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4冲港交所能成否?

发布日期:2024-10-31· 中国汽车报网 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近日,货拉拉以“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为上市主体,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并披露2024年中期业绩。在此之前,货拉拉已于2023年3月、9月及2024年4月多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两年内频繁冲击IPO,无不显露出迫切上市的意愿。
  尽管作为同城货运领域的领军企业,但货拉拉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的舆论争议,导致其多次冲击IPO未果。此次货拉拉能否叩开资本市场大门仍充满不确定性,而如何实现持续盈利及妥善平衡与司机之间的利益关系,仍然是摆在它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成绩可观 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为顺利推进上市计划,货拉拉亟需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最新批露的营收数据显示,2021~2022年,货拉拉总营收分别为8.45亿美元和10.36亿美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6.51亿美元和-1210万美元。到了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货拉拉营收显著增长,分别为13.34亿美元和7.09亿美元,经调整利润达到3.91亿美元和2.13亿美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除此之外,货拉拉全球货运总交易额由2021年的62亿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87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数据,按2024年上半年闭环货运总交易额测算,货拉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达到53.9%,中国闭环货运市场份额更是高达66.6%,远超快狗打车、滴滴货运、福佑卡车等竞争对手。
  货拉拉基本财务数据及核心业务指标均实现稳步增长,无疑为其上市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深入剖析招股书不难发现,货拉拉的盈利主要依赖于司机群体的“输血”。招股书显示,2024年上半年,货拉拉的收入结构由货运平台服务业务、多元化物流服务业务和增值服务业务三大板块构成。其中,货运平台服务业务以53.7%的占比稳居首位,成为货拉拉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该业务的收入可细分为司机缴纳的会员费和完成货运订单后所获得的佣金。这表明,货拉拉超过一半的收入直接源自司机群体。同时,从利润层面分析,“会员费+信息费”混合变现模式,是货拉拉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实现盈利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货拉拉能够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卡车司机群体的贡献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然而,这种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却引发市场和投资者的疑虑。事实上,在过去3次尝试上市的过程中,港交所也曾对货拉拉的盈利模式提出过质疑。
  “通过‘薅司机羊毛’,货拉拉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变现模式正不断加剧货拉拉与卡车司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其冲刺上市及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物流行业专家孔震说道。
  多元化发展受阻 新增长曲线难寻
  长期以来,货拉拉的经营模式主要围绕司机展开,平台收入大部分源自向司机收取会员费和订单完成后的佣金,这一模式曾被视为“躺在司机身上赚钱”。如今,货拉拉或许已经意识到,单纯依靠司机群体的贡献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正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逐步向综合物流服务平台转型,以此作为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有效策略。
  根据招股书披露,货拉拉业务范围现已拓展至同城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搬家服务、零担运输、跑腿服务、汽车租售及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多个领域。2024年上半年,货拉拉在中国境内的营收中,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30.5%,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长4.9个百分点。
  造车也是货拉拉探寻的新增长曲线。自2021年传出造车传闻以来,货拉拉通过发布招聘公告,招募包括造车产品经理、算法工程师等关键岗位人才。在其首次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中,货拉拉也明确表示,正利用在车辆租售服务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的市场机遇,特别是电动商用车研发领域。目前,这一进程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此外,货拉拉还将目光瞄向互联网信贷业务。2024年5月,货拉拉推出最高额度20万元的借款产品“圆易借”,并与持牌金融机构如马上消费等展开合作。然而,该产品上线不到半个月即被曝出下架的消息,目前货拉拉App内也无法找到“圆易借”的相关功能。
  “近年来,在全力冲刺上市的同时,货拉拉也在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但这一过程颇为曲折,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从招股书中不难发现,多元化物流服务业务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遭遇瓶颈,甚至出现停滞迹象,尽管2024年上半年有所回暖,但增值服务业务仍未展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总体而言,这两项业务目前难以成为推动货拉拉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更难以支撑其实现更大的发展飞跃。”孔震分析道。
  重构利益平衡 生态才是关键
  自创立之初,货拉拉便运用互联网模式,成功将众多司机与货主连接起来,打造一个涵盖线上下单、智能订单匹配及售后服务的完整交易闭环,有效满足同城及跨城运输中各种核心物流需求,为商户及司机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及增值服务选项。
  时至今日,货拉拉虽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但多次IPO尝试均未成功,且不断刷新估值新低,凸显其面临的巨大压力。“今年国庆前后,港股市场十分火热,众多已提交上市申请或长期筹备IPO的企业纷纷选择‘借势而为’。货拉拉也在此期间更新招股书,有望借此机会提高IPO的成功率。”孔震分析称,货拉拉在第4次冲击上市的招股书中,着重强调其盈利能力及第二增长曲线的构建,其中海外市场拓展与数字化转型成为其IPO募资的主要方向。
  不过,此次上市征程依旧布满荆棘。在主营业务面临增长困境且多元化业务发展步伐缓慢的背景下,货拉拉的上市之路挑战重重。尤其是其内部矛盾频发,与运输从业者的关系愈发紧张,诸如抽佣比例过高、会员费频繁上调等问题,多次引发平台司机的不满和抵制,甚至招致相关部门的约谈,这些都为货拉拉的IPO进程埋下诸多隐患。
  “货拉拉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攻克持续性盈利的难关,在确保市场竞争领先地位的同时,妥善平衡司机与平台间的利益关系,向投资者展现一个稳定的发展前景。”孔震指出,上市为货拉拉提供一个利用资本市场力量加速业务创新与市场扩张的宝贵机会,这不仅是筹集资金的绝佳时机,也是品牌升级与战略调整的重要转折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并非终点,若货拉拉长期无法实现盈利,即便成功上市,亦将面临被退市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则认为,面对庞大的资金需求和日益加剧的同业竞争,同城货运平台需兼具外部融资能力与内部盈利能力,不断精进运营模式,提升平台智能化服务水平,并坚守安全底线,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