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要怎么干?一汽解放高管团队给出了答案

发布日期:2024-04-09· 中国汽车报网 姚会法 编辑:赵方婷
姚会法 编辑:赵方婷

营业收入639.05亿元,同比增长66.71%,归母净利润7.63亿元,同比增长107.66%;整车销量24.17万辆,同比增长42.11%;海外市场销售4.5万辆,同比增长60.7%;新能源市场销售0.72万辆,同比增长164.5%;研发投入31.05亿元,同比增长7.23%;股价涨幅近10%,跑赢深证成指23个百分点;对外公益捐赠1205万元,树立商用车行业ESG实践标杆典范……

这是一汽解放2023年交出的市场“答卷”。客观来说,2023年并不是商用车行业的“大年”,虽然2023年货运环境较2022年有所改善,但公路运价仍然持续低迷,车主盈利能力依然较低,车多货少、运力过剩的现象仍明显存在。面对国际经济动能减弱、国内行业低位运行的复杂挑战,一汽解放用事实和数据再次证明了自己。

一汽解放是中国商用车龙头领军企业,作为“国车长子”、一汽的“根”,七十多年的历史底蕴和造车经验,给予了一汽解放强大底气和强劲实力。如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商用车尤其是中重卡行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再启新程的一汽解放要怎么干?日前,一汽解放2024媒体、投资者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一汽解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胜,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人王浩,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于长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任丛林,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季一志,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商用车开发院院长、党委书记王建宇出席会议,就商用车行业和一汽解放经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展示了一汽解放的未来规划和布局。

针对当前以及未来3-5年的中重卡市场?

李胜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未来全球的市场环境可能会面临着持续的竞争压力,不过得益于近几年中国产品认可度在海外的大幅提升,为未来我国中重卡出口预留了空间;特别是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储备及积累在国际上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这也为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奠定了基础。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商用车市场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环境治理、以旧换新、排放标准等政策导向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更新,给商用车企业带来很多的增量机会;并且从产品结构来看,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也在向着高端化、高效化、舒适化、高价值化转变,产品的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大马力化迅速上升,这种趋势也将为市场带来一定增量。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测未来3-5年中重卡基本上维持在110万-120万辆之间。”李胜说。

针对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于长信认为这是商用车行业的一针“强心剂”,是行业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一汽解放首先是要找到这些淘汰车型的目标群体,这是一汽解放营销人必须要做的事;第二步是在政府出台政策基础上,一汽解放还要出台自己的政策,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第三要打通用户换购的堵点,对此一汽解放布局比较早,几年前就成立了解放赋界,主要核心就是紧抓二手车业务,把二手车的再制造、再整备、再销售,包括再出口产业链打通,为“以旧换新”方案全面赋能。

针对一汽解放在新能源的布局?

季一志强调,能源的转型在商用车领域是必然趋势,早在2021年一汽解放就发布了“15333”新能源战略规划。未来一汽解放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

一是全面构建多元稳定的新能源的供应链。新能源的技术才刚刚开始,一汽解放会推动、拉动整个产业发展,核心技术进步,包括一些技术标准设立,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同时也会考虑采取必要的资本手段,加快对一些特殊资源的控制和渗透。

二是将持续搭建与政府部门、行业头部央企之间的合作渠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专用车基地布局、上装企业合作、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共同推动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并借助各方资源和平台优势,构建新型政府合作关系,拓展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助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销量。

三是整合垂直资源、构建生态链,始终围绕能源—产业—场景—运营—金融—生态—后市场,真正构建解放新能源垂直方向端到端的生态能力,真正形成一个可以自循环的生态圈,持续在各维度找到突破口和合作点,构建新的联盟体。

四是持续打造满足各场景的专业化产品,通过核心自主总成及系统应用,全面提性能提质量、降重降成本,赋能解放新能源产品持续技术领航。同时,构筑全新平台,拓展长途干线细分市场,发挥极致节能、高可靠、智能化、快速补能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创新商业模式,助力新能源专属平台产品商业成功,成为E时代全球商用车技术引领者、标准制定者、价值创造者。

针对2024年的新品投放及产品竞争力?

