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缴14亿美元税单 大众印度业务或一夜清零

发布日期:2025-04-16·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万莹 编辑:万莹
记者:万莹 编辑:万莹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句曾被众多网友调侃的戏言,却是多家跨国企业在印度的真实写照。

近日,印度孟买高等法院披露的文件显示,印度政府向该法院表示,如果法院同意撤销对大众集团印度子公司追缴14亿美元税单的要求,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可能会纵容企业隐瞒信息、拖延调查。就在去年11月,印度税务部门指控大众集团印度子公司逃避税款,开出了一张高达14亿美元的天价罚单,这也是该国历史上金额最高的补缴税单和关税通知单。业内人士估算,若加上可能追加的罚款,总金额或将攀升至28亿美元。

CKD与零部件进口税率之争

据悉,印度税务部门在对大众集团印度子公司长达12年的进口货物单进行审查后,称其在这些年间进口了大量“几乎完整”的未组装汽车,应按照CKD(全装散件)进口进行报税,而不是按照零部件进口报税。在印度,进口整车及零部件的税率差异很大。进口整车需要缴纳100%的关税;通过CKD方式进口,税率为30%~35%;单独进口零部件,税率为10%~15%。也就是说,印度税务部门认为,大众集团印度子公司过去多年来名义上是进口零部件,但实际上是CKD。

对此,大众集团印度子公司在诉讼陈词中称,该公司早在2011年就向印度政府通报了其“逐件进口”模式,而且当时的政府也曾做出过澄清。因此,这一税单完全违背了印度政府此前的立场,损害了外国公司在印度市场投资的信心。此外,印度海关并未明确界定“CKD”与“零部件”的量化标准,导致企业难以合规。

据悉,大众集团将此次税务纠纷视作是其印度业务的“生死存亡问题”,并在今年1月向印度孟买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长达105页的法律文件,要求撤销这笔天价罚单。该诉讼案已于3月开庭,但审判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印度,税务纠纷平均解决周期长达5~7年。此外,企业还需预先缴纳争议金额的30%~50%作为诉讼保证金。对此,毕马威印度公司前高管迪尼什·卡纳巴尔表示:“虽然印度税务部门在此类诉讼中的胜诉率不到20%,但企业仍不得不支付大额保证金,加剧其现金流压力和财务负担。”

事实上,过去十几年来,大众集团在印度市场上一直表现平平,市场份额仅为2.2%。2023~2024财年,大众集团印度子公司的销售额为21.9亿美元,净利润仅为1100万美元。也就是说,印度税务部门开的这14亿美元罚单,相当于让大众汽车这些年来在印度的苦心经营一夜之间“清零”。代表大众汽车集团印度全资子公司的资深律师达塔尔指出,若要支付全额税款及罚款,该公司将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财政压力,将直接威胁该公司6000名本地员工的生计,并将对大众印度业务构成“生死存亡”的威胁。

天价税单并非个例

大众集团在印度被追缴天价税单并非个例,就在前不久,印度政府下令三星电子印度子公司补缴6.01亿美元的税款和罚款,原因是三星电子“逃避关键电信设备的进口关税”。印度税务部门认为,三星电子进口的一种射频电路是4G通信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但该公司2018~2021年从韩国和越南进口了价值高达7.84亿美元的零部件,却没有缴纳关税。而三星电子方面表示,该零部件不具备收发器功能,因此是零关税产品,并提交了4名专家的鉴定结果。该事件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印度“外资坟场”的担忧。

在大众之前,印度税务部门就曾与多家跨国车企在税单上起过摩擦。2024年4月,印度税务部门指控起亚印度分公司在2019年~2022年通过“系统性拆分进口”逃税。印度税务部门调查发现,起亚为生产高端多用途车型嘉华,将一批全散件组装零部件拆分为177批次,通过印度金奈、孟买等不同港口入关,进口税率仅为10%~15%,规避了原本适用于CKD的30%~35%进口关税税率。

近年来,印度政府频繁对外资企业开出巨额罚单,企业的利润甚至连本金都可能会被印度当局以各种理由侵吞,投资者在资金安全方面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印度法规与政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例如,在沃达丰收购案中,印度为了向其征税,出台可追溯50年的新税法。这种政策上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让外资企业无所适从,难以制定长期稳定的投资规划,担心随时面临的政策风险,导致投资信心受挫。

总而言之,印度当局与跨国车企的税务纷争,不仅影响了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在印发展战略,也对印度汽车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让一些潜在投资者对印度市场望而却步。

依然坚定投资印度

尽管面临14亿美元的天价罚款,但大众汽车集团依然不想放弃印度市场。数据显示,继2022年超过日本,首次跃升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后,印度新车销量在2023年和2024年持续增长。除了整体车市规模不断扩容,多家跨国车企还十分看好印度电动汽车市场未来的增长潜力。虽然当前印度电动汽车渗透率较低,但随着中高收入家庭数量的增加、年轻人口的消费推动以及环保意识的普及,未来印度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近日,斯柯达汽车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泽尔默表示,该公司正推进在印度本土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而大众汽车集团在印度的发展战略,正是由斯柯达来主导。关于大众汽车集团印度子公司被追缴税单一事,泽尔默近日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鉴于该案件仍处于关键审理阶段不便置评,但其重申了印度市场在斯柯达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在印度的布局。但如果条件不成熟,斯柯达将采取独资的方式(推进本土化),以确保我们保持市场竞争力并实现长期成功。”泽尔默说,“在这个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建立稳固地位,对我们实现区域市场扩张的目标至关重要。”

印度将在2027年实施更加严格的车辆燃效标准,届时车企要达标,将不得不推出更多电动车型。虽然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但印度汽车业向电动化转型为其提供了赶超的机会。“我们能够提供非常创新且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这是未来我们在印度的主要发展方向。”

当前,斯柯达已与印度车企马恒达建立零部件供应合作,并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达成17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生产投资意向。泽尔默透露,斯柯达正在与多家具有本土产业根基的潜在伙伴展开谈判,但未透露具体合作方信息。

除了大众汽车集团坚定投资印度,特斯拉离印度市场也越来越近了。近日,特斯拉已开始对Model 3和Model Y进入印度市场进行认证。对于欧美车企来说,在其本土市场需求疲软、中国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之时,印度市场寄托了这些车企的深厚期望。

至于一向被跨国车企所抱怨的印度高关税壁垒,似乎也有了松动的迹象。外媒近日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来美国以及欧盟都在与印度政府进行谈判,希望后者取消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汽车进口关税。据悉,印度政府对分阶段将该国进口汽车关税从100%降至10%持开放态度。由于谈判仍在进行中,印度官员拒绝透露拟议的关税削减幅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