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卡车与三菱组建合资公司,商用车行业加快电气化转型步伐
近日,欧盟宣布批准三菱和戴姆勒卡车控股组建合资公司。此次达成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多商机和发展机遇,对于全球商用车市场格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强强联合 实现技术份额双提升
三菱和戴姆勒卡车同为商用车领域的佼佼者,双方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作为全球领先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戴姆勒卡车集团旗下汇聚梅赛德斯-奔驰卡车、福莱纳、西星、扶桑、巴拉特奔驰、戴姆勒客车、托马斯客车和RIZON八大商用车品牌。依托强大的产品矩阵,戴姆勒卡车不仅销量保持较好增长态势,盈利能力也逐年提升,特别是在2021年完成独立上市后,其业绩表现持续向好。
从销量数据上看,2022年,戴姆勒卡车全球销量达52万辆,较上年增长14%;2023年全年销量再次实现同比增长,共交付卡客车超52.6万辆。其中,纯电车型销量达3443辆,同比增长277%。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戴姆勒卡车营业收入509亿欧元,较上年增长28%;2023年前三季度,戴姆勒卡车收入和盈利能力再度提升,基于出色的业绩,其年收入预期拉高到560亿至580亿欧元,业务盈利有望创历史新高。
三菱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日本大型企业,三菱汽车仅仅是其庞大业务版图中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三菱汽车与戴姆勒集团之间颇有渊源。戴姆勒卡车旗下的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其前身曾是三菱汽车的卡客车业务部门,直至2003年才实现独立运营,随后被戴姆勒集团控股。
时隔多年,戴姆勒卡车与三菱再度合作,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开发和生产新一代商用车,并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据了解,三菱将持有该合资公司25%的股份,而戴姆勒卡车将持有剩余股份。
此次合作达成后,戴姆勒卡车和三菱将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共同挖掘商用车市场潜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可靠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共同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双方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共赢发展,在全球商用车市场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在业内专家看来,此次欧盟批准三菱和戴姆勒卡车控股组建合资公司,不仅将深化双方在商用车领域的合作,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还将为欧洲和亚洲市场注入新活力,对全球商用车技术进步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互利共赢 强化全球市场竞争优势
三菱和戴姆勒卡车在商用车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双方携手构建新的合作联盟与战略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无疑是“双赢”的局面,对于双方转型发展、强化竞争优势也大有裨益。当然,三菱和戴姆勒卡车组建合资公司的背后,无疑是双方都有着向电动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表示,放眼全球商用车市场,聚焦零排放、推动产业迈向“碳中和”已成为大势所趋。不过,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不断增多,商用车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和新考验,产业链中的企业还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或许很难突出重围。
“面对‘碳中和’以及‘新四化’趋势,车企之间需要‘抱团’发展。”有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当下,商用车电动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是摆在商用车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车企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形成技术共通,不仅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和业务结构,加快向新技术领域转型,还能与合作方分摊成本、共担风险,进一步提高研发、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竞争力,强化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事实上,独立运营上市后,戴姆勒卡车一直致力于推进更聚焦、更灵活的零排放运输方式,并且已明确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包括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卡车并行发展的技术路线。戴姆勒卡车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杜墨曾表示,到2030年,戴姆勒卡车“运营碳中和”的商用车将占到其在欧盟30国市场总销量的60%;到2039年,戴姆勒卡车在欧洲、日本和北美市场销售的新车全部为“运营碳中和”车型。
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戴姆勒卡车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还积极寻求与战略伙伴的紧密合作。例如,为推进氢燃料技术的发展,戴姆勒卡车与沃尔沃卡车联合成立了燃料电池合资企业,双方在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的研发与销售层面已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为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戴姆勒卡车与北汽福田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在华生产并分销梅赛德斯-奔驰牵引车。在业内人士看来,戴姆勒卡车此次与三菱的联手,无疑是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又一次加码,这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充产品线,巩固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领导地位,并拓展包括日本在内的更多地区市场,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司的长远愿景与目标。
合作能掀起多大浪花?
当前,全球商用车产业正处于从传统内燃机向新能源、智能网联形态转变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重新划分全球市场格局的重要机遇期。对于商用车企业而言,如何有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并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可以预见,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欧洲市场,戴姆勒卡车都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国内重卡市场自主品牌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和需求总量相对稳定,而且近年来本土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得到快速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外资商用车股比限制的逐步放开,现代商用车、斯堪尼亚等外资品牌已经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这使得戴姆勒卡车在中国市场提升市场份额面临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此前在战略规划上出现偏差,导致戴姆勒卡车在欧美市场丢掉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此外,从国际重卡品牌的动态来看,包括斯堪尼亚、沃尔沃、曼恩、达夫、依维柯等在内的卡车制造商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他们的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戴姆勒卡车必须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只有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战略合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全行业势必将迎难而上。对于三菱和戴姆勒卡车而言,在外部合作伙伴的助力下,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研发成本,还能更快地创造价值。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双方合作究竟能够掀起多大浪花,能否重塑市场格局,这些问题的答案还需时间来揭晓。”某重卡企业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