王建宇表示,一汽解放在新产品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布局。其中在传统动力方面,一汽解放将重点聚焦大马力、AMT、NG的趋势,加大产品的导入和验证,优化产品组合,打造更大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新能源车方面,一汽解放今年全面切换2.0产品,开发并投放8.5吨行业最轻量的牵引车;在智能车方面,一汽解放今年重点针对港口、矿山、长途专线等潜在的增量市场,开发了4×2港口牵引车、矿山版牵引车,使用场景由矿坑到堆场甚至到电煤厂,实现了整个链条的全面满足;在自主总成方面,一汽解放从传统的动力总成到新能源动力总成全是自主的,并且会继续推出重型换代解放智慧动力域,为用户创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在专属应急装备领域方面,一汽解放根据《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的十大灾害场景,推出应急管理车、除雪车以及露天矿用无人驾驶装备,研发移动补电车等多款车型。

针对一汽解放大力推行组织变革的最新进展?

李胜指出,在一汽解放70年的历史发展中,解放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变革。近几年,一汽解放又不断强化了流程、组织、体系,明确了一汽解放“四位一体”的变革方式。一汽解放把创新和变化作为解放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使得每个员工的血液里面有追求创新、追求变革的思想,一汽解放一直把变革定位为生命工程。

一汽解放聚焦主价值链,开展研发和营销变革。其中在研发方面,一汽解放建立了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体系,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在营销方面,一汽解放建立了三层组织架构,不光要把车卖出去,还要把需求找回来。未来,一汽解放就是大营销、大研发、大制造、大运营“四大”组织和职能部门。

针对当前行业的发展和竞争?

于长信认为,竞争是永远存在的,但是行业一定要良性竞争,一汽解放不打价格战,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解决用户的问题,一汽解放为用户带来的是增值价值,而不是靠价格去拼。针对提升盈利水平,一汽解放今年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后市场成立、组织变革、营销的变革,这些都是围绕一汽解放未来的竞争做的。总而言之市场有竞争,但是一定要是良性竞争。

针对今年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的环境和走势?

于长信判断今年的天然气重卡还将迎来爆发期。他分析,一是国家“双碳”战略;二是供气稳定;三是性价比高。值得一提的是,燃气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汽解放的传统优势市场,近几年经过不断研发和提升,一汽解放的产品给了市场最大的底气,未来一汽解放也会抓住燃气机遇快速上量。

针对一汽解放前期发布的氢气发动机、氨氢发动机等新技术的落地计划?

王建宇表示,氢气发动机、氨氢发动机的点火成功,意味着一汽解放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从技术走向产品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做产品化的落地工作。据透露,氢气发动机将会在今年年终落地;氨氢融合发动机预计将在2026年落地。

针对新质生产力?

李胜表示,解决内卷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用新质生产力去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为此,一汽解放一是在传统产业方面转型升级,据粗略统计一汽解放的分、子公司,以及制造基地和零部件公司都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升级改造,累计投了100多个亿。为什么要做这种新质生产力投资改造?就是要降本增效,向效率效益和质量方面发起进攻。就J7智能工厂而言,一汽解放单班次能节约人员是118人,同时运营效率提升了27%,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11%,质量问题降低50%。

二是在数字化应用创新方面,一汽解放围绕智能制造也构建了工业互联网,即“一张网、三个流、四平台、四融合”。一张网:工业互联网;三个流:订单数据流、产品数据流、制造数据流;四平台:数字化工艺平台、制造运营平台、物流执行平台、智能决策平台;四融合:研发与工艺融合、工艺与制造融合、订单与制造融合、IT与OT融合。

三是在新兴产业储能蓄力方面,一汽解放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做了大量研发投入,一汽解放通过研发应用自动驾驶、AI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领域技术,不断丰富智能化商用车产品矩阵,实现智慧车产品在干线、港口、环卫等场景应用,展现智慧车产品新高度,让交通物流更智慧、更安全。

四是构建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第二曲线”,一汽解放为了围绕“四国九地”构建了研发基地,今年4月份将完成青岛研发基地的构建,并在6月份启用。

针对海外市场的战略规划和布局?

