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呼市举行
“双碳”目标之下,能源变革大势所趋。我国富煤、少气、贫油,保障能源安全迫在眉睫。加快低碳绿色甲醇推广应用,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排头兵建设、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举措。10月29日,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现场汇聚国际组织、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国内外企业及相关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聚焦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共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之道。
甲醇能源是通向“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推进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吉利深耕甲醇经济二十载,我们认为,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也是实现碳中和及能源内循环、能源自给自足的现实路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目前,在全球产业政策层面,甲醇能源得到了多个国家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对我国全面绿色转型进行了系统的部署,甲醇加注也被明确纳入了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具有碳中性的电制燃料,美国能源部公布了《甲醇作为美国替代运输燃料》白皮书……种种迹象表明,甲醇能源是全球公认的通向“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指出,构建中国的绿色甲醇体系,应该基于中国的能源禀赋及工业结构现状开展。绿色甲醇是储存太阳能、风能的最佳能源载体,并且绿色甲醇作为液体燃料,运输成本低且可以长期储存。绿色甲醇是绿氢的最好载体,利用绿氢及绿氧发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甲醇氢能发展路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介绍,甲醇能源在我国是自主可控的,对国家能源安全能够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我国甲醇的产能比较丰富、来源比较广泛,不依赖进口,而且经济体量也是巨大的。去年我国甲醇的产能接近1.1亿吨,占全球甲醇产能的60%,是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因此,在能源可控和安全方面,甲醇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在他看来,从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验证情况来看,醇氢电动汽车在商用车领域适用性较强,能够满足用户对新能源商用车的多拉快跑、低碳运营、降本增效的要求,能够实现商用车场景的全覆盖,具备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对于我国而言,发展醇氢电动汽车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发展甲醇燃料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经过多年努力,甲醇作为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色的低碳燃料在交通领域的各种动力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将为实现对石油能源的规模替代以及交通燃料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也表示,结合我国实际,逐步多元替代目前以石油为主的交通能源,是解决交通领域能源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发展甲醇燃料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式。
“在时代变局中把握创新的势能与动能,绿色甲醇是时代变局下的‘中国式创新’。”中国商业史学者、中德制造业研修院院长、浙大管院专精特新研究中心主任何丹认为,甲醇循环经济构建起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变废为宝,甲醇将打造资源“第二矿山”,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甲醇经济的潜力不断释放。
运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棋表示,甲醇在具备能源属性的同时兼具低碳属性,可通过绿电-绿氢-绿醇形成全过程可再生,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有望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柱,万亿级市场空间即将释放。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Greg Dolan表示,中国占全球甲醇需求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在全球可再生甲醇产能占据领导地位,预计2026年将有75%的新增产能来自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甲醇项目建设,未来几年将是甲醇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更符合国情、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甲醇能源到底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要如此笃定甲醇能源?
首先,我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占全球60%;同时,我国风光电装机占全球40%,甲醇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在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甲醇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是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禀赋优势的一种选择。发展甲醇经济,是中国能源多元化的有效路径,把能源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甲醇来源广泛,是生产原料最为丰富的燃料产品之一,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辟新的能源产业。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奥拉曾表示,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循环模式可以作为应对能源紧缺问题的一条解决途径。
并且,以近四十年开展甲醇燃料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我国的甲醇汽车产品大家族中,甲醇乘用车、甲醇混合动力轿车、甲醇商用车、甲醇危化品运输车、甲醇增程电动车等产品相继问世,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甲醇汽车整车制造业,零部件、配套产业以及后市场等全套甲醇汽车的完整产业链也已形成。
此外从外部环境来说,商用车虽然保有量少,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排放量56%的二氧化碳,全部汽车PM污染物排放量的80%。1辆传统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306辆乘用车。甲醇相比柴油能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是清洁干净的绿色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甲醇作为车用燃料,已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管理。2023年9月,由吉利控股集团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国家标准《M100车用甲醇燃料》正式实施。特别是醇氢电动是汽车电动化的升级发展,有效弥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的应用短板,丰富了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作为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使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对比纯电动,醇氢电动无需高度依赖充电桩、降低整车成本,且有效解决了续航焦虑及电池自重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汽车新能源路径的最佳解决方案。对比氢燃料,醇氢电动是氢燃料可以不依赖补贴的商业化技术应用,是更加符合国情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以能源变革为内蒙古注入新动能
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发展甲醇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应用场景优势。今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推进西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10月27日,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阿拉善举行,该项目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内蒙古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展示了甲醇能源在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中的关键作用。该项目可规模化消纳绿电,带动风光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建设及拉动制氢高端装备上下游产业。另该项目捕集园区工业尾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每年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5万亩,对减少碳排放、增加清洁能源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阿拉善通过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以电解水制氢和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形成了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体系。这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今天,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积极响应了国家加快构建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融合,将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同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醇氢产品品鉴之旅也在呼和浩特站举办,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能源保障、醇价、车辆销售和租赁、金融保险、售后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落地政策,全方位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通过多重技术及优惠加持,真正让用户买的比油车低、还的比油车少、用的比油车省、赚的比油车多。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还通过绿色甲醇的推广,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应,助力内蒙古实现绿色转型。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表示,经过20多年的深耕和探索,吉利已经掌握了甲醇汽车的核心技术,领先国际水平,并且在欧洲国家已经示范运行,开发出了包括甲醇乘用车和甲醇商用车等系列的车型,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甲醇汽车量产的主机厂。在内蒙古地区,吉利甲醇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已经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和乌兰察布、兴安盟、阿拉善盟等多个地方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性和市场的反馈。
“作为未来面向北方地区的重要市场,从呼和浩特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工厂到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远程在内蒙古已经全面布局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将加快推动呼和浩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能源变革为内蒙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范现军说。
引领中国商用车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的探索研究和产业布局,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推出醇氢重卡、轻卡、小微卡、客车的商用车企业,并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现已全面产业化运营,产品的环保性、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全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满足用户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的需求,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更经济、更高效的优势,远程醇氢电动产品不仅买得省,用得更省,能耗成本相比较燃油产品大幅降低,而且还跑得远,续航突破千公里。据宁波至昆明实际运营场景测算,远程醇氢电动牵引车在往返满载条件下,60%山区高速单边运行里程2430km,较柴油车每公里节省0.99元/公里。远程星智H8M吉冷鲜相比燃油车型,燃料节省0.6元/公里,按每天300公里运营里程计算,全年最多可节省约6.57万元;吉利星际醇氢电动客车每公里较燃油车成本节省1.39元,按公交车8年生命周期计算,一辆车可节省66.6万元。不论是干线运输、城配物流还是城市公交领域,远程醇氢电动产品在多场景下均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性,为商用车用户提供更优TCO的新能源解决方案。
10月17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旗下新能源重卡旗舰车型——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牵引车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TM称号,从甘肃武威到新疆吐鲁番,仅靠一箱绿色甲醇穿越河西走廊,达成1522.9公里行驶里程,获得“半挂式混合动力卡车单次加满绿色甲醇燃料行驶最远距离”荣誉。经过测算,在整车满载42吨的情况下,总计消耗甲醇约787升,在抵达终点时,剩余醇量还有约15%,百公里平均醇耗约51.7升,按照当地醇价计算,每公里成本仅1.034元,相较传统燃料重卡,用户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目前,远程醇氢电动车型已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多款醇氢电动商用车进入最新发布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四批)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八批),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客车,远程醇氢电动技术路线获得国家认可。
未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持续深耕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通过不断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引领中国商用车产业跨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