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货运司机群体将从中受益

发布日期:2024-02-28· 中国汽车报网 李亚楠 编辑:赵方婷
李亚楠 编辑:赵方婷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以下简称“两指引一指南”),将从事网约配送、运输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这对于货运司机群体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规范新就业形态 保障货车司机权益

此次发布的“两指引一指南”,旨在引导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

其中,在工作时间和休息方面,明确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协商合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达到上限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

在“劳动报酬”方面,提出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平等协商制定劳动报酬规则,明确“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像从事同城货运这行,我们接单大多通过网络货运平台,接单量和收入水平高度依赖工作时长,想要挣得多,就要多接单。此次发布的三个办法在工作时长、最低工资保障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我们的用工特点。这将有利于规范新就业形态市场秩序,为货车司机等群体提供更公平、健康的工作环境,让我们的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一位在北京从事同城货运行业的司机如是说。

建立运价、抽成标准 让司机减负增收

不可否认,“两指引一指南”出台的初衷是好的,不少货车司机也表示,希望好政策能够有落实。但同时,也有从业者担心,休息时间有保障了,收入会大打折扣。

“当下货运行业车多货少,运价持续走低,包括货主、货运平台都存在恶意压价的行为,导致货运司机的收入每况愈下,只能靠多拉快跑挣钱。如果解决不了运价低,以及抽成和会员费过高等问题,利好政策将无法真正惠及一线从业者,行业乱象也无法彻底根除。”货车司机甘师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障货运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为这个群体减负增收是核心要义。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密集部署支持政策,切实改善货车司机从业环境,政府监管部门也接连推出新举措,整顿网络货运平台高抽成乱象,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不过,公路物流行业经营主体众多、流动性强,加之行业新老矛盾交织,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变货运市场混乱无序、恶性竞争、运价低迷的现状。

“因此,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尽快完善新业态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作为指引,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和监管效率,推动货主、物流企业、平台企业、货车司机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链条,切实维护道路货运行业稳定发展。”有物流行业专家表示,具体而言,就是要敦促货运平台企业制定合理的运营规则,设置抽成上限,规范和约束平台利益相关方的经营行为。同时,结合各地情况、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公路运输行业设置“起步价”,通过制定运价下限,保障一线运输从业者、货主和平台都有“肉”吃。这样一来,网络货运乃至整个货运物流行业环境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