区间,如大狗、骁龙定位用户,尽管越来越多消费者有出行需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市场增长,但这一增长空间十分有限。”张天说,换言之,这条赛道虽有金可淘,但必要经历大浪淘沙,才能获得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