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潮”逼近 美汽车业转型遇阻

发布日期:2023-08-3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冬梅 编辑:万莹
记者:张冬梅 编辑:万莹

今年以来,美国多个行业掀起“罢工潮”。受此影响,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供应链危机等问题愈发明显,本就脆弱的美国经济复苏面临更多变数。前不久,美国卡车司机以罢工的方式威胁美国快递巨头联合包裹(UPS)加薪,最终获得成功,其员工的年薪大幅提升至17万美元。
  美国下一个“罢工潮”,很可能会发生在汽车行业。当前,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正在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及Stellantis展开激烈谈判。据悉,UAW工会员工与北美三大整车厂每4年重新签署一次合同,而目前的劳资合同将于9月14日到期。工会要求车企大幅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并保证在向电动车转型过程中,工人目前的工作岗位不会被裁撤。但由于“新四化”领域需要投入巨资,再加上竞争日益加剧,底特律“三巨头”——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都在“节衣缩食”,它们对于UAW要求其“大出血”的诉求并不买账,且反应激烈。
  工会与车企互不相让,导致谈判进展不顺,使得美国汽车行业罢工的可能性急剧上升。在2019年9月重签合同时,UAW领导了针对通用汽车的40天大罢工,给其带来了超过36亿美元的利润损失。近日,专门研究劳工罢工经济影响的智库——美国安德森经济集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UAW决定在当前合同下个月到期时对底特律“三巨头”发起罢工,停工10天就可能造成约56亿美元(目前1美元约合人民币7.28元)的经济损失。
  UAW“狮子大开口” 要求涨薪40%以上
  据悉,UAW是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仅在美国三大车企内的会员就有约14.6万人。目前,UAW已经组织会员投票,决定是否授权三大车企的工人进行罢工。UAW主席肖恩·费恩已经在社交媒介上敦促成员批准罢工。
  近两年来,在高通胀压力下,美国工人阶层生活成本增加,2023年北美各行业罢工频现。而自今年7月中旬开始,UAW就分别与美国三大车企就未来4年的劳资合同展开谈判,但截至目前,并未取得明显进展。UAW希望以罢工的方式威胁车企做出让步,但在车企看来,UAW的要求有点像“狮子大开口”。
  目前,劳资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工资。UAW要求车企在未来4年合同期内,为普通会员涨薪40%以上,并让所有临时工都成为正式全职员工,增加工人的生活费用津贴,增加现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福利,恢复新员工的养老金,以及在不减少工资的情况下减少工作时间等其他福利。
  UAW方面指出,底特律“三巨头”的掌门人过去4年来薪水平均上涨了40%,“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薪水涨幅也要保持同步”。目前,底特律三大车企工人的起薪约为18美元/小时,达到一定工龄的工人约为32美元/小时。如果UAW成功地为其工人会员争取到了这一权益,那么工人起薪将会超过25美元/小时。
  除了涨薪,UAW还将矛头对准现行的两级工资制度。据了解,2007年,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大背景下,UAW同意实施新的两级工资制度,即在不减少老员工工资的情况下,为新员工制定较低的工资标准,从而为车企节省资金。2015年,UAW与三大车企协商达成一致,全职工人可用8年的时间拿到最高级别工资。2019年,UAW经过谈判,将这一时间缩短至4年。而在新制度实施之前,美国汽车工人只需要用3年时间就能拿到最高工资;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则只需要90天。费恩想要重新回归旧体制,即工人在短期内就能拿到最高工资。
  此外,费恩还呼吁恢复生活费用调整(COLA)制度,以对抗通胀的压力。此前,根据物价上涨幅度,UAW工人可获得一定的补偿。例如,2006年通用汽车美国工人根据COLA制度获得了4000美元。但COLA制度在2009年取消,改为利润分成。2022年通用汽车美国工人的利润分成为创纪录的12750美元,Stellantis工人获得创纪录的14760美元,福特工人获得9176美元。此外,根据目前的合同,这三家公司的员工每年都能获得1500美元的奖金,福特称其为“通胀奖金”。因此,车企声称,在目前的利润分成和奖金结构下,工人们能得到更多实惠。
  此外,UAW还要求底特律“三巨头”重新向所有工人提供固定收益养老金。目前,2007年之前雇佣的一小部分工人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但在金融危机期间,车企取消养老金制度,沿用401(K)计划,这也是美国主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对于UAW的诉求,美国康奈尔大学劳工学教授阿特·惠顿指出:“美国几乎所有地区的公司都取消了养老金,让养老金再度回归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除了上述要求外,UAW还希望车企保证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不会裁员。费恩还表示,UAW将为工人争取“每周工作32小时,获得40小时的工资”,希望以此刺激车企雇用更多工人,让更多人得到工作。
  为“新四化”节衣缩食 车企同样态度强硬
