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车与无人机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继2024年被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后,低空经济步入蓬勃发展期,融资活动和试点项目频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再次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健全和优化管理标准规范,支持企业商业化创新应用。
那么,在利好政策指引下,低空经济与公路物流的结合将会产生怎样的协同效应?
互为补充 深度融合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之一,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也曾着重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随着我国政府从顶层设计层面不断推进、强化引导和逐步优化,低空经济已步入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其发展潜力已全面显现。在低空经济商业应用中,低空物流作为关键领域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国内多个地区正积极行动,围绕低空基础设施、产业链发展、核心技术攻克及企业培育等方面陆续推出各类扶持政策,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在此背景下,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份已率先开展低空物流商业化运营试点,推出“无人机跨城急送”和“无人机同城及时送”等创新服务。
“低空物流主要借助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和eVTOL,在低空空域执行货物运输与配送任务,它在跨区域运输及城市配送等应用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缩减运输时间并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物流效率。”物流行业专家孔震指出,无人机为物流行业开辟了全新的运输路径,实现对传统物流运输方式的彻底颠覆,并与地面交通系统形成有效互补。特别是在当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频发、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发展低空物流与公路物流相融合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大幅提升物流组织化水平和整体效率。
具体来说,一方面,当前物流业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城市物流发展依然受到地面交通拥堵、高昂人力成本及消费者对物流时效性严格要求等多重挑战。特别是在偏远及农村地区,复杂地形条件和不便的交通状况,使得传统物流配送困难重重。通过合理利用闲置的低空资源,部署无人机执行跨区域运输及城市配送等多种场景下的运输任务,能突破环境条件限制,弥补人力配送的短板,同时具备高效率、低成本及低安全风险。在道路条件受限或紧急情况下,无人机还能作为公路物流的有力补充,覆盖那些传统运输模式难以抵达或服务质量不佳的区域,为公路物流体系提供应急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公路物流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还扮演着重要支撑和基础性角色。当无人机的配送范围和效率受到制约时,公路物流凭借完善的运输网络和基础设施,能为无人机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曾经,业界有观点认为公路物流与低空经济是竞争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互为补充、深度融合。这种结合将形成更高效的多式联运模式,有助于推动现代物流整体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及运力重构,进而提升现代物流体系整体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孔震说道。
各路企业积极布局实践
正如《行动方案》所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行业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是有效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核心策略。近年来,国内物流行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向数字化、智能化进阶已成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先手棋”。这些企业通过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盘活物流生态链的每一个环节,使其运转更加顺畅高效。
低空物流与公路物流的融合创新,有望进一步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并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如今,已有多家互联网公司和物流平台投身其中,发力布局低空物流新业态,深入探索“无人机和无人车”相结合的新型智慧物流模式,将诸多想象与概念转化为现实,力求在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
以中通快递为例,其推广的新型智慧物流模式,实现无人机和无人车协同作业。在该模式下,无人车主要负责从物流配送中心到最终消费地点的短途配送任务,而无人机则专注于将货物从产地运送至配送中心。这种“无人机+无人车”的组合模式,不仅大幅提升运输时效性,还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为乡村和偏远地区的物流服务提供有力保障。目前,中通快递已在40多座城市部署了350多辆无人车,并在浙江桐庐、四川成都、湖北秭归等地开展小型货运无人机的试点运营。
京东快递发布的智能物流配送方案则通过无人机与无人车的精准对接,及采用货物自动移交技术,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物流配送难题,为农村地区带来与城市相同的网购物流速度体验,实现农村物流智能化升级。
此外,奔驰公司与一家无人机制造商合作推出一款名为“Visioin Van”的物流概念车。该车型在车顶上配备两架无人机,能够在配送员执行其他任务时,利用无人机配送小型包裹,这种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公路物流需提档升级
物流数智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已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源动力之一。目前,通过业界坚持不懈的科技攻关,我国在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智能仓储、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动方案》的发布,从全局视角和战略高度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行系统部署,绘制清晰的行动“路线图”,预示着未来物流行业将更加注重数智化技术的应用。而拓展无人机与物流车结合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模式,不仅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物流服务。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这一新兴物流模式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不过,要想“空陆结合”模式在未来物流行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还需加强低空物流与公路物流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通过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无人机与运输车辆之间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无缝衔接。同时,借助智能化调度系统,根据货物实际情况和运输需求,动态调整无人机和运输车辆的运输计划和路线,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运输效率最大化。
此外,在低空经济的赋能下,公路物流车辆需要进行相应的提档升级,以适应新的物流模式和运输需求。例如,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大对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车辆之间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提高运输效率和协同性。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