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放大招!2025中关村论坛释放哪些信号?

发布日期:2025-03-28· 中国汽车报网 万仁美 编辑:黄霞
万仁美 编辑:黄霞

图片

2025年3月27日,一场汇聚全球科技精英与创新力量的盛会——2025中关村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

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他们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前沿,共享创新理念,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增进人类共同福祉贡献创新力量。

共启科技创新未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发表致辞并宣布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他提到,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丰硕。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6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上升到2.68%,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成果。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产品的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国清还强调了中国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他指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他表示,北京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国支持中关村以创新需求为导向,谋划新一轮先试先行的改革,持续引领科技变革的方向。

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与成就。他提到,北京不断丰富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实施技术研究领先行动。目前,已有20个大科学装置建成运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去年,北京有58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位居全国首位,高被引科学家达431人次,人工智能大模型占全国三成。

图片

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北京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搭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平台,设立千亿产业引导资金。去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超9000亿元,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再度发展,为开发新技术、新场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提供了宝贵机遇。他还提到,目前,北京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近3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独角兽企业115家,形成了优良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海内外人才来京施展才华、成就梦想提供了沃土。

彰显科技创新实力图片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重大成果发布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随后,论坛上还发布了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之一的“AI+新材料”,应用场景就有小米汽车的身影。据了解,小米与国家级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搭建了多元材料AI仿真系统,从上万种合金配方中快速锁定最优解,研发出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通过一体化压铸,泰坦合金应用于小米首款车型SU7车身结构件,焊接点减少840处,大幅提升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并减轻车身重量、提升续航能力。

此外,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在论坛上表示,理想汽车将对自研车载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进行开源,成为全球第一家将车载操作系统开源的车企。理想星环OS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从零开始设计技术方案,投入200名研发人员,历经数年,总投资超过10亿元,理想汽车实现了操作系统与硬件的解耦,大大缩短了芯片适配验证周期,从传统的6个月以上缩短至4周内。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提升了汽车的性能与安全性,还有效降低了成本,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配置与体验。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领域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TO王鹤博士介绍,人形机器人已经步入了运动时代,但其终极目标是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进入生产力时代。为此,银河通用研发了基于闭环感知思路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实现了任务规划与执行能力的自主进化。更为重要的是,银河通用通过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合成数据来训练人形机器人,大大降低了数据成本,提高了训练效率。目前,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在24小时无人药店、新能源电车厂等场景实现了落地应用,展现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

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计算技术的代表,正逐渐成为科技界的研究热点。论坛上,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指出,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与纠缠特性,能够实现远超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一特性使得量子计算在密码学、材料科学、药物研发、汽车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量子计算面临着量子比特稳定性差、纠错难度大、编程复杂等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全球科研团队正在积极探索新的量子比特实现方式、量子纠错算法以及量子编程语言等关键技术。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