  UAW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在底特律“三巨头”看来像是“漫天要价”。今时不同往日,在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为了保证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巨额投资,众多车企都在“节衣缩食”,努力削减成本,甚至加大了裁员力度。因此,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底特律“三巨头”在与UAW的谈判中也罕见地摆出了强硬的立场。
  以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为例,通用汽车此前曾宣布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加大投资力度,2020至2025年间的计划投资金额从270亿美元增加至350亿美元,提升了30%。随着比亚迪、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制造商强势崛起,并逐渐改变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通用汽车急了,正不断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资。从通用汽车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6月30日,收购美国电池软件初创公司ALGOLiOn;6月26日,宣布与澳大利亚矿产勘探和采矿公司Element 25达成协议,每年供应多达32500吨硫酸锰;8月16日,宣布投资美国电池材料初创公司Mitra Chem,以帮助其为未来旗下电动汽车生产更经济、更易获得的动力电池。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日前宣布,将在美国再裁员近千人,并停止亚利桑那州的IT业务,以精简运营并降低成本。今年年初,通用汽车曾宣布,将在2024年底前削减20亿美元的结构性成本,公司将逐步通过“自愿离职”的方式减少员工人数。今年4月,该公司表示,在成本削减计划公布后,已有约5000名员工通过工龄买断“自愿离职”。
  与通用汽车一样,福特和Stellantis也是一方面大手笔投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大幅削减成本。降低人力成本是底特律“三巨头”降本增效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这也导致当前UAW与美国汽车“三巨头”的谈判火药味颇浓,尤其是与克莱斯勒的母公司Stellantis。前不久,Stellantis北美首席运营官马克·斯图尔特表示,UAW在合同谈判中的要求“非常离谱”,可能会导致工人失业。他还强调道,Stellantis仍将致力于与工会继续合作,基于“现实的经济形势”达成一份协议。
  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在谈判中提出了旨在减少缺勤并削减医疗保险和其他成本的建议,并表示为了满足美国总统拜登政府设定的电动汽车销量目标,必须“找到降低公司整体固定成本结构的方法”。为了给工会施压,Stellantis还威胁要将现款公羊1500的生产从美国底特律郊区的一家工厂转移至墨西哥。对此,费恩表示,Stellantis重新调整生产基地将是“一个巨大错误”。
  对于UAW的种种要求,通用汽车和福特同样也不愿意轻易妥协。通用汽车前不久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认为UAW的提案“有失偏颇”,存在较大风险。“UAW所提出的要求,将威胁到我们为团队的长远利益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需要一份公平的协议,既能激励员工,也能让通用汽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通用汽车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而福特发言人表示,将“寻求创新性解决方案”;Stellantis则重申,并不寻求“让步”。
  由于费恩寸步不让,而车企也不愿妥协,自7月中旬谈判开启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劳资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初步协议,谈判陷入僵局,这也是UAW试图动用罢工这项“大杀器”的重要原因。
  劳资谈判陷入僵局 罢工风险大大上升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出面,呼吁汽车制造商和UAW在合同到期前达成“公平协议”。不过,在谈判迟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数名华尔街分析师认为,罢工的可能性超过50%。尤其是有美国卡车司机罢工成功的先例在,极易引发效仿。费恩呼吁成员授权罢工,以此在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工人参与罢工活动会得到工会支付的酬劳,UAW前不久表示,已经把每名成员的罢工工资提高到每周500美元,罢工基金的规模已超过8.25亿美元。
  德意志银行此前曾估计,罢工将使底特律“三巨头”每家车企每周的收益减少约4亿~5亿美元。安德森经济集团则认为,停工10天就可能造成约5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安德森表示:“即使是短暂的罢工也会影响密歇根州和全美的经济。”据了解,在2019年的最后一轮谈判中,底特律车企和UAW之间的谈判破裂,近5万名通用汽车工人进行了长达40天的罢工,当时给通用汽车造成了36亿美元的损失。
  在这样的针锋相对中,底特律“三巨头”最近股价大幅下跌,“股神”巴菲特也大幅抛售通用汽车股票。业内猜测罢工威胁与市场不确定性会引发更多投资人的担忧,尤其在电动汽车转型的关键时刻,一旦UAW真的发起罢工,将对美国汽车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
