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电装、爱信“松绑”?

发布日期:2023-12-20· 中国汽车报网 张冬梅 编辑:黄霞
张冬梅 编辑:黄霞

交叉持股是日本企业的特色,而现在,丰田集团似乎有意逐步解决长期交叉持股造成的问题,为旗下企业“松绑”,并借此从外部引入大量新的现金流,从而推进各企业转型。

近日,据日经网报道,日本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已出售其持有的丰田系企业——日野汽车、丰田合成和爱知制钢的全部股份。与此同时,丰田汽车、丰田自动织机、爱信也敲定出售各自持有的部分电装股份。

(来自:电装官网)

丰田汽车下调持股比例

数十年来,丰田系企业通过交叉持股,形成一张庞大的经营网络。交叉持股既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战略协作、防御敌意收购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虚增资本、对证券市场助涨助跌、严重的内部控制、非法利益输送等弊端,且不利于强化企业管理和提高资本效率。近年来,日本国内有关“解除交叉持股”的呼声不断。

丰田集团此前在减少旗下公司交叉持股方面进展甚微。尤其是丰田汽车,持有电装、爱信和丰田自动织机超过20%的股份,而电装和丰田自动织机也持有丰田汽车的部分股份。

而今,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丰田集团终于行动起来,旗下公司抛售对方股份的动作不断。12月13日,有关三大股东出售电装股份一事各方有了正式的官宣。其中,丰田自动织机将出售近1.2亿股电装股份,总价2376亿日元,对电装的持股比例由10.2%降至6.2%。爱信出售5017.58万股电装股份,总价995亿日元,对电装的持股比例由1.7%降至零,即全部抛售。

丰田汽车也决定出售近1.25亿股电装股份,对电装的持股比例由24.16%降至约20%。丰田汽车部长山本正裕在上月底明确表示,有关调整资本关系一事,“不止是电装,也正在与(集团)各公司商谈”。除个别情况外,丰田汽车计划将其对关联企业的持股比例调整至20%左右。

也就是说,除了电装外,丰田汽车后续也可能会继续降低在爱信、丰田自动织机等零部件企业的持股。当然,如果持股比例控制在20%,那么丰田汽车依然将是各大关联企业的头号股东。为了稳定股价,电装也将回购部分股份,剩余股份的买家主要是日本国内的投资公司,包括野村证券、大和证券等。

另外,丰田自动织机在声明中表示,出售电装股份所得资金,将用于汽车电动化、工业车辆自动化等领域。丰田汽车也表示,所得资金将为实现脱碳社会而广泛投资于电动化、氢能、软件等多个领域。

(来自:丰田汽车东日本公司官网)

零部件厂商彼此“疏离”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吉田达生指出,交叉持股的缩减是“时代的趋势,丰田也不例外”,且类似动向“很可能蔓延至丰田集团内部其他企业”。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上述股东出售电装股份的同时,电装也在采取同样的动作。就在上月底,电装对外宣布,将缩减交叉持股规模,出售其持有的丰田自动织机和爱信的部分股份,大约价值5200亿日元。

电装还宣布出售其持有的东海理化的全部股份。在此之前,电装是东海理化的第三大股东,持股9.71%,而第一大股东是丰田汽车,持股32.15%。为了减轻电装抛售对其股价的影响,东海理化将回购部分股份。与此同时,东海理化的收益改革本部部长笼桥荣治表示:“我认为持股关系解除,并不会影响到与电装的交易。”

另外,近日据日经网报道,电装已出售其在日野汽车、丰田合成和爱知制钢的全部股份。报道称,电装出售的这三家公司股份,价值约50亿日元。电装的目标是提高每项资产的收益,并将这笔资金用于投资电动汽车相关领域。这三家公司也共持有价值13亿日元的电装股份。作为解决交叉持股问题的一部分,这三家公司可能会出售这些股份。另外,爱信和捷太格特(JTEKT)已宣布取消未来交叉持股的计划。

推进体系独立化

从丰田汽车、爱信、电装等巨头们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大企业,正在通过资本关系的重新整合,探索一种更适应当下全球化竞争的合作新方式,尤其是面向未来的投资。

据了解,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方向转变,丰田汽车于今年11月对外放出风声,决定重新定义集团旗下各厂商之间的关系。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减少各厂商之间的交叉持股比例,以使各厂商拥有更大的经营独立性,并通过资金的筹集,加大对最新技术和设备的投资。

当前,丰田集团正着手减少交叉持股,旨在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务转型为提供交通服务的行业参与者。这要求集团重新思考旗下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毕竟,长期以来各企业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丰田等日系车企在新技术导入方面的灵活性。当前,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日系车企都有落后之态,这些问题需要更多投资来解决。

今年7月,丰田汽车宣布,将出售其持有的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的部分股份,以筹集约2500亿日元的资金。而今,对于电装以及后续其他零部件厂商的股份的抛售,有望继续给丰田汽车带来大笔现金流。一些机构和投资者猜测,丰田汽车近期需要为电动汽车研发和制造工厂改造准备大量资金。

除了调整持股方式外,近年来,日本车企和零部件厂商也在积极转型,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战略应对市场变革。例如,本田牵手索尼,电装牵手台积电。与此同时,部分零部件厂商也在加速对传统业务的切割。例如,电装此前将燃油泵业务出售给了爱三工业,将内燃机相关的陶瓷制品中的火花塞和氧传感器业务出售给了日本特殊陶业。

目前,爱信和电装营收的大约一半都来自丰田集团,其他丰田系零部件厂商也一样高度依赖丰田集团这个大集体,这一方面确保了它们有稳定的客户来源,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它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向外扩张和转型。而今,通过逐步减少交叉持股,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有助于它们更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