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开局 | 1月全球上市车企市值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7· 中国汽车报网 市值研究组 编辑:齐萌
市值研究组 编辑:齐萌

图片

2025年1月《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继续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变化进行全面跟踪、梳理和比较分析。并基于2024年全年的数据积累基础上,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年度市值表现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市值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详实、更客观、更多元、多维度的市值变化数据分析。

2025年1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统计范围依然涵盖国际和国内上市的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主要新创公司和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统计在内的上市企业数量共计130家。

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   

头部阵容排位变化趋于活跃    

图片

根据汽车市值研究组的统计显示,整体看,2025年1月统计范围内的130家企业中,有63家实现市值同比增长,占比接近一半,有43家实现环比增长,占比33%。

从2025年1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前20的排名看,头部阵容市值的排位变化较以往呈活跃状态,仅有6家企业市值排名与上月持平。其中,前3位企业排位稳定,沃尔沃集团1月市值排名比2024年12月提升4位,通用汽车市值则较2024年12月下降7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2025年1月跨国车企市值波动较为明显。

具体到各细分领域,2025年1月,A股市场总体依旧以震荡为主,不过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表现出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强,统计范围内接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市值环比实现上涨;国内零部件板块的整体市值则受产业链波动影响继续下滑;跨国车企市值则在大幅动荡中开局,且前景仍不容乐观;新创公司领域,从整体看,统计在内的中国企业成为1月市值的领涨主力。

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   

大盘进入震荡期  有待后市再发力  

图片

2025年1月的A股市场依然以震荡为主,与一些较弱的板块相比,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的“抗震”能力较强,其中有近24%的公司市值呈现环比上涨之势,虽然比例不及上月,但同比去年同期的9%多了15个百分点。

龙头股比亚迪继续领先,1月总市值达7985.93亿元,稳居这一板块市值冠军宝座,环比微降2.89%,同比上涨60.68%。数据显示,比亚迪2025年1月销售新车超过30万辆,其中销售乘用车29.6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下降42%;出口销量在1月表现强势销量达到6.6万辆,再创新高。同时,当月,比亚迪订制的可搭载7000辆汽车的汽车运输船交付启航,可搭载9200辆汽车的汽车滚装船出坞,为产品“出海”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1月,长城汽车表现突出,总市值达2128.77亿元,同比增长22.57%。而且在这一榜单上,从上月排名第4位跃居第2位。1月,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至130亿元,同比增加76.60%至85.14%;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94亿元至100亿元,同比增加94.47%至106.8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皆出现增长之势。

赛力斯在1月A股市场中的抗跌能力较好,总市值达2004.84亿元,环比微跌0.45%,同比增长133.74%。赛力斯披露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取得较大增长,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至1467亿元,同比增长302.32%至309.30%;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元至60亿元。

上汽集团1月总市值达1986.32亿元,环比下降17.34%,同比上涨25.53%。据上汽集团公告,1月产量超过32万辆,同比增长33.41%;销量为26.4166万辆,同比增长7.8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1.89%;销量为61098辆,同比下降5.04%。海外销量为68916辆,同比增长7.39%。

1月,江淮汽车成为传统整车企业上市公司中的“黑马”,其当月总市值涨至893.04亿元,环比增长9.04%,同比增长235.72%,涨幅在该板块中领先,并跃居第7位。1月,江淮汽车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约17.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但有分析称,其当前的短期亏损实则是为了长远发展蓄势的结果。本期业绩预亏主要受联营企业大众安徽影响,公告期内投资收益亏损金额约13.5亿元。同时,另一个原因是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产业投资和研发投入较高。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当前,江淮汽车正与华为紧密合作,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首款合作车型尊界S800预计2025年上半年上市。

当月的商用车板块中,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表现良好。其中领先的宇通客车总市值达630.75亿元,环比增长7.99%,同比增长88.05%。有数据显示,宇通客车去年出口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37.73%,市场份额达22.65%,均居领先地位。

汽车经销商细分板块1月出现分化,广汇宝信、正通汽车、新丰泰集团表现良好。其中,广汇宝信市值环比增长21.88%;而正通汽车市值环比增长达69.41%,在当月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榜上领先。广汇宝信1月与两家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将协助广汇宝信引入策略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二手车业务,建立全国性销售网络;开展海外汽车业务,并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共享土地、物业等资源,促进企业经营。机构认为,这对于广汇宝信是重大利好。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5年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3%,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2.1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尽管2月由于春节假期相对减少了工作日,但扩围汽车以旧换新相关鼓励政策的频出,为车市将持续向好提供政策支持,也有望为国内主要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的“春季躁动”行情,呈现震荡向上趋势奠定基础。

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市值

受产业链波动影响市值继续下滑  

图片

新年开年,零部件板块的整体市值出现了延续下滑的局面。统计在内的动力电池板块、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板块、传统零部件与综合板块、发动机板块、轮胎板块,企业市值都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各板块企业市值变化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深入剖析的因素。具体来说,动力电池板块,宁德时代作为行业巨头,1月市值达11315亿元,虽环比下降3.38%,但同比大幅增长69.69%。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份额稳固,技术研发持续投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动力电池板块面临不小压力。统计在内的其他企业市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反映出动力电池行业在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市场竞争等多因素交织下的变化状态。

