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快递企业赚翻了!电商和国际化成重点
近期,多家上市快递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度财报。整体来看,2023年,全国快递行业稳步复苏,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也带动快递公司业绩增长,普遍呈现出利润大增的良好局面。
业绩增长 利润翻倍
透过上市快递物流公司2023年度财务业绩可见,过去一年,不少快递物流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更有部分公司实现了利润翻倍增长。
其中,顺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业务总量达成119.7亿票,同比增长7.5%,实现营收25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3亿元,同比增长33.38%;极兔2023年全球包裹量达到188.1亿件,同比增长29%,实现营收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京东通过收并购、组织变革等方式,快速放大公司利润,2023年其调整后净利润达到27.61亿元,同比增加218.8%。
2023年,中通快递收入384.2亿元,同比增长8.6%。净利润为87.5亿元,同比增长31.5%。2023年,中通快递全年包裹量达302亿件,同比增长23.8%;圆通速递2023年业务完成量212.04亿件,同比增长21.31%,实现营业收入576.84亿元,同比增长7.74%,归母净利润37.23亿元。其中,快递业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8.40亿元,同比增长5.15%。
打破“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过去一年,上市快递企业的利润水平大幅提升,打破“增利不增收”的怪圈。
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业务聚焦。以顺丰为例,此前,顺丰营收成绩位居快递行业首位,但多元化的投资布局并未见效,反倒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2023年,顺丰开始聚焦核心物流战略,坚持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基调。聚焦主营业务、精益化资源规划和成本管控,顺丰盈利能力回归,顺丰同城的业务也开始在行业内实现率先盈利。
此外,电商件和国际业务是快递公司们聚焦的重点。
顺丰在财报中表示,从深耕电商退货业务、服务电商新业态、助力跨境电商三方面发力电商业务。国际业务方面,顺丰表示为服务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持续夯实欧美航线覆盖,新增开通多个欧美主要城市口岸,自营全货机航班加密且时效提升,助力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快速增长。极兔在财报中也指出,2021年收购百世快递中国后,使公司有机会接触过往无法触达的电商平台,同时公司在2023年合作了更多垂直类电商平台,基本完成全平台的覆盖,触达了更多客户。
圆通速递则表示,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势头,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工具赋能。2023年,圆通不断探索人工智能的垂直应用,自行研发并上线应用“YTO-GPT”,全面降低数字化工具学习难度和成本,提高全网数字化管理水平及效率,并研发应用“智能派件”等系统,将业务员经验知识化、知识数字化,助力业务员合理规划揽派任务、优化完善派送路径,促进末端降低揽派成本、提升派送效率;同时,圆通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工具为抓手,对加盟商财务、运营、管理等全方位赋能,助力加盟商业务发展降本增效提质,逐步打造“非直营的类直营化体系”,全面提升加盟网络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转向价值驱动 打响“质效”之战
快递物流企业盈利能力放大的背后,反映着企业护城河的构建,企业竞争策略的改变,更是行业告别低价竞争成果的体现。
近年来,快递行业的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上市快递公司营收增速更是远远超过了大盘整体表现,但由于这些企业过度依赖以价换量的竞争策略,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尤其是极兔的搅局,让本就进入尾声的“价格战”重燃战火,各大快递企业也被“卷”得精疲力尽,单票价格和盈利能力一度触底。
在政策引导和持续治理的双重作用下,快递公司逐步摆脱“价格战”的阴霾,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新阶段。随着行业发展由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包括顺丰、韵达、申通、圆通在内的多家快递公司均在调整竞争策略,从“盲目扩张”向“精益管理”转变。
不过,当前,快递公司仍然面临激烈的竞争。中通首席财务官颜惠萍在财报中表示:"与行业趋势一致,2023年中通核心单票收入下降11.3%,即1毛6分,其中5分为增量补贴。价格竞争依然激烈,尤其在电商需求集中的地区。"不过,中通表示,依靠规模优势、持续的产能提升和稳定的销管费用结构共同抵消了价格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年经营性利润率提升4.1%至26.0%。极兔财报显示,2023年中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价格同比出现较大降幅。
可以预见,今年快递行业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弱势企业一方面会失去市场份额,规模大盈利强或不具规模优势并难以盈利,管理能力更强、服务品质更佳、成本管控更优的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突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提质增效将成为企业能否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