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增长率断崖式收缩 FSD进入中国会迎来转折点吗?
财联社消息,2月26日,特斯拉已在中国推送FSD功能,特斯拉的表述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不是有些人口中的“自动驾驶”。此次,FSD正式走入国内市场,对众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卷”价格升级到“卷”智驾,从市场竞争层面来看,FSD此时进入中国市场能否拯救特斯拉增长率断崖式收缩的局面呢?
2024年出现拐点
特斯拉的销量增长速度曾经很快,2位数的增长率已成为常态,因此特斯拉每次公布年度成绩的时候,大家也都习惯了特斯拉较大幅度的增长数据。然而,2024年,特斯拉似乎中了“魔怔”,全球及中国市场销售增长率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单位:万辆
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81万辆,增长率为35.73%,2024年,销量为178.92万辆,增长率变为-1.15%,跌幅近40%,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从历史数据来看,2021年之后,特斯拉的增长率似乎就在一路走低。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单位:辆
中国是特斯拉重要市场之一,特斯拉高度重视,但从市场表现来看,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不再像以往一样逐月增长,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处于徘徊状态。2024年12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82927辆,增长率为5.16%,到了2025年1月,销量降为63238,增长率为-23.74%,接近30%的降幅,同样是断崖式下降。
特斯拉的全球销量及中国市场份额下降,有多种因素。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海外,以前欧洲市场不少特斯拉的用户接触到了中国产品,看到中国产品的性价比更高,消费者针对特斯拉的购买力开始分流。
除了中国汽车产品的冲击,大众、丰田加速电动化,ID.7、bZ4X等车型在欧洲及亚洲市场也正在影响特斯拉潜在消费者的消费倾向。
为应对市场竞争,特斯拉2023年多次降价导致品牌溢价能力下降,2023年也曾短暂涨价,导致部分用户心生不满。2024年降价空间收窄,部分消费者转向配置更丰富的竞品。
特斯拉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2016年Model 3上市,但在2019年Model Y发布后,特斯拉都没有推出革命性换代产品,消费者审美疲劳;而Cybertruck产能爬坡缓慢,难成销量支柱。
欧盟的关税措施也是影响特斯拉全球销量的重要因素,欧盟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由于特斯拉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出口欧洲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欧盟加征的出口税率为10.8%。此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调整补贴门槛,部分Model 3失去税收抵免资格,也让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降低。
FSD的优势与劣势都很明显
特斯拉的FSD此次进入中国市场,不再是以往的AUTOPILOT,而是此前宣传的端到端,也就是许多消费者期待的智驾辅助系统,但这套系统性能如何,还需要与中国市场众多汽车企业的智驾PK才能让大家看清楚孰优孰劣。
特斯拉的端到端经过多年打磨,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原始数据直接输出转向、加速、制动等控制指令,跳过传统“感知→规划→控制”的分模块流程,减少信息传递延迟和误差累积,减少模块间协调成本,应对非结构化场景,比如临时改道、复杂交互等更灵活。
全球超500万辆车辆运行是特斯拉的发展相关技术的“本钱”,每日生成数十亿公里的真实路况数据,覆盖长尾场景,这使得特斯拉的模型训练比其他汽车企业更快、更容易达成。有专家告诉记者,大模型也要考虑训练成本,特斯拉的训练成本显然比其他汽车企业低,比如,特斯拉的影子模式实时收集corner cases,迭代周期以周为单位,相较国内厂商的季度更新更快。
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同样降低了硬件成本,支持大规模量产,OTA升级降低用户获取高阶功能的边际成本。特斯拉的这套低成本方案对国内汽车企业有较强的吸引力,小鹏汽车已从激光雷达拥护者转向纯视觉路线。
特斯拉的FSD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劣势也很同样明显。特斯拉的端到端会产生“黑箱”操作,而“黑箱”模型决策逻辑不可追溯,事故责任界定困难,这对监管安全认证提出了新的难题,这或许导致特斯拉的端到端模式难以得到认可。特斯拉在升级时也明确告诉用户,发生事故,责任由车主自行承担。
记者此前多次撰写文章提及纯视觉系统面对极端环境存在明显的短板,纯视觉依赖算法补偿硬件缺陷,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比如大雾、暴雨等就可能出现视觉系统无能为力的情况。虽然纯视觉系统可以解决90%以上智驾场景出现的情况,但还有1%的场景不能覆盖,这1%的场景中或许会有重大的交通事故。
特斯拉的视觉系统与政策法规不一致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2024年4月29日,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文称,新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No. 127)规定,到2029年9月,所有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将标配包括行人AEB(自动紧急制动)在内的AEB系统。NHTSA预计,新标准将每年至少挽救360条生命,并防止至少24000人受伤。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在承保新能源汽车方面亏损了57亿元,细究造成保险行业亏损的原因,除了电动汽车起火燃烧之外,事故率较高也是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方面呼吁强制要求电动汽车安装AEB。
AEB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收集车内外信息,在这些传感器中,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最远,应对极端环境也强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很显然,特斯拉的技术路线与相关利益方的呼吁不一致。
国内智驾不惧FSD进入中国
在国内汽车市场,经常能听到“遥遥领先”的声音,华为智驾系统就是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的底气。华为智驾系统在国内与多家企业合作,诞生了问界,智界、享界等销量较高的产品,也吸引了宝马、奥迪等跨国汽车企业的合作。
除了华为之外,在国内市场特斯拉的FSD还有众多的强劲竞争对手。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共三个版本,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Iot 600),主要搭载品牌为仰望;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Iot 300),主要搭载品牌为腾势、比亚迪;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主要搭载品牌为比亚迪。
2024年,比亚迪“卷”价格,销量突飞猛进。在“卷”价格的冲击下,特斯拉的销量受到很大影响,在“卷”价格的冲击下,特斯拉中国的市场策略显得比较慌乱,在短时间内,突然被告知降价,涨价的慌乱操作显然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
除了比亚迪之外,小鹏、蔚来,理想、吉利等汽车企业的智驾系统实力同样都不弱。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如XNGP和XPILOT,展现了高度智能化的特点。这些系统能够基于深度学习,在复杂城市道路实现自动变道、跟车、超车、泊车等功能,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蔚来汽车的AQUILA超感系统配备了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300万像素高感光环视专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这些硬件为智能驾驶辅助提供了详尽的车辆周围路况信息,显著提升了车辆的感知能力。
理想汽车是少数几家能够全量推送无图NOA的车企之一,且智驾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无图NOA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理想在售车型的竞争力。理想汽车在新势力中从后排逐步名列第一,足以说明其市场营销能力也很强,必将是特斯拉的有力竞争对手。
除了上述几家新势力之外,吉利、长城、长安等传统汽车企业,哪个实力也不弱。
此次特斯拉FSD进入中国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车主购买价格高达6.4万元,与之形成竞争的国内智驾将这部分花费都包含在车价中,特斯拉的额外付费要求,又有多少车主愿意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