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美大户”现代起亚使出三连招
编前: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正式开始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另外,针对汽车零部件的额外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这使得全球汽车产业链震荡加剧。这场以“保护本土制造”为名的“贸易地震”,不仅让底特律三巨头的供应链陷入混乱,更迫使欧洲乃至日韩汽车巨头遭受巨大的冲击。要知道,这些跨国车企当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即使是在美国组装的整车,很多零部件也来自其他国家。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业务高度依赖全球化分工的跨国车企会如何应对?从本期开始,本报设立“美汽车关税下车企众生相”系列报道,持续追踪代表性车企如何应对横亘在他们眼前的“关税大山”。
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已于4月3日正式生效。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25%的关税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以及发动机、变速器、动力总成零部件、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并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在此之前,美国对进口乘用车整体征收2.5%的关税(部分国家和地区除外),对卡车征收25%的关税。加征25%的关税后,乘用车和卡车的进口税率分别飙升至27.5%和50%。
根据标普全球汽车咨询机构的统计,2024年美国大约1600万辆新车销量中,近一半是进口车。其中,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供应国,其次是韩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可以看到,韩国是受美汽车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汽车是韩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2024年,韩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额达到347亿美元,占韩国汽车出口总额的近一半。
作为全球第三大车企、韩国最大车企——现代汽车集团占据了韩国对美汽车出口的大头,因此,其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尽管现代和起亚在美国建有工厂,但本土化生产比例不到35%;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销售的轻型车中,有近2/3来自进口,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韩国,面临高达27.5%的进口关税。
提前囤货,“硬抗”成本上涨
事实上,为了应对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上涨,今年一季度,尤其是2~3月,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在内的跨国车企争先恐后地将大批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运往美国。今年3月,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公司华伦威尔森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森的话称,赶在关税生效前,亚洲国家发来的货运需求已超过该公司的海运能力,其正在增加运力以满足需求。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也显示,今年2月韩国向美国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4.8%。
由于多家跨国车企提前囤货,当前美国新车市场平均库存水平升至89天,一般60~80天被视为库存健康区间。包括现代起亚在内,大部分车企在美国的库存充足,能够支撑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在关税正式生效之前,美国消费者也掀起一波汽车抢购潮,这使得一季度美国车市实现强劲增长,现代汽车集团的销售数据更是红红火火。今年3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的销量均创下历史纪录,并连续第6个月实现增长。一季度,现代汽车美国销量为20.3万辆,同比增长10.1%,刷新季度销量纪录;起亚汽车一季度美国销量为19.9万辆,同比增长10.7%,同样创下全新季度销量纪录。
尽管汽车关税已经生效,但为了保持竞争力,现代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塞·穆诺兹近日表示,目前该公司在美国市场暂时没有提高汽车售价的计划。现代汽车美国公司也指出,在6月2日之前不会提高现有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相比其他涨价的竞争对手,现代汽车显然是希望通过此举吸引更多潜在买家,以保持销量稳定。
大手笔投资,加码本土化
对于现代汽车集团来说,美国是其重要的战略市场。今年3月底,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其在美国市场的累计销量预计将在今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进一步巩固其在美国这一重要海外市场中的地位。其中,现代汽车2024年在美国共售出91.2万辆汽车,而起亚汽车销售了79.6万辆汽车,两家公司均创下各自在美国市场的最佳年度销售纪录。自1986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截至2025年2月底,现代与起亚合计已在美国市场销售超2930万辆汽车。
美国是现代和起亚致力于长线投资和长期发展的重要市场,为了抵消关税带来的大部分影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加码本土化,提升在美国本土生产比例。如同何塞·穆诺兹所说:“现代应对关税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大本地化生产。”
就在前不久,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从2025年到2028年,其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聚焦扩大制造能力、推进未来技术发展和加强美国能源基础设施等战略重点。据悉,自1986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该集团在美国的投资总额约为205亿美元。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3月24日在美国白宫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主持的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大手笔投资计划。
具体来看,现代汽车集团将投资9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生产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等品牌的汽车。现代汽车集团还将投资60亿美元,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包括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如动力电池)在美国的本土化率,在当地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并计划在美国生产钢铁。此外,现代汽车集团还计划投资60亿美元,推动创新,并扩大与美国公司在自动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AI)和先进空中交通(AAM)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加码本土产能方面,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工厂HMG‐MA已于近日举行竣工仪式,该工厂将创造8500多个工作岗位。自去年10月以来,该工厂已经开始试生产现代艾尼氪5电动车型,为全面投产做准备。据悉,新工厂计划增加电动汽车和混动车型的生产,将产能进一步提升至50万辆。再加上现代汽车在美国阿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工厂(产能36万辆)以及起亚在美国佐治亚州的西点工厂(产能34万辆),届时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的总产能将提升至120万辆。
郑义宣表示,此次投资创下公司史上最大规模,除了加码本土生产,核心还在于巩固美国钢铁和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他说,现代汽车集团将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钢厂聘用1300名美国员工,为“建设更自立、稳定的美国汽车供应链”打好基础,上述举措都将加快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供应链的本土化步伐。
倚重本土,开拓新兴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汽车关税对以出口为导向的韩国汽车产业构成了历史性挑战,韩国政府于4月9日宣布了一项价值3万亿韩元(约合2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计划。此外,韩国政府决定将购置新车的税率从目前的5%临时下调至3.5%,持续至2025年6月底,以提振国内需求、对冲出口受阻风险。同时,对企业的税收也将进行阶段性减免,受影响企业可以申请最长9个月的税款延期缴纳。
韩国财政部指出:“在美国关税导致出口量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除了刺激国内需求,韩国政府还计划引导本国汽车企业加快开拓非美国市场,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等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与现代汽车集团的规划不谋而合。
今年1月,现代汽车集团公布的投资计划显示,集团2025年将在韩国国内投资24.3万亿韩元,为有史以来最大金额,以在不确定的全球商业环境中增强未来的竞争力。研发投资将主要用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电动化转型、软件定义汽车(SDV)、氢能产品及原始技术开发等方面。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出口结构的多元化也是应对贸易不确定性的重要战略方向。近年来,现代汽车集团一直在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巴西等市场。去年10月,现代汽车印度有限公司在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上市,募资33亿美元,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大IPO(首次公开募股),也是2024年全球第二大IPO。现代汽车计划利用其印度子公司IPO所得,进一步加码在印度的投资,以巩固其在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上的地位。在巴西,现代汽车宣布到2032年在该国投资11亿美元,力争在巴西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此外,现代汽车集团还在酝酿重返俄罗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