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走向“快消品”时代,有哪些因素驱动?

发布日期:2024-05-24·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以旧换新、优惠促销、价格比拼……近期,新能源汽车消费呈现日益火热的状况。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6万辆,同比增长37.3%。而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万辆,同比增长34.4%。

值得注意的是,4月和前4个月的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速分别为2.3%和4.1%,皆低于新能源汽车。而且,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如今国内大街小巷中的汽车,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行业也有人断言,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向“3C快消品”时代。

销售火热成为市场现象

“通常而言,快消品是指那些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频率较高的商品,如日用品、零食、化妆品等。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竟然也出现了一种趋势,即正在被划入快消品的范畴。”浙江财经大学现代消费研究中心研究员付亚霖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的确,汽车相对于手机来说是个大件消费品,但是从近几年的市场调研情况和消费发展趋势看,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及换新情况正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仅5个月时间,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已经超过100款。近来,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一系列新品上市。相较于手机款式上市速度的放缓,新能源汽车的迭代及更新却在加快。

与此同时,不仅是新车,新能源二手车销量也水涨船高。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的换购周期更短,同时去溢价化、新车价格下降、技术迭代以及政策补贴等因素,反向刺激了新能源二手市场的繁荣。3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了9.15万辆,环比2月份增长了41.4%,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3.5%。

“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销量增长的背后,都有较为明显的市场支点。”西北工业大学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冬生对《中国汽车报》记者分析,总体上看,手机等传统快消品的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而新能源汽车创新方兴未艾。一方面,从新车看,是快速迭代的硬件技术、软件体验和设计水平,以及消费者对更新、更好驾驶体验的追求,再加上车企之间的内卷,都让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加速。另一方面,从新能源二手车看,由于新车价格战也带来二手车价格的下跌,而新车性能的提升使二手车的性能也越来越好,让消费者觉得有“捡漏”的机会,从而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增添了活力。

技术创新 推动消费

尽管难以按照严格的定义来区分,但新能源车成为“快消品”几乎已经是市场现实。在现象的背后,来自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成为驱动因素。

“在技术方面,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是在节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而这是消费者所看重的。”于冬生表示,新能源汽车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驾驶体验,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更时尚的外观设计、更智能的辅助驾驶系统、无缝的设备互联、人工智能交互等,都是不容忽视的亮点。同时,随着新能源车型的迭代加速,动力电池的性能也越来越好。平均能量密度已经从2017年的104.3Wh/kg,提升到了2023年的300Wh/kg左右,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有望到2025年达到400Wh/kg。

正是得益于一系列的技术进步,近年来的新能源汽车从续航能力到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今年3月份发布的小米SU7 MAX版本,续航里程达到了CLTC工况800公里,5月发布的蔚来乐道L60,CLTC续航也达到了730公里。而2021年,即使是热门的特斯拉Model Y的最长CLTC续航里程也仅能达到640公里左右。

智能驾驶的发展同样在提速。以往的辅助驾驶使用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如今,无论是高速公路NOA还是城市NOA智能辅助驾驶的水平都越来越高,L4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已经在数十个城市的自动驾驶示范区投入运营。

“此外,以往很少使用的线控系统,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在大量使用。”付亚霖表示,一些新技术如智能底盘、碳化硅电驱等,包括一体化铸造,也让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不断提升,不仅整体安全程度更好,而且人车交互的智能化水平更高。正是这些主流消费群体喜闻乐见的安全、舒适、时尚、科技等性能,助推新能源汽车消费保持了良好增势。

打造产品 刺激消费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加速成长,而且国内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居民收入也稳健增加,从而使汽车市场出现了消费升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保持上升态势。”付亚霖表示,数十年前,一个家庭买辆汽车是一件大事,而如今人们买车,如果不是限牌,购买力早已不是买车,而是要买好车的问题。即使是受到限牌的制约,很多消费者还是不会像以往那样一辆车开十几年,而是3-5年就会换车。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也表示同感,她表示,传统燃油车的换车周期大概是6年至8年,新能源车换车周期大概是3年至5年,新能源车的迭代频率正在向智能手机靠拢。如今,对部分消费者而言,尽早用上更新的技术,享受更好的驾驶体验,是其选择新能源车的重要驱动力。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汽车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应对竞争,各车企只能从产品上下功夫,致使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车型种类丰富多彩,价格也不断下降。这样的现状,令消费者也会为之心动。

“新能源汽车普及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励了车企的车型开发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了良性循环。”于冬生表示,由此,车型开发周期也缩短了很多。传统燃油车的换代周期一般是6-8年,而一些新能源汽车的换代周期已经缩短到三年以内甚至更短。这也很容易让消费者感到手中的新能源车很快就过时了,为了追赶潮流,换车的频率不断提速。同时,年轻主流消费群体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追求时尚和科技,而不断迭代的新车型体现了这一市场需求,因而切准了消费者的脉搏,使车辆成为彰显个性和品味的重要介质。不仅如此,有的年轻消费者还把汽车当成一种炫耀性消费,通过换车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个性,客观上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消费。

“总体上,新能源汽车成为‘快消品’没什么不好。”付亚霖认为,这是当今消费市场的特点所决定的,随着社会发展,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消费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这一趋势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向着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迈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