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未来发展新路径 商用车后市场路在何方?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围绕商用车使用形成的后市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产业变革下,商用车后市场如何应对产业之变,更好地把握新机遇?日前,以“生存·跨越”为主题的“2024商用车后市场年度大会”在上海召开,探讨了行业关注的这些问题。
立足商用车后市场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表示,商用车后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以车辆配件及运营增值服务两大核心,主机厂、经销商、金融机构,以及创新型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商用车后市场的生态圈,市场规模呈增长的态势。当前在汽车新能源、智能网联、出口和存量竞争的机遇与挑战中,商用车产业的布局正在重塑。未来,商用车后市场需牢牢把握汽车市场发展的新趋势,顺应汽车消费的新形势,做实做精做优产品和服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促进后市场的规模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推动汽车后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撑。
她表示,今年的年度大会通过主论坛、平行分论坛、企业专题会、业务对接会,以及展览展示、企业研学等多种丰富的形式,分享行业的趋势与创新模式,助力企业巩固朋友圈,扩展生态圈,强化多方交流合作,为企业拓展业务、拓展行业资源赋能,为产业链各方呈现一场思想交融与碰撞的饕餮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商用车的维保市场现状不尽如人意,一些服务站和中小修理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服务品质单一、主动获客能力不足、分布散乱、管理低效、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服务能力不佳等突出问题,因此,亟需建立一个行业组织来引领和促进商用车维修企业朝着集约化、品牌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商用车后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指出,商用车产业链正在不断向后市场延伸,车联技术、客户群体、维保服务等环节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社会地位对我国商用车维修业发展也将带来更大的影响。
“我们要立足商用车后市场,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规范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供应链整合协同,实现绿色发展。”张延华说。
商用车市场还会有机会吗?
今年1-10月,汽车销售2462.4万辆,其中,商用车累计销售319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表示,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3100万辆,稳步增长,但商用车销量很难达到390万辆,从数据上看,与年初的预测是有一定差距。
那么商用车市场还会有机会吗?在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看来,商用车产业未来在出口与国际化、新能源市场、燃气车市场将充满机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则综合各车型的市场规模、新能源发展潜力等因素分析,预测2030年中重型货车新能源渗透率达30%,微轻型货车新能源渗透率达60%,大中型客车新能源渗透率达55%。由此可见,各车型发展不均衡,公共领域明显优于货运领域。高污染重排放的中重型货车是未来新能源化的重点难点。
中汽中心中汽政研国际化研究部高级总监沈庆表示,我国汽车出口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针对出口市场,他强调,一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协同合作,共建汽车产业新生态;二要合理开展海外投资,防止海外扎堆;三要发挥智库作用,共享研究成果,共筑汽车产业新未来。
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作为公路货运的主力,其发展与物流市场的情况息息相关,产业链各方也要关注公路运输市场和物流市场变革,会上,行业专家表示,我国公路建设总里程543.68万公里,从货车通行量来讲,广东、山东和河北排在前三。运联智库联合创始人王阳也表示物流市场产业的不断细分与组织的规模化正在同时发生,这对行业而言充满了挑战。
协同创新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使用市场,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后市场,目前后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业链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罗兰贝格副合伙人林运介绍,相较于国内后市场,欧美市场的模式相对成熟。从整车企业角度讲,世界一流整车企业在后市场的收入占比在集团业务中可达20%至30%以上,并通过后市场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客户全生命周期内的持续营收。国内头部整车企业后市场收入平均小于整体收入的10%,且营收以配件销售为主;相较之下,商用车新势力更加看重非整车销售业务的潜力;同时,利用第二品牌件填补细分市场成为主机厂的重要破局思路。
一汽解放后市场公司销售部副部长张行也表示,未来售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解放后市场公司将聚焦保外备品、金融保险、二手车、生态产品四赛道开展业务布局,其核心是保外备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化加速、国六重卡保有量持续增长、车队集约化组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后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革,后市场产业链各方也在积极应对行业变化。
广东奥克莱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邵双喜表示,目前改装后市场及主机配套带外挂空调市场持续增量,未来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4%;江苏艾德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秀峰表示,国六后处理系统的车用尿素消耗量约为柴油使用量的6%~8%,这些细分市场的蓬勃发展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然而,细分市场的机会如整车市场一样,需要产业链协同创新,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发展;邦邦汽服副总经理张立伟提到邦邦汽服构建了“共建标准、共建能力、共同成长、共享收益”汽配新质生产力;浙江博胜总经理陈小宏表示,当今市场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的竞争;麦卡斯董事长马耀辉亦表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转变角色定位,打造产业联盟,重构竞争壁垒。纵观各行各业,企业的战略布局,只有顺应了市场发展趋势,才能立足未来,商用车后市场产业链企业也不例外,产业需要协同才能真正的创新。除此之外,随着智能化、数字化在行业的应用,后市场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大机遇,如汽配云推出的AI机器人为行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聚焦细分市场 推动行业跨越发展
此外,年度大会也聚焦细分市场展开了四场平行分论坛聚焦细分市场。
其中,零部件营销发展论坛从品牌制造企业如何与产业链协同,赋能行业,深化服务的角度探讨了零部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出口贸易论坛针对出口市场机遇与挑战,深度解读了海外市场情况及合作商机;配件经销商发展论坛针对“市场越来越卷”、“生意越来越难干”、“还要不要撑下去?”等痛点问题,从数字化赋能行业,调整产品营销方案、如何与救援平台合作、保险事故件业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分享;维修行业发展研讨会上,各位行业专家、典型企业代表针对维修市场的痛点、新模式、新思路进行了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期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商用车维修分会正式成立。张延华表示,分会的成立,顺应了商用车产业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拓展了协会专业服务领域,对于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加快商用车维修业提质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年度大会的主论坛上,聚焦汽配经销商和维修市场,展开了两场高端对话,通过嘉宾的思想碰撞,也为参会代表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
“市场很卷,未来也许很难,但我们不妨换个思路看市场。”大会最后,商用车服务网高级顾问赵艺林强调,“商用车后市场行业卷要卷出价值,大家不妨把卷当作一个哲学来问题来看,共同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