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辛国斌:中国坚持汽车领域的开放合作

发布日期:2024-08-31·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8月31日,202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开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顺应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不懈技术创新的结果,是坚持全球分工合作互助互信的结果。中国欢迎全球汽车企业来华发展,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也愿意同各国有关方深化合作,共同建设稳定畅通高效的产业体系,共同努力,维护公平公正、合理高度的经贸秩序,携手共创清洁美丽世界,服务人民便捷高效出行。

当前,沿袭百年的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焕发全新生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近800万辆,同比增长23.4%,市场占比提高到18.5%;东盟、南面、中东等地区销量快速提升,成为市场增长新亮点。辛国斌强调,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的趋势更加凸显,绿色化、智能化的共识正在加快培育,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但国际上却出现一些不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去年以来,部分国家和地区背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任,不顾产业界众多反对意见,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保护性政策和歧视性举措,在经济贸易投资自由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开倒车,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经贸秩序,影响了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我国倡导普惠包容的发展政策,这种模式更符合全球发展需求。

回望汽车产业百年发展历程,全球化是最鲜明的特征,历经百年积累沉淀,形成了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开放技术才能进步,只有合作产业才会繁荣。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不懈技术创新的结果,是坚持全球分工合作互助互信的结果。辛国斌表示,我们欢迎全球汽车企业来华发展,共享中国式的机遇,也愿意同各国有关方深化合作,共同建设稳定畅通高效的产业体系,共同努力,维护公平公正、合理高度的经贸秩序,携手共创清洁美丽世界,服务人民便捷高效出行。过去一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激励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

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动力电池等领域取得积极发展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不强的总体格局尚未彻底改观,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辛国斌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革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产品、模式、生态都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同时,变中也有不变。产业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根本方向不会改变;产业结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产业链分工合作,实现集体降本增效的客观规律不会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支持安全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跨领域融合创新,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持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持续深化产业开放合作。 

(本报记者 王金玉 整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