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车闻||氢燃料汽车究竟是“智商税”还是终极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1-06-09· 中国汽车报网 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中国汽车报

  【氢燃料汽车究竟是“智商税”还是终极解决方案?】近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再次炮轰氢燃料汽车,他说:“氢能源汽车已被证明不是实现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电气化技术已经站稳脚跟,再进行技术路线的辩论毫无意义。”迪斯之所以如此叫板,是因为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最新发表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氢燃料电池车所需的电力是生产内燃机车的2倍至14倍,是生产纯电动汽车的5倍,进一步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除了迪斯之外,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多次尖锐地抨击氢能源汽车,称“燃料电池汽车应该被称作‘智商税’”。

  不过,包括丰田、现代和长城等在内的一些车企仍坚定地支持发展氢能源汽车。丰田方面认为,氢能源才是汽车行业的终极解决方案。日前,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在微博上盛赞氢燃料汽车,他本人近日驾驶氢燃料赛车参加了NAPAC富士SUPER TEC 24小时耐力赛的第三场赛事,体验良好。此外,丰田旗舰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二代丰田Mirai,更将一次加氢行驶的世界纪录提高到超过1003公里。

  望远镜也看不到的未来

  一边倒的看法不见得就是客观的。目前,很多车企选择“氢能+纯电动”共同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似乎更为稳妥,像迪斯和马斯克这样“狂喷”氢燃料汽车的并不多。因为如果“在一棵树上吊死”,那么无论是氢还是电,未来一旦赌输了,临时上马补救是来不及的,你会失去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以排放的废气作为参考标准,纯电动汽车不排放废气,但会间接产生废气,而氢燃料汽车排出的是水。因此,氢燃料汽车才是最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目前,纯电动汽车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电池能量密度较小、续驶里程不高,另外废旧电池回收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但也不排除未来出现重大技术突破会解决这些问题。

  朱朱朱

  客观来看,目前推广氢燃料汽车阻力不小,例如加氢站数量较少、制氢多用火电等,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报告就指出了这一点。但氢燃料汽车的优点是补能速度快,加氢只要5分钟左右,与燃油车加油的时间接近,续驶能力也与燃油车相似,而且副产品是水,本身无有害排放等,这些方面优于电动汽车,更优于燃油车。所以,我同意丰田、现代的观点,即氢燃料汽车是未来汽车动力的终极解决方案。只是现阶段,需要攻克的技术瓶颈还不少,像产氢、储氢、运输、加氢的技术、效率以及便利性等都有待提升。一旦这些技术被攻克,氢燃料汽车的春天就会到来。

  KevinChow

  以当下的眼光来看,迪斯、马斯克等人的观点是对的,因为电动汽车似乎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不需要造价昂贵且配套基础设施欠缺的氢燃料汽车。但当下正确不等于未来正确,氢燃料电池是氢能的一部分,而氢能是一种优秀的能源载体和储能方式,氢能和电能未来或许可以错位竞争。你我看不懂未来,马斯克同样未必看得懂。

  樱桃大丸子

  迪斯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发展氢燃料汽车的确很难,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几乎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必要,原因在于当前氢燃料汽车技术尚不成熟、成本非常之高,推广又高度依赖于加氢站的建设。氢燃料汽车在不谈钱的时候,哪哪都好,但不谈钱可能吗?氢燃料汽车市场规模一直很小,国家不可能像建设加油站那样全面铺开建设加氢站,只有可能沿着高速公路或者国道建设,这一点可能对商用车比较友好。很多人都认为氢燃料汽车更适合商用车长途运输,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前生产氢燃料的成本非常高,氢燃料卡车每公里的使用成本是纯电动卡车的3倍,这就是为什么大众集团旗下曼和斯堪尼亚两大商用车品牌都选择开发电动卡车,而不是氢燃料卡车。

  忘忧の草

  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这两种新能源车型同样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来说,安全性是目前最大的问题。由于氢气和氧气的稳定性比较低,因此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除了这些问题之外,推广氢燃料汽车还必须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例如加氢站的建设和维护,这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也需要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虽然目前纯电动汽车发展较快,而且技术相对更加成熟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氢燃料汽车也拥有很大的潜力。目前要对谁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柠檬苏打水

  无论是氢燃料汽车还是电动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无论谁唱主角,都会替代燃油汽车。目前,全球多国都在大力推广氢燃料汽车,并初步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深度减碳重要工具”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制高点”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模式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创汇新增长点”模式。去年以来,跨国车企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加速布局,如丰田在中国与亿华通、一汽、东风、北汽、广汽等企业联合成立燃料电池研发中心;现代汽车集团将其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落户广州;韩国SKI集团也在寻求与吉利设立氢能合资公司等等。入局的企业越来越多,也表明了氢燃料汽车值得看好。

  一起来跳探戈

  如果说电动汽车是未来,那氢燃料汽车就是未来的未来。老实说,纯电动汽车很难成为终极解决方案。电能虽然具备不少优点,但最大的短板就是难以大规模存储,每天24小时电量消耗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同时,纯电动汽车的驱动能源,即电能本质上还是来自传统发电方式。例如,火力发电目前仍占我国发电总量的70%以上。因此,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电方式的问题,还是会造成不小的污染。另外,废旧电池不及时回收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乌托没有邦

  选择氢燃料汽车还是电动汽车,或许没有惟一答案。当前,全球汽车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就是“新能源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实现路径,目前全球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选择了纯电动,但仍有不少车企在发展纯电动技术的同时,也在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我认为,未来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共同发展。如果以10年的时间来看,纯电相比氢能源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以30年的时间来看,就不一定了。

  编辑:万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