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如何打造“丝滑”停车体验
开车驶离停车场,停车费用自动从绑定的支付账户里扣除;去医院看病,远程预约停车位去了就停;在热门景点租个临时车位,点击即可“成交”……这是江苏省无锡市市民日常停车的场景。
许多市民感叹,这些年停车越来越“丝滑”。一组数据将这些年无锡的停车变化具象呈现:机动车免费停放时长延长至30分钟以上;新增停车泊位5.5万个、错时共享泊位2.4万个;停车“先离后付”注册用户破百万,1330余个公共停车场开通“先离后付”智慧场景。
通过先离后付、错时共享等方式破解停车难题,是无锡城管系统不断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就是城市治理发力的重点。”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无锡聚焦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停车难等问题,全力锻造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城管铁军,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管善治,让城市管理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
城管系统内精准的滴灌培训,为缓解停车难题、优化停车环境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制定了全市城管队伍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队伍培训指导意见,加快建立城管系统培训标准体系。”相关负责人说,城管部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科学制定培训课程,并联合公安警校基地拓展训练场景,组织现场实操教学、执法技能演练、典型案例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近两年来,分层分类开展违规停车治理、市容管理等各类培训162场次、覆盖16704人,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多维度提升。
为了更好满足市民出行停车需求,城管部门实施了一揽子便民惠民措施。在医院周边,强化交通组织,置换医院职工车位、设置港湾式临时停车位,优化停车资源;在景区,加强停车统筹管理,强化交通引导,完善车辆疏导、换乘、临停等措施;在重点道路,建设停车诱导系统,实时发布周边停车场余位数量,便于精准停车;在机关事业单位,按照不少于总车位数20%的比例,将内部停车位错时共享,方便周边居民夜间、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段包月停车。此外,全面推广智慧停车场景应用,为市民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停车诱导、先离场后付费注册、错时共享申请、获取电子发票等一站式服务。完善停车场便民配套设施,改造或增设充电设施、设置无障碍停车位,配建公共厕所、自动洗车设备等设施。
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停车烦恼的过程中,“城管进社区”的成效凸显。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无锡市325名城管执法人员和1214名城管协管队员进驻770个社区,全面融入社区开展工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服务范围,在社区接办并解决停车位不足、新能源车缺少充电桩等热点难点问题2.2万余件。同时,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与消防救援等执法部门和属地政府,积极构建“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和执法事项清单,建立站点296个,服务覆盖小区2611个,切实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有效解决停车难题,还需加强对停车秩序的规范管理。无锡市城管部门积极推行停车秩序柔性执法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在医博中医肛肠医院、绒花酒店等商铺门前停车秩序混乱,影响了市容环境和市民的出行。城管部门与商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推出“帮您停车”暖心服务:先由商家向城管部门申请专用停车位,城管部门在现场踏勘后,根据商铺周边路况条件规范施划停车泊位,并设置专用停车标识,再由商家安排具备专业驾驶技能的工作人员在顾客有需要的情况下,帮助顾客停车入位,从源头规范商铺门前停车秩序。
“优化创新停车管理服务举措,鼓励更多商家参与停车秩序维护行动。”相关负责人说,城管部门邀请两级法院、司法部门有关专家参加座谈研讨,着力解决了机动车绿地违停等一批基层城管执法部门办案过程中积累的法治难点疑点问题。同时,建立执法“观察期”制度,落实“免罚清单”,推进非接触性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小小停车位事关民生福祉。一进一出、一停一走间,是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最真实写照。在无锡,像这样宜居惬意的场景还有很多,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温暖与活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让更多暖意直抵人心。”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