  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 最终埋单的是消费者
  考虑到UAW的强硬态度,不管最终谈判结果如何,车企势必都要做出不小的让步。可以预见的是,美国汽车业劳动力成本将大幅上升。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马里克·马斯特斯表示,工会关于涨薪的提案很“大胆”,但“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结果”。知情人士透露,福特、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目前每小时64美元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美国非工会装配厂每小时55美元的劳动力成本;而特斯拉在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低,为每小时45~50美元。
  有数据表明,福特大约80%的汽车均在美国本土生产。与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相比,福特每年的劳动力成本劣势为10亿美元,与其他车企的差距更加明显。因此,福特在与UAW的谈判中表示,将对美国就业和投资承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但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在寻求管理成本和保持生产灵活性的方法。
  从车企的角度来看,要满足UAW的全部要求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车企方面的估算,UAW的一系列要求将使得直接人工成本从目前的每小时64美元大幅提升至150美元以上,从而使得“三巨头”每年的劳动力成本增加450亿~800亿美元,并威胁到它们未来的生存能力。马斯特斯说,这种惊人的成本上涨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车企要是同意,“无异于自杀”。
  再加上去年8月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以及此前《美墨加协定》规定的原产地规则,都让美国汽车业制造成本水涨船高。以《美墨加协定》为例,协定生效前,许多跨国车企都从非美洲国家进口汽车零部件。随着汽车原产地比例提升,这些车企不得不增加来自北美地区的原材料比例。至于《通胀削减法案》,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NAM)此前就对其提出明确反对,认为这一法案只会增加制造商的税负、削弱其竞争力,无法促进制造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车企成本的上涨,自然会转嫁给消费者。美国新车售价持续攀升就是典型的例子。据美国汽车杂志《凯利蓝皮书》的统计,2020年12月美国新车平均售价为3.8万美元,2021年9月突破4.5万美元,2021年12月首次超过4.7万美元,2022年6月突破4.8万美元大关。目前,美国新车平均售价仍在4.8万美元的高位徘徊,不少美国消费者都在以高于零售价的价格购买新车。
  车企忧心竞争力下滑 拖累电动化转型进度
  关于UAW与车企的谈判,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助理教授埃里克·戈登分析称,对于美国三大车企而言,考虑到它们当前的盈利水平,可能会同意一定幅度的涨薪要求,但肯定不会同意UAW提出的缩短工作时间、在电动化转型中保证工作岗位等要求。随着整个行业逐步转向电动汽车,底特律“三巨头”亟需灵活性来调整生产,甚至裁员关厂,以保持其竞争力。
  UAW要求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保证工作岗位,但这对于车企来说很难做到。当前,汽车业电动化转型不断提速,内燃机业务日益式微,与内燃机相关的岗位正逐步减少。虽然车企也在增加大量与电动汽车业务相关的岗位,但现有工人可能无法胜任相关工作,人员结构性调整在所难免。
  福特去年和今年已经在美国进行了数次裁员,并推进业务重组;而通用汽车正在加大成本削减力度,预计未来两年内将削减30亿美元的固定成本,高于原计划的20亿美元;Stellantis今年也计划通过工龄买断、退休激励等方式在美国裁减3500名小时工。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纷纷大力推进电动化转型。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通用汽车,福特计划到2026年在电动化领域投资超过500亿美元,Stellantis也在北美大力推动电动化转型。三家车企均表示,到2030年,其在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50%左右。
  相比势头正旺的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以及稳步前进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当前,底特律“三巨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下风,还需加快追赶。
  因此,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刻,在车企大力推进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UAW的激进要求对于底特律“三巨头”来说显得无法接受;而UAW的强硬态度,似乎预示着一场大罢工渐行渐近。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制造成本的大幅增加,不仅会削弱底特律“三巨头”的竞争力,还会给正在向电动化转型的美国汽车业带来沉重打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