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型汽车人才缺口怎么补

发布日期:2024-09-06· 中国汽车报网 ​王 璞 编辑:薛亚培
​王 璞 编辑:薛亚培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兴国之道,人才为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聚焦创新边界越拓越宽、跨界融合日渐深入的汽车产业,行业对适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面对加速转型的汽车产业,真正做到“产才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是当务之急。

01 需求急剧攀升

“新汽车”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不容回避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第2版)》的统计预测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85.9万人,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持续增长到276.7万人。

在汽车行业对交叉型创新人才需求量逐年攀升的背后,是这类人才缺口的逐年扩大。据《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第2版)》的测算,2028年,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的缺口为6.9万~17.9万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在缓慢、稳步和快速发展三种情景下,2028年技能人员缺口分别约为6.4万人、36.6万人和69.1万人。

补齐交叉型汽车人才缺口刻不容缓。而打造汽车产业跨界融合与汽车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亟需政、产、教、研、企等多方发挥合力。日前,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长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教育分会承办的第四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以下简称“院长论坛”)上,来自国内100所高校、42家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以“交叉融合,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题,围绕学科融合、产教融合、产业驱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关键问题,深入探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队伍的实践路径。

院长论坛现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和历史性突破,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抓住了变革机遇,更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变革,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这些成果是全体汽车人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继续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使得汽车这个学科的边界得到了非常大的延展。汽车现在要和能源、信息、交通、材料等专业和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原有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需创新。面对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形势,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作为中国汽车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学术性法人团体,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继续通过产教融合、学科融合等方式,推动车辆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升级,探索建立面向未来需求的车辆工程新型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与政府、产业界、教育界、企业界等多方一道,为培养与汽车产业发展相匹配、与汽车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发掘更多新路径和新方案。”侯福深说。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钟志华表示,新功能、新架构、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这“八新联动”的新汽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智能化新技术、各种动力系统的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还是确保汽车在全生命周期更低碳的新材料等等, 围绕这“八新”联动,对跨界融合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学科交叉和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创新的确越来越重要。

02 打造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闭环

共建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生态

共建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生态,共创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需要产教融合、学科交叉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政、产、学、研、企在协同中,打通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之间“各自成链”的壁垒。

“未来5~10年复合型的卓越工程人才从需求到培养都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新汽车的产业变革对高端研发、集成开发、测试评价、运营管理这些复合型汽车人才需求大增,对人才的知识体系、能力素质要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实际上传统的汽车育人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新能源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和交叉型人才的需求,产业的变革倒逼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也是非常迫切的。这需要大学的理论教育体系必须要深入融入到新能源、电子网联、电子信息等新的知识点。另外,当下汽车产品的开发周期大幅度缩短,新技术迭代的速度加快,对人才工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也急需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来进行人才培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祥模说。

谈及如何从教育教学改革的维度培养适应汽车产业变革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赵祥模认为,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匹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培养方向与产业变革如何闭环反馈,二是专业教学与学科前沿如何深度交叉,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如何双轮驱动,四是校内教学与企业平台如何开展内外联动,五是硕士培养和本科培养如何进行教学贯通,六是通识教育与个性需求如何统筹兼顾,七是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如何有机衔接。

“以培养汽车行业复合型的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需要和企业专业共设、基地共建、团队共培、资源共享、成果共创、人才共育,实现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融合’。”赵祥模说,“从培养方向的角度,育人模式要以校企联合协同育人为主要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推教进企、引企入教的双向驱动,以‘理论+实践’、‘科学+实践’多维教学方法共同承担创新工程,真正落地实现校企的融合育人协同育人的模式。另外实习实训全程贯通,希望将高校的科研平台创新实践基地还有企业的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工厂打造成为学生实习实训的第二课堂,扩充实验的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沉浸式的企业实训,来实现学校教学平台与企业研发的制造资源的高效衔接,全程贯通这样的一种规划来开展。再就是导师团队的联合指导,发挥科学家优势,用好企业家经验,突出工程师特色,这样来开展保持团队联合指导,真正实现从知识学习、创新实践到项目落地的协同育人闭环。”

03 搭建交叉学科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

近年来,在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汽车行业交叉型人才,打通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方面,国内多所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比如,长安大学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资源。另外,长安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移动共同设立的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政府、院校、企业多方资源汇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值得注意的是,在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包括产、学、研各方力量也在合作中汇集了更多的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协同育人的新平台。长安大学牵头发起的“国际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技术创新联盟”就是在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的升级,据了解,国外相关机构和组织非常踊跃加入,目前这个国际创新联盟已经有70多家单位,并将于近期发布两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成果。

据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申雪峰透露,近年来,陕西省将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21种专业列入到本科专业招生目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探索汽车行业交叉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截止目前,陕西省共开设汽车领域相关本科专业近40种,专业布点350余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0余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0余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50余个,近三年培养了汽车行业相关本科生超过8万人。

在取得诸多创新成果的同时,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培养交叉融合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挑战。如何搭建汽车行业交叉学科人才协同培养创新机制,同样需要教育界、产业界、企业界发挥合力。

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潮认为,针对汽车产业对智能化技术创新需求的日渐高涨,首先,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改革,整体思路是希望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到专业体系的内涵建设,进行一定的融合或者重构,引导车辆相关专业加快从“以硬为主”向“硬+软”的转型;第二,设立贯通式课程,做知识体系的重构;第三,在教材的建设和改革方面,和企业一起编写教材,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第四,开展实验班建设,由具备跨学科经验的老师牵头来进行规划和探索;第五,制度建设上进行改革,改变“拿项目积极性高,做人才培养热情不够”的现象,为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业绩的教师,提供更多评奖评优的机会。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待解难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孙剑坦言:“首先,自动驾驶技术链条长,系统的高复杂性与强耦合性导致入门和学习门槛变高;另外自动驾驶技术迭代不断加速,对学生学习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谈到创新实验室建设,孙剑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迭代更新的加快,很多新技术都不是传统汽车领域提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快速理解这些技术,满足企业对新技术的要求。从同济大学几位自动驾驶专业老师的实践经验看,搭建自动驾驶实验室,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机械思维去考虑,还需要有足够丰富的测试场景、完善的测试流程和专业客观的评价体系,真正形成满足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的实验闭环。可以说,汽车智能化趋势,已经决定了高校建立创新实验室进入到2.0时代。同济大学OnSite自动驾驶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是实验室线上化、融合化、服务化“三化融合”的具体体现,不仅仅是同济大学,其他高校的老师、学生也都可以在这个创新平台上共享数据资源和实验资源。

对企业来说,更关注的是创新人才的实用性。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晓宇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产品能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市场的认可,实现技术和商业双闭环。这需要大批的适应产业变革需求、企业创新需求的人才储备,以及更多交叉型人才对创新能力的高效转化。在技术迭代更新日益加快的当下,企业对更接产业变革、行业发展、用户需求、技术创新等“地气”的跨界创新人才需求尤为迫切。

那么,对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的实际评价究竟如何? “我们对工程师做了个人调查,对企业也做了调查,可以发现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工具的使用上相对满意度比较高,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上还略有欠缺。为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满足企业的需要,不少国内高校陆续开设了一些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新课程,但其教学任务仍主要由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大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等学术背景的教师承担,有些学校采取了新的措施,包括新招聘和培训进修后担任,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很多业内专家都提出希望有企业的工程师加入高校教师队伍,高校和企业一起做好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是长期任务,也是系统工程,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才队伍,需要政府、行业组织、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张宁说。

编辑:薛亚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