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新势力申请破产,飞行汽车还能飞起来吗?
真的出乎意料,在近两年火爆异常的飞行汽车领域,竟然又出现了申请破产的企业。
继德国电动飞行汽车制造商Lilium申请破产之后,近日,德国又一家电动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 GmbH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理由是无力筹集新的资金以维持正常运营。要知道,这家公司此前还曾经获得过梅赛德斯-奔驰、贝莱德以及霍尼韦尔等企业的投资。
飞不起来的梦想
Volocopter公司方面表示:“尽管我们最近开展了大量筹资工作,但仍无法找到在破产程序以外维持正常运营的可行方案。”
事实上,Volocopter公司的飞行汽车离获得飞行器型号认证已经不远,程序都走完近75%,只差临门一脚。但如今Volocopter申请破产,主管部门也将停止相关认证程序。如果按照之前Volocopter的计划,一旦获得在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认证,2025年内或许其正在研发的两座电动飞行出租车就可以开始试飞,后续还计划开发5座的电动飞行出租车,并计划将于2027年推向市场。现在,只能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此前,Volocopter由于认证程序未能及时完成,更被迫取消了原计划在巴黎夏季奥运会期间的试飞活动。
Volocopter公司成立于2011年,比此前申请破产的德国同行Lilium还早4年。“我们在技术、飞行测试和认证方面都领先于同行。”Volocopter高管曾表示。
当地的行业人士还记得,Volocopter曾经是资金较为充足的飞行出租车初创公司之一,在奔驰等企业支持下,一度筹集了数亿美元。其中,Volocopter仅在2022年就获得了1.82亿美元的E轮融资,估值达到18.7亿美元。
熟悉这一行业的人都知道,飞行汽车与造电动汽车相比,烧钱更快,没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或持续融资的能力,是这类新创公司最大的威胁。尽管Volocopter算是这个行业里“烧钱最慢”的公司之一,但依然未能挺到终点就半途夭折。
融资“凛冬”来了吗
Volocopter是德国乃至欧洲最早的一批电动飞行汽车新势力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开发电动飞行汽车技术。其实,早在2022年,Volocopter就已经资金告急。当时,Volocopter试图获得1000万欧元的政府贷款,但没有成功。
近些年,资金危机的阴影正在影响Volocopter和一些同行企业。包括其德国同行Lilium也遭遇了类似的危机。而由谷歌联合创始人Larry Page支持的电动飞行汽车公司Kittyhawk已经于2022年倒闭。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电动飞行汽车行业正面临资金危机,相关各公司在为商业运营做准备的同时,不断寻求新投资来支撑这一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运营。但由于电动飞行汽车是低空领域的一个全新类别,其审批要求非常复杂,使得不少相关企业时间和金钱双双告急。目前全球有超200家公司正在开发飞行汽车。
欧洲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投资者对电动飞行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情正在减弱。根据咨询机构的数据,电动飞行汽车制造商自2019年以来的融资总额约为130亿美元,但年度投资速度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2024年略有回暖。
“电动飞行汽车的研发、认证和市场推广等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十分耗费时间和资金,如果融资中断,后续环节就会受到影响,正如Volocopter的情况一样。”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通常情况下,如果是电动汽车还有许多公开的技术可以借鉴,但电动飞行汽车无论从外观造型到内在动力,还是其在空中的风阻、升力、载重、耐高低温性能等方面的技术几乎都需要从头开始设计和实验,无疑比只在地面行驶的电动汽车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而十多年过去,迟迟看不到市场化产品,也影响了一些投资商的积极性,进而使这类新创企业的融资艰难,甚至导致了Volocopter的破产。
飞行汽车还能飞起来吗
目前,Volocopter和Lilium这两家德国成立较早的飞行汽车新势力已经相继申请破产,有当地媒体认为,这表明德国飞行汽车企业的处境十分艰难。
相较于Volocopter的14年奋斗历程,Lilium在不到10年时间就烧光了现金,更令人慨叹。Lilium一直没有收入,持续亏损。Lilium在2022年、2023年分别运营亏损为2.79亿欧元、2.7亿欧元;净亏损分别为2.53亿欧元、3.89亿欧元。Lilium亏损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没有造血能力,另一方面,公司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过高,如其2023年研发开支高达1.84亿欧元,管理费用为8121万欧元。
正如Volocopter自己所认为的,其对电动飞行汽车的自研实力充满自信。德国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疑似有中国车企正准备收购Volocopter,如果成真,或许Volocopter就可以避免破产。据称,该车企正在尝试通过借助另一家控股公司的形式收购Volocopter85%的股权,投资约为9500万美元。但是,目前Volocopter也在与其他潜在投资者进行洽谈,尚未作出最终决定。
“目前欧洲汽车产业链及相关公司都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认为,产业变革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市场需求,如果还是用若干年之前的思维方式去开发产品,效率就难以提升,飞行汽车的发展前景没有问题,但需要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资模式创新上多开拓思路,如何延续企业生存,将成熟的技术推向市场,才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向态度较为一致的欧美市场,这次却出现了分歧。尽管德国及欧洲的飞行汽车公司接连出现新状况,但是美国的电动飞行汽车产业似乎截然不同,仍有很多资本看好电动飞行汽车市场,包括Stellantis和丰田在内的投资者,近日已经向硅谷的电动飞行汽车公司Archer和Joby投资。波音和空客也正在美国市场开发自己的电动飞行汽车。而包括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西南航空和联合航空在内的美国主要航空公司也在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电动飞行汽车产业。
“或许,这些个案并不能代表行业的未来。”林森表示,面向2025年及未来,电动飞行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而全球范围内,一些新的公司也在不断跻身这一赛道,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