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衡: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发布日期:2024-07-23· 中国汽车报网 赵建国 编辑:薛亚培
赵建国 编辑:薛亚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决定》,清晰呈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所展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催人奋进,也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磅礴力量。”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坚实依托和强大底气。

§制度建设为产业发展护航

《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中国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深化改革,一直为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也将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安庆衡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多年历史,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汽车产业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安庆衡谈到,在此期间,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为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前行的动力。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发布,明确放开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同年,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关税降低。2020年,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2021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激发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活力,特别是铸就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先的竞争力。

2023年12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健全国际物流体系、加强金融支持、优化贸易促进活动、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18项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向更高质量迈进。同时,各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国汽车“出海”,在多个层面构筑了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坚实基础。

在我国汽车出口方面,2012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首次超100万辆,并由产品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部分企业在海外构建销售体系,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202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接近500万辆,站上世界第一,这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成就,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只有沿着《决定》指引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我国汽车产业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深化改革为发展增添活力

《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发展期,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呈现新趋势,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决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安庆衡表示,同时,在汽车产业发展新的战略转型期,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我国汽车行业要继续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转型。同时创新发展思路,与相关国家积极开展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安庆衡谈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决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是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向上的新动能。时至今日,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到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都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持续增长,也迅速面向全球市场开花结果,受到相关海外市场消费者认可,出口规模逐年提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起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拥有基于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这也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决定》内容、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于《决定》指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庆衡有着深刻认识,他提出,通过多年来的制度、标准、法规、体系建设,以及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我国汽车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体系化能力、国际化建设等方面都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安庆衡看来,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遇到一些技术上、市场上新出现的问题,如遭遇海外贸易、关税壁垒等外部阻力,破解难题,加快发展,惟有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决定》内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我国汽车产业就一定能不断攻坚克难,披荆斩棘,沿着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凝聚广泛共识,聚焦规划目标,去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编辑:薛亚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