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变革刻不容缓 “油转醇”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发布日期:2025-04-15·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姚会法 编辑:李沛洋
记者:姚会法 编辑:李沛洋

图片

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绿色甲醇作为一种可持续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这几年成为了能源领域备受瞩目的人气“明星”。据统计,目前包括中国能建、国家电投、中国化学、中广核、中国石化在内的大型能源央企,中远海运、吉利控股、招商轮船等交通领域大型企业,以及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集团等民营新能源企业纷纷布局绿色甲醇赛道。

甲醇燃料获得全球认可

甲醇作为清洁能源界的“六边形战士”,凭借其较高的辛烷值、较低的排放特性和较好的储存运输特性,近年来在汽车、船舶、发电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

据介绍,绿色甲醇将风光电能和氢能、二氧化碳转化为成本更低、便于储能和运输的能源形式,并能快速高效实现氢能转化,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再次成为绿色甲醇的制备原料,实现循环内的0碳排放,因此绿色甲醇成为了大家追逐的对象。

在国际市场中,2024年美国能源部发布了《甲醇作为美国替代运输燃料》白皮书,详细论述了甲醇作为美国运输燃料的可行性。这一白皮书为甲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府层面的支持,这标志着甲醇在美国能源战略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欧盟则已明确在2035年实施燃油车禁售后,依然可以继续销售使用绿色甲醇等电制燃料的内燃机汽车。这一政策为甲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甲醇燃料在欧洲的广泛应用。

同样在我国,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将甲醇汽车纳入绿色产品,提出要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2022年4月,国家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推动液体天然气、甲醇、氨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再次为我国甲醇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特别是在对甲醇燃料的探索方面,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开启相关工作,并从80年代起开展了一系列示范运行。2012年至2018年,由工信部牵头完成的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全面验证了甲醇汽车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我国甲醇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已具备规模推广应用基础。甲醇汽车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已经全面得到验证,完成了甲醇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复杂过程。

甲醇加注站建设正在提档加速

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2%,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变革刻不容缓。甲醇作为低碳、含氧燃料,其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使其成为全球公认的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是通向“碳中和”的关键路径。

有数据分析,在我国每年消耗掉的7亿吨石油中,交通领域消耗占比超过70%,其中51%用于货车,即货车每年消耗量2.5亿吨。若全国一半的货车燃料用甲醇替代,可减少石油进口1.25亿吨。而采用醇氢电动动力的货车对比国六柴油车,则大幅度降低排放,PM污染物降低98%,一氧化碳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所以,发展甲醇能源既实现了绿色环保,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能源安全。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将甲醇加注站建设纳入国家绿色发展规划当中。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近20多个省份出台了推广醇氢动力汽车和甲醇加注站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醇氢汽车迎来了高速发展新阶段。特别是作为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三桶油”也在布局甲醇这片新蓝海。

2024年9月,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创新,大庆炼化成功完成千吨级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建设。项目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通过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技术生产绿色甲醇,旨在降低碳排放,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并于9月26日顺利产出首批绿色甲醇。2024年10月,中石油大庆油田绿色天然气生产的绿色甲醇产品获得ISCC EU认证(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

图片

2024年5月2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与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国家“双碳”目标为指引,围绕绿色产品等合作基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10月21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宣布,其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1万吨/年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已获得备案。

此外,中海油也宣布积极推进广西北海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2024年1月18日,发布项目采办计划公告。2024年8月发布《绿色甲醇项目原料供应洽谈公告书》,全力推进广西地区绿色甲醇项目的开发。

以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能源国家队”积极布局甲醇能源标志着“油转醇”时代的到来,我国各地一座座甲醇加注站正拔地而起。今年3月30日,内蒙古阿拉善赛汉桃来中石油甲醇加注站正式投入运营,首日便销售甲醇2.6吨。在我国东北、贵阳、晋中等地甲醇加注站更是栉比鳞次,其中仅贵阳一市就投运了22座(中石油)甲醇加注站。

共建甲醇经济生态链

经过20多年的深耕和探索,吉利已在绿色甲醇领域形成了覆盖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及车辆应用的全绿色生态链,全面推动了甲醇能源、甲醇汽车及其增值服务。

比如,吉利成功开发包括甲醇乘用车、甲醇货车、甲醇客车等系列车型共20余款,涵盖直驱、混动、增程等多个动力路线,已规模化运行近4万辆,累计行驶里程接近20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形成甲醇汽车核心专利300余项,并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特等奖等重量级奖项。

其中,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的积累,打造了极具特色的醇氢电动路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性和市场的反馈。

据介绍,醇氢电动是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以及更加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目前,远超新能源商用车多款醇氢电动商用车已经进入《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四批)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八批),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客车,远程醇氢电动技术路线获得国家认可。

尤其是相较纯电补能,甲醇加注形式便捷灵活,与油车补给时间相当,建站投资少、建站快,建设成本仅为充电站的10%、换电站的3%,免去充换电站繁重的投资成本和漫长的回收周期,为商用车提供了全场景最佳新能源解决方案。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远程旗下加注品牌“远醇”醇氢能源,以醇氢汽车推广为核心,围绕客户实际运营,积极构建区域甲醇能换补给生态,为醇氢能源发展按下快进键。并且依托中石油、中石化现有加注网络,完成一个甲醇加注站点的改造最快仅需3天。截至今年3月底,远程全国重要区域和重要线路已完成656个甲醇加注站点的建设,计划到2027年底完成4000座站点建设。

甲醇经济是新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新能源供应链的稳定与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坚持在甲醇领域继续深耕,加快甲醇产业布局,携手上下游产业链,共建甲醇经济生态链,为广大用户提供极致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体验,为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