于长信表示,一汽解放当时规划的目标“三年打基础、两年做布局”,经过三年努力,每年的复合增长率是93%左右。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一是在产品布局方面做得比较扎实,产品的转化从第五代转向第六代;二是服务,海外的工作核心在服务,这两年一汽解放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在储备上,国内和国外同步储备,甚至国内的储备量是国外的2倍;另一个是服务先行,一汽解放把国内的很多优质资源、服务商引到国外去,教外国人怎么做一汽解放的服务;三是打通客户跟解放的联系,每个海外市场都有服务中心,一汽解放是唯一一个做到车门上贴着服务中心电话的品牌;四是人才储备,这些年一汽解放的服务人员翻了三倍,他们的成熟是解放海外未来成长的根基;五是网络,一是跟央企的合作网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把国内资源引到国外去。

未来,一汽解放一是要布局海外的投资建厂,在国外成立多个分公司,一方面是提升在当地生产的便利性,更主要的是未来可能很多都是属地化发展;二是布局欧洲,一汽解放在拉美、东南亚甚至在东欧都做了试验,得到了一致性认可,解放甚至比一些欧美品牌做得还好,性价比更高;三是要把解放的产业链、供应商、金融、服务等等都布局到海外去;四是解放国际公司的成立。在于长信看来,未来用5年,国外的销量很可能会超过国内。

针对研发能力和技术持续领先?

王建宇表示,一汽解放有70多年的研发历史,在体系化研发能力构建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积淀:一是以全球化视野做研发能力的布局,目前一汽解放“四国九地”的研发布局已经形成;二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三是要打造高效集成的研发流程体系;四是要加快研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五是加强研发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

针对与华为的合作方式以及未来的具体落地计划?

李胜表示,一汽解放与华为合作已经很多年,不仅仅在自动驾驶里面,也包括在大数据、融合通讯、组织变革、体系变革等方面。去年10月,一汽解放与华为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在AI模型技术创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

针对ESG工作的初衷、成果及规划?

王浩表示,一汽解放作为中国一汽的子公司,承担着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特别是一汽解放作为一家商用车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致力于商用车行业ESG的实践标杆,矢志带动行业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是一汽解放ESG工作的初衷。

在具体实践方面,一汽解放有很多可圈可点的案例,比如对外公益捐赠1205万元,实施环保总投入3871万元,实施节能降本项目189项,投放新能源产品198款,获批绿电指标4639.30万度,污水COD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0.1%,单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9.75%......并且在终端用户方面,一汽解放号召开展“解放爱领航公益活动”和“工会伴您行之暖途活动”,就是更多地关爱司机师傅,用解放的热心、爱心去温暖社会,去帮扶有困难的用户。

未来一汽解放公司将继续秉承“国车长子”的责任,把ESG工作在中国落地,向世界传播。

针对一汽解放如何向“世界一流”快速发展?

任丛林从领导班子、内部机制及文化保障三个层面阐述了一汽解放迈向“世界一流”的决心和信心。

任丛林表示,解放来源于一汽,是央企的上市公司,它有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还有面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责任,集各种责任于一身。作为这样一个团队,某种程度上在选拔领导班子成员时更严格、更优秀。并且在一汽解放的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传承”,经过70年的传承,一汽解放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汽解放新一届班子也达成了共识,要在继承中发扬,沿着既定的方向和道路,把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一本经书念到底。

其次在内部机制方面,“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是一汽解放的目标,是一汽解放的机制保障,依法合规是一汽解放的根本遵循。此外,一汽解放最近正在开展内部的质量运营评价体系,以IT变革基础上推动各个体系要形成“赛马”机制,把华为的以人为本的体制落到机制上。

最后在文化保障层面,去年7月份一汽解放发布了“领航文化”。据悉,一汽解放领航文化秉承了“传承创新、承接集团、契合战略、以人为本、顺应时代、体现特色”六大原则,是在充分论证、举全员之力、集全员之智的基础上形成的,必将为一汽解放持续领航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促使一汽解放良性、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一汽解放实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