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税的同时这一地却将削减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原因何在?
近日,当美国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之际,印度却表示,印度政府计划立即降低针对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并拒绝了当地汽车制造商提出的2029年再削减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的请求,因为印度政府目前正在推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
同时,印度也宣布,将不再对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等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印度的这一系列措施,与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相比形成了反差。
承诺削减汽车关税
此次印度的“免税”政策带来的“优惠”的确不少。
近日,印度财政部官员在印度议会投票通过2025年财政法案之前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降低原材料关税来促进国内电动汽车生产,提高其出口竞争力。”据称,此次印度政府将免除35种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产品的进口关税。
印度一直在为应对美国于4月2日生效的“对等关税”作准备。据悉,印度和美国正在就解决关税问题和达成双边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今年3月,路透社援引两名印度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印美两国正在谈判贸易协定的第一阶段,印度对削减一半以上美国进口产品(价值230亿美元)的关税持开放态度。
此前,印度承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为此,印度削减了包括高端摩托车在内的近3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并且表示将对豪华汽车的附加费展开评估。
与此同时,也有报道称,随着特斯拉即将进入印度市场,美国希望印度在两国拟议的贸易协定下取消汽车进口关税,但印度即便考虑进一步降低关税,也不愿立即将汽车进口关税降为零。当时,有知情人士称,美国对印度取消汽车进口关税的期望“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更为明确”,而印度“正在积极听取美国的意见”,并未予以反驳。
高关税吓退合作者
其实,目前印度针对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最高可达约100%,这让特斯拉以及美国车企都感到关税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消息称,印度本地汽车制造商正在游说印度政府,希望将任何削减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的政策推迟到2029年,之后再逐步降低至30%。
然而,印度政府对于降低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的态度却很坚决。两位印度政府官员表示,电动汽车行业将成为美国和印度拟议双边贸易协定中首批关税削减对象。其中一名印度政府官员表示,“我们保护汽车行业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开放这个行业。”而且印度政府的计划是“大幅”降低关税,包括对电动汽车的关税。不过,由于谈判仍在进行中,这些官员拒绝透露拟议的关税削减幅度。
不过,如此一来,印度本土车企会受到直接影响。对于塔塔汽车、马恒达等印度本土车企而言,降低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将带来诸多挑战。这些本土企业已投入数百万美元用于生产电动汽车,并且还有更多资金投入长期发展计划。知情人士表示,印度汽车制造商担心,印度与美国达成的任何协定,都会为印度与欧盟和英国的贸易谈判树立先例,从而加剧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数据显示,2024年,电动汽车仅占印度汽车总销量(430万辆)的2.5%,但印度政府希望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将达到30%。
零关税的影响如何
“客观而言,印度削减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为其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机遇。”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夏晓峰表示,挑战其实就是对印度本土企业的产品带来更多竞争,如果不能适应产品众多比拼性能的现实,就可能无法守住市场;而机遇主要是在关税削减后,更多国际知名电动汽车品牌有望进入印度市场,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等跨国车企的电动汽车。
其中,有报道称,特斯拉此前就因印度高额关税而迟迟未能大规模进入,如今关税降低,特斯拉很可能加快在印度的布局,计划在印度销售进口汽车,并有可能在当地建厂。一旦成行,其他跨国车企也会纷纷跟进,这将极大丰富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产品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假如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印度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续驶里程更长、智能配置更丰富、设计更时尚的电动汽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认为,这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
显而易见的是,在上述基础上,国际品牌的进入还将促进印度汽车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印度本土企业将不得不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在电池技术方面,企业可能会研发出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电池;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也会加快创新步伐,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竞争的加剧会促使所有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得电动汽车的价格更加有亲和力,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在印度的普及。
有报道称,其实印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真正的压力所在。电动汽车的普及离不开完善的充电设施。目前,印度的公共充电桩数量稀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少数区域,偏远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充电设施更是短缺。据统计,印度每100万辆电动汽车对应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100个,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充电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此外,印度的电网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可能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因此,尽管印度希望通过降低关税吸引更多跨国车企的电动汽车进入印度市场,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的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并非像削减关税那样容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也给其他发展电动汽车的地区带来了启示。”夏晓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