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退网”、“退出电动化”?听奔驰“打开天窗说亮话”
回首百感交集、实属不易的2024年,那个“发光的、真正的我”都经历了什么、面对了什么,又追问着什么?幸运的是,无论顺境逆境,在跌宕与起伏,变革与重构中,义无反顾的我们依然从容向前,努力着、收获着。
1月10日,奔驰交出2024年全年在华销量业绩单。2024年,面对充满挑战的市场形势,梅赛德斯-奔驰携手经销商合作伙伴,向中国客户交付了超71.4万辆新车(含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及轻型商务车),再次问鼎年度豪华品牌销量冠军,并再度蝉联中国市场百万级及以上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从年初“退出电动化”的消息到此起彼伏的“经销商退网”传闻,从“三电系统没有技术优势”到“买得起修不起”的固有印象,即便是销冠,也在2024年经历了“太多的难”。纷纷扰扰中,真相究竟是什么?日前,奔驰 “打开天窗说亮话”,开诚布公地向媒体、向外界正面回答了这些尖锐的话题。
销冠主打“稳、准、狠”
“2024年,对奔驰来说,真的是道阻且难,但我们也是迎难而上的一年,更是‘见真章儿’的一年!” 在年度业绩沟通会上,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开门见山地说,“除了豪华品牌销量冠军外,我们也如期推进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总结起来就三个字‘稳’、‘准’、‘狠’!面对市场波动,奔驰销售公司与经销商伙伴稳住了业务节奏;面对产品同质化现象,我们牢牢瞄准了核心豪华和高端豪华两大基本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们坚信对自己一定要够狠。”
2024年奔驰旗下的主力产品阵容都以出色的表现,为奔驰在华稳夺豪华品牌销冠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核心豪华产品矩阵年度交付同比增长超6%;长轴距GLC SUV和长轴距C级车分别实现超40%和超10%的年度同比交付增长;2023年末上市的长轴距E级车在其首个完整销售年中保持了稳定增势,月均交付过万辆。在高端豪华产品矩阵,豪华旗舰车型S级轿车的年度交付量占该细分市场近一半份额。
段建军坦言,2024年在“卷”得飞起的市场环境中,奔驰凭着一股“狠劲儿”在安全领域和智能化领域逼自己一把。“在安全领域,奔驰下的功夫绝不是哗众取宠。我们在汽车实验室里修了座‘游乐场’让汽车‘坐跳楼机’,模拟自由落体时,汽车底儿朝天、A柱直接着地的强度,从而提升对乘客的保护。我们还让汽车‘玩大摆锤’,模拟车辆失控时,侧向撞击隔离带,成吨冲击力撞击轮毂等极端情况,考验车身与底盘表现。在智能化领域,我们用‘奔驰标准’与‘中国速度’相结合。例如,中国研发主导的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从项目启动到落地仅用时12个月,在随长轴距E级车上市以来受到广大客户的信任,累计行驶公里数超5000万公里,相当于地月往返65趟,目前L2+也随着新上市的改款车型,逐渐覆盖了长轴距C级车、长轴距GLC SUV,与此同时,由中国研发主导的豪华品牌首个无图L2++全场景智驾也进入多城实测的冲刺阶段,落地即是行业第一梯队。”段建军说。
聚焦质效提升 主动优化经销商网络布局
2024年,国内汽车流通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动荡。传统汽车、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纷纷退网转投新品牌、新势力的新闻频频传出。奔驰的经销商是不是也有很多店都退出转投其他品牌了?
面对这个业界都很关心的焦点话题,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直截了当地回答:“明确地告诉大家,奔驰的经销商网络非常稳定,我们没有发生成规模的调整。在2024年充满挑战的情况下,我们的经销商伙伴仍然积极投入网络升级等零售体验提升项目,这体现了对奔驰品牌的充分信任。未来,我们也将与经销商伙伴继续紧密合作,看清市场方向,聆听市场及客户的实际需求,动态把握业务节奏,服务好客户,为经销商投资人创造合理的回报。”
张焱坦言,如何维护好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门大学问,奔驰与经销商伙伴的关系是“双向奔赴”的伙伴情谊。未来,在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传统销售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如何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是关键。下一步,围绕质效提升,奔驰将在经销服务网络展开一轮战略性优化行动。 “2018年以来,我们推出了多项针对零售运营的增效举措,到2024年,已经优化超50%的经销商标准,同时,经销商建店、升级投资成本综合降低超25%。2025年,随着奔驰经销商网络从‘规模发展’迈入‘质效发展’,我们将与经销商伙伴在不影响客户体验的前提下,战略性地主动优化零售网络布局,进一步提升经销商盈利水平;同时我们也将继续与经销商伙伴投入包括‘网络升级’在内的多个零售体验提升项目,以高质高效的零售网络赋能客户体验与业务可持续发展。”张焱说。
关于电动化 奔驰是坚定且客观的
2024年初,“奔驰要退出电动化”的传闻曾引起广泛关注。
“奔驰退出电动化,这是谣言,并不属实。”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执行副总裁毕立思再度强调,“我们对于电动化进程以及实现零排放的长期愿景没有变化。我们将保持战略聚焦和战术灵活,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坚定推动电动化。更关键的是,我们尊重全球客户将决定在哪个市场以何种速度实现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因此,我们以‘油电双行’产品策略,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无论是纯电车型、燃油车还是插电混动车型,我们都将为客户打造‘无论油电,都很奔驰’的产品与体验。”
事实上,从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的推出,到奔驰在电动汽车研发过程中打造的高于行业水平的严苛的三电系统测试标准,都充分印证着奔驰电动化转型的坚定、客观、灵活与多元。按照计划,2025年基于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打造的纯电车型——全新纯电CLA即将正式推出,这款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同级别中首款配备两挡变速器,将在续驶里程和能效方面树立全新标杆。
