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院士:协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系统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11-17· 中国汽车报网 编辑:王琨
编辑:王琨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技术促使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升级为智能移动空间,在带来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同时,涌现出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机遇。放眼全球,各国都在通过政策升级、法规创新、技术迭代等方式大力发展智能网联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目前我国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已经逐步进入到了示范应用、规模推广、商业探索阶段,基于试点实证,构建包容审慎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布恰逢其时,也将是探索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的重要路径。

一、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态势

当前,汽车与相关产业加速跨界融合和深度协同,产业链逐步重构,价值链不断扩展延伸,智能网联汽车持续带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充分发挥各自顶层设计、产业基础与体制优势,部署重大战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重要政策,推进汽车强国建设。

近年来,全球持续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投入,可以预判,L3级自动驾驶将逐步实现量产应用,到2030年L4级也将实现多场景量产应用。我国在全球率先提出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理念,坚定践行车路云一体化战略,加速探索其发展路线与示范应用,并在云控基础平台建设、5G、C-V2X应用等方面已经具备先发优势。总体来看,我国产业化进程成果显著,超出技术路线图预期,L3自动驾驶进入准商业化量产阶段,L4示范蓬勃开展,网联化进入前装量产与推广应用阶段,具备一步探索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的基础。

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行业在智能网联汽车跨界融合特征的系统定义、功能架构、关键技术等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理念、技术路线共识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面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跨界融合特征,为保障有效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完整高效开发、测试和应用,研究感知、决策、控制、网联等共性关键技术,建立新的分析设计方法、开发流程,研发新的工具、设备等,以有效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完整高效地开发、测试和应用,仍是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对此,需要从产品架构、研发模式、关键技术、开发方法、商业模式等方面开展系统创新,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达成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共识,突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当前的发展瓶颈,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应用。

在国家顶层设计方面,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安全管理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有效地引导和规划产业发展。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在产业变革发展的窗口期,加强产业的宏观战略布局,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管理体系,以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为牵引,牢牢抓住智能化、网联化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管理现状与需求

近年来,新技术、新功能、新场景不断加快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主体的诸多创新设计,导致现行的法律法规与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存在诸多不适用性。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发展提供环境。德国和日本相继修订《道路交通法》,许可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行驶;UN R157等首批联合国自动驾驶法规正式生效、欧盟全自动驾驶法规EU 2022/1426发布,为自动驾驶的准入管理提出相关技术要求;美国通过州政府对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行驶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德国奔驰搭载L3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已在德国、美国内华达州和加州获批上路行驶。

对标国际先进经验,我国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安全管理框架。此次发布的《通知》中,以准入试点的方式,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基本功能和安全设计提出了过程保障和测试验证要求。《通知》的发布旨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法规和基础设施挑战。《通知》的发布将会为搭载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提供政策通道,对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四、《通知》是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需要

“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是解决产业化问题的关键。通过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计算基础平台、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终端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等为载体,实现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实践应用。我们应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思路,夯实发展理念和路径共识,抢抓发展窗口期。同时,发挥我国新型制度体制优势,全局统筹,并加大投入、解决问题,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目标。

顺应新兴产业科技发展趋势,《通知》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带来的安全管理挑战,很好地平衡了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转,《通知》的发布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系统化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