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撤回上市申请 快递物流业还有比IPO更重要的事

发布日期:2024-04-15·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记者: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菜鸟赴港上市计划叫停。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决定撤回旗下物流集团菜鸟在港上市申请,并计划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菜鸟少数股东的全部股权和员工已归属股权。
  历经一年,菜鸟IPO最终折戟,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菜鸟“归巢”后,将在阿里巴巴集团承担怎样的重任?

菜鸟折返
  去年3月,阿里巴巴掀起一场组织架构调整风暴,启动“1+6+N”分拆计划,多个业务板块被分拆为独立集团,并明确将在条件成熟时,推动各个业务集团独立上市;同年5月,阿里巴巴公布上市计划时间表,按照其最初设想,包括盒马、阿里云、菜鸟将先后在6至18个月完成上市。
  在这场变革中,菜鸟“先飞一步”,于去年9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成为阿里巴巴组织改革后首个正式进入IPO进程的业务集团。若菜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无论对其自身还是阿里巴巴而言,都将是巨大的利好,不仅可更全面地展现菜鸟的自身价值,提升其在运营及财务方面的透明度,还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阿里巴巴未分拆业务的市场潜力,为日后其他业务板块上市提供经验。
  另外,在未来需要时,菜鸟还能直接且独立地进入股权及债务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其融资能力。
  与此同时,自菜鸟递交招股书以来,便受到资本和市场的广泛关注,其IPO计划也被业界普遍看好,被认为是2024年亚洲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IPO项目之一。特别是在阿里云和盒马的上市计划相继遇阻后,菜鸟更是成为最有希望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的阿里巴巴业务集团。更有传闻称,菜鸟最快可能于今年一季度正式挂牌上市。在此期间,菜鸟也一直动作频频,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不断寻求增量,扩大业务版图,以期在上市前讲出更多商业故事,获取更高估值。

然而,就在菜鸟距离独立IPO只有一步之遥时,却突然宣布撤回申请,选择“折返归巢”。对此,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解释道,此次决定并非受到监管干预,而是基于集团战略和菜鸟IPO所处阶段两方面的考量:一是考虑到菜鸟对阿里巴巴的战略重要性,以及阿里在构建全球物流网络方面看到的重大长期机遇,决定让菜鸟专注于电商业务和长期的全球拓展计划,而非分心于IPO进程;二是考虑到目前IPO市场处于低迷阶段且缺乏流动性,强行推动IPO并无实际意义。
  对此,快递物流行业专家孔震表示,菜鸟本轮上市以撤回申请告终,这一结果看似突然,实则早已有迹可循。在今年2月召开的阿里巴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其管理层就曾透露,当前的市场条件无法真正体现菜鸟业务的内在价值,因此要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阿里调焦
  在业内人士看来,撤回菜鸟上市申请,是阿里巴巴重新审视当前集团的战略需求和资本市场环境所做出的决策,对于菜鸟和阿里来说,或许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自去年9月开始,阿里巴巴全面梳理旗下业务的战略优先级,确定聚焦电商(国内+国际)、阿里云两大核心业务,并逐渐减少非核心业务的资源投入。从阿里巴巴战略规划来看,保持国内、国际电商市场领先地位,被视为首要且明确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与电商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无疑是阿里巴巴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展望未来,无论是追求更高的运营效率,还是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菜鸟都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阿里巴巴的战略聚焦下,菜鸟作为电商物流服务环节的关键一环,其单独上市所能带来的价值回报并非当前的核心议题。而菜鸟与阿里巴巴紧密合作所带来的战略价值,以及为国内外电商业务发展提供的基础能力支撑,才是更为关键的。因此,阿里巴巴撤回菜鸟上市申请的决定,并非意味着减少对物流业务的投入,而是在当前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选择以更为稳健的方式,通过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和战略协同,推动菜鸟实现长期稳健发展,这也进一步凸显阿里巴巴在二次创业道路上聚焦主业的决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快递物流市场中,前有主打高端的顺丰和京东物流,后有走亲民路线的通达系,菜鸟想要在这种前后夹击的环境中求生存,无疑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与其冒险独自前行,不如更紧密地与阿里巴巴绑定合作,共同重塑电商竞争力,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同时,面对海外电商这一巨大市场机遇,菜鸟想要构建全球物流网络,成为全球化物流服务商,也离不开阿里巴巴的持续支持和投入。”孔震认为,此时中止菜鸟IPO进程,将电商与物流业务进行深度整合,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营的最优选择。
  据悉,撤回上市申请后,阿里巴巴计划向菜鸟少数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以每股0.62美元的价格购买其持有的所有已发行菜鸟股份。同时,阿里巴巴还表示将全力支持菜鸟全球网络长期拓展战略。这一系列举动,不仅能实现更加高效的战略协同,也有助于菜鸟把更多资源和精力专注于业务创新和全球物流网络扩张上,从而将其打造成为服务全球客户的行业领先平台。

回归本质
  近年来,快递物流企业和网络货运平台纷纷冲刺资本市场,意欲在这场上市竞赛中夺得主动权。然而,仔细观察这些企业上市后的表现,多数未能达到预期,甚至出现业绩滑坡、股价低迷等情况,为市场提供了反面教材。而此次阿里巴巴撤回菜鸟上市申请的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带来了启示。
  “不可否认,谋求IPO的过程不仅能够强化企业自身管理、优化结构体系,还能获得资本加持,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这是企业寻求发展的最佳路径。”孔震指出,一直以来,不乏有企业以上市与否判定成败输赢,甚至将其视为终极目标。不过,在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上市绝非是衡量一家公司价值的惟一指标。另外,对于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物流企业而言,尽管资本注入能为其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但上市并不是终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关键。
  如今,快递物流市场已步入优化调整的新阶段,相关企业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还需提供个性化、一体化、全球化服务,这样才能带动快递物流市场转型升级。在这种新常态下,企业与其盲目追求上市带来的短期利益,不如抛去浮华、回归商业本质和初心,聚焦主业、夯实基础,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战略选择,或许比上市更为明智。
  对于快递物流企业而言,上市应是在企业业务趋于稳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资源,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只有不断筑牢产品和服务的“城墙”,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