打破“智能化魔咒”
在汽车圈,关于智能化的“魔咒”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老牌车企、传统车企玩不转智能化;一个是智能化是电动车的“专属”。而奔驰要打破这两个所谓的“定律”。
“目前,奔驰正在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无图’L2++全场景高阶智驾进行多项测试。当我们把这款产品投放到市场上时,第一,它一定是第一梯队的表现;第二,它一定符合‘奔驰标准’。我们始终坚持‘安全为先’,我们既要做得快,也要做得好,因此我们不会只依靠几个城市的路测成绩,就直接对所有的城市开放。”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负责人王忻说。
在自动驾驶研发的过程中,中国研发团队贡献的智慧颇多。可以说奔驰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是一场“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与“奔驰标准”的碰撞。据悉,目前,奔驰的L2++系统已经在很多城市进行了大范围测试。此外,梅赛德斯-奔驰是全球最早获得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国际认证的车企,也是目前惟一在欧洲、美国都获得商用认证的品牌。在德国推出的L3级DRIVE PILOT驾驶领航系统已将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提速至95公里/小时。王忻透露,基于此,中国研发团队正在与全球研发紧密协同,帮助中国团队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对于今年投放市场的L2++,奔驰非常有信心。
谈及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上车规划,王忻表示,L3与L2++最大的差异在于,在使用L3的过程中,系统激活期间,驾驶者可以不必关注交通路况,因此,这在安全等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时,我们在L3上的很多先进技术又能够反哺到L2++的产品上,比如使用QNX操作系统,在车机上会用安卓等系统,但仪表盘等涉及对安全等级要求高的地方,基本上都会使用QNX系统。同样,自动驾驶的操作系统奔驰也坚定地使用QNX,并达到ASIL-D等级,也一定会拿到安全等级证书。目前奔驰已获得北京市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牌照,和北京市L4级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的牌照,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覆盖了L2+、L2++、L3、L4级,形成了全面的技术阵容。
在产品层面,奔驰“油电同智”的策略将继续推进。2025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延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略,持续在“奔驰标准”下拓展“油电同智”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为中国客户带来超过10款覆盖不同驱动方式、不同细分市场的全新和改款产品。
将于2025年正式上市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搭载 “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开启奔驰全系产品的电动智能新纪元。此外,继2024年拓展至长轴距C级车、长轴距GLC SUV等车型后,由奔驰中国研发团队根据中国道路打造的L2+导航辅助驾驶也将于2025年进一步延展至豪华旗舰S级轿车、纯电EQE、EQE纯电SUV等更多车型。
“像素级”的奔驰标准渗透到用户可触达的每个细节
从研发到制造、从产品到服务,严苛的“奔驰标准”,犹如一把尺子,量出的是过硬的品质和品牌价值。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客户服务执行副总裁周宁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对客户来说,养车修车‘贵不贵’的背后是‘值不值’,最重要的是在服务中获得价值。就奔驰的服务体验而言,我们将对安全的重视和对品质的要求,落实成‘像素级’的奔驰标准,我们的经销商同事严格践行7大环节,至高900多项的标准化服务流程,确保全网经销商都能给为客户提供符合奔驰标准的服务。奔驰坚持将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家中等规模的奔驰4S店专用工具投资就超过500万元,最大程度保障客户安全和体验。除了硬件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奔驰售后服务的每位技师从入门到成为系统内最高阶的诊断技师,必须经历上千小时的培训课程和至少5000台实车操练,整个过程大约需要9年,而这样的诊断技师在奔驰体系中有近1000位。奔驰售后实力的打磨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我们愿意和全网经销商伙伴一起付出时间和投入。”
2025年:持定力、稳节奏
在已经如约而至的2025年,奔驰如何继续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段建军用两句诗句作答: 势到盛时需谨慎,境当逆处要从容。
“面对市场竞争,需要保持定力、稳住业务节奏,2025年,我们将继续发挥本土体系化协同,在市场周期中捕捉机会,发挥自身核心优势。另外,面对市场整体客户需求不足的挑战,我们要坚持沉下心、下苦工,把产品做好,把客户服务好,继续打造适合中国客户并符合‘奔驰标准’的产品,推进全线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同时,要将‘奔驰标准’贯彻于服务层面,更好地服务客户,留住既有客户的同时,也能带动新客户的引荐。2025年,我们将继续携手经销商,主动优化经销商网络,为经销商减负,提升盈利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新的语境、新的市场、新的挑战下,释放属于奔驰的声量和属于奔驰的优雅姿态,讲好奔驰的故事。”他说。
也许,这正是有着139年历史的汽车品牌的长期主义,和对中国市场不变的信心。正如奔驰自己所言:139岁正是“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敢闯敢干”的年纪,正是“最有底气”的年纪。有着百年的深厚积淀和不逊于“小年轻”的创新力,奔驰将继续在时间中沉淀,在时间中蜕变,在时间中历炼,在时间中见证,也将在时间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