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板块,尽管在技术迭代和竞争加剧方面面临一些挑战,但仍有部分细分领域,例如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活力。部分企业凭借在这些细分领域的提前布局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技术更新换代快、研发投入高,也使得企业面临较大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在竞争中掉队。

在传统发动机市场逐渐向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头部发动机企业积极寻求转型,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投入,试图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消费者对轮胎性能要求的提高,轮胎企业也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成为轮胎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各板块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品牌、规模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小企业也在通过差异化竞争、专注细分领域等方式谋求发展。行业整合趋势逐渐显现,优势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合理规划产能,优化市场布局,以应对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

国际主流汽车公司市值  

动荡开局  不容乐观  

图片

2025年开年伊始,全球汽车股呈现动荡趋势。纳入统计范围的26家跨国车企中,出现环比增长和下滑的企业大约各占一半。同比方面,9家企业实现上涨,而其他均为下滑。

特斯拉比较值得一提。由于2024年交付了179万辆汽车,低于分析师普遍预计的180万辆,且也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同比下滑,给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特斯拉股价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好在特斯拉“血厚”,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此前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豪赌成功,带动特斯拉股价飙升。因此,虽然1月环比下滑,但从同比来看,特斯拉市值还是近乎翻番。

德系车企中,大众集团股价实现上涨,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与工会经过三个月的谈判最终在2024年底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大众集团同意维持德国工厂的运营,但会削减逾70万辆汽车产能,并在2030年前裁员3.5万人。之后,管理层还同意降薪等措施,以削减成本。或许这让外界看到了希望,推动大众集团股价在1月持续小幅上涨。

不过,从同比来看,无论是大众集团,还是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市值都缩水了20%以上。这与其1月公布的2024年全球销量或许有一定关系。过去一年,三家车企的全球销量均出现下滑,且中国市场均是其降幅最大的区域。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德系车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份额遭到挤压。

美系车企中,通用汽车的市值环比缩水近1/5,原因之一是其1月28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这一年,通用汽车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大跌4成。这主要是受中国业务和Cruise的相关费用影响。投资者对其在华盈利能力的担忧,再加上近在咫尺的关税威胁,使得该公司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直线下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月的全球汽车股也不容乐观。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试图对从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虽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经磋商后暂缓30天执行,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的关税于2月1日生效。这些举措引发了人们对车企生产成本上升的担忧,特斯拉、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丰田等企业的股价迅速走低。毕竟,这些车企都在墨西哥设有工厂,一旦美国加征关税,势必首当其冲。

近日,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福特可以承受数周的关税,但如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持续下去,这将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数十亿美元的行业利润将化为乌有。外界也对诸车企及零部件厂商可能遭受的关税冲击保持高度关注。

部分汽车新创公司市值   

中国企业成领涨主力  

图片

受春节假期影响,对大多数汽车企业来说,1月的销量会有波动。然而,小鹏汽车则在当月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整体看,统计在内的汽车新创公司1月市值,中国企业也是领涨主力。

数据显示,1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03万辆,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17.3%,时隔30个月重回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为小鹏汽车登顶立下大功的是MONA M03和P7+两个系列。近年来,智能驾驶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小鹏汽车前期在这方面下力气,研发投入逐步显现出回报成果。2024年1月,XNGP已覆盖全国243城,且支持无高精地图区域,大幅提升用户实际使用频率,强化“智能驾驶标杆”标签。

1月,蔚来汽车销量为1.39万辆,同比增长37.9%,环比下滑55.48%。蔚来汽车的销量下滑与升级生产线有一定的关系。蔚来汽车投资的换电模式,属于重资产投入,早期对销量帮助比较有限,当重资产投入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显现出来的优势将是其他竞争对手不可比拟的。目前,蔚来全球换电站总数突破2300座,同步推出第三代换电站的智能化服务。客观说,蔚来换电模式还需时间积累。

理想汽车1月销量为2.99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48.85%。理想汽车销量下滑较多,与中亚国家收紧平行进口有较大关系,据了解,以往每月经过霍尔果斯口岸销往中亚国家的理想汽车高达数千辆,12月1日,哈萨克斯坦禁止平行进口,也禁止绕道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从事平行进口,对理想汽车的销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零跑汽车1月销售2.52万辆,同比增长105%,增速领跑行业‌。极氪汽车1月销量为11942辆,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了4.7%,春节假期因素对极氪汽车销量带来了一些影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地平线1月市值上涨36.1%,相比于其他的芯片制造商涨幅较大。这与地平线征程5芯片(Journey 5)量产落地有关,征程5芯片算力与能效比对标国际大厂,且成本更具优势,吸引车企采用。

1月,美国电动汽车新创企业GOEV退市也令人关注,电动汽车热潮退去之后,越来越多没有先进理念的企业将被淘汰。GOEV申请破产保护,公司的经营活动目前已终止。

附2025年1月完整榜单

图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