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车着火 牵出产业链难题
近日,停放在三亚市天涯区凤凰村空地处的67辆新能源客车发生火灾。关于此次火灾事故的具体原因,还有待相关部门调查,但大批量的新能源客车为何会被闲置郊外甚至烧毁,新能源客车遭废弃后该如何处置,值得整个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反思。
海南交通广播官微发布的现场视频截图
虚购后遗症显现
在此之前,也曾有大量新能源汽车停放在空地上无人过问,少则数十辆,多则上百辆,本应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客车,为何被闲置荒郊野外?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分析认为,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的出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起到了鼓励和引导作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果,比如“市场之中有坟场”、“纯电动汽车频繁着火”等问题,这与过去补贴金额过高,部分企业为了补贴而虚增购买车辆,却又保管不当密切相关。
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排头兵,新能源客车是受政策倾斜、补贴力度最大的重点领域。在初期阶段,新能源客车可获得的最高补贴金额,甚至能够覆盖车辆的全部成本。然而,真金白银的高额补贴,直接催生了一些为了获取自身利益而钻政策漏洞的企业。
尤其在2015~2016年,为了赶上当时高额财政补贴最后一班车,客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和供应,客车运营商(公交公司、租赁公司和旅游公司等等)也加大采购新能源客车力度,但也造成了大量新能源客车闲置。
公共交通学者王健补充到,利益驱使之下,有小部分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其目的仅是拿到更多补贴,并非是推动公共交通领域车辆的电动化,不仅未能为市场带来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推动新能源客车技术进步,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随着国家补贴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国家监管审查趋严,行业加速优胜劣汰,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纷纷发力产品升级,高技术、高质量新能源客车大量面市,那些制造水平低下的产品因续驶里程短,更换电池成本又太高,且很难在二手车市场流通,只能被迫闲置、报废,甚至被烧毁。
新能源客车废弃后如何处置?
不论是此次三亚68辆新能源客车着火,还是北京蟹岛大批量新能源客车被烧毁事件,或许都是前几年,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政策红利,不顾整体客运市场需求收缩,过度购买车辆所产生的后遗症。如此大规模的火灾事故,也给整个行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了个醒,那就是新能源客车安全监管需强化,对于废弃新能源客车的处置问题,亟需提上议事日程。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2016年9月,国家发布GB /T 3296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国家、政府、企业三级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企业、地方、国家三级新能源汽车平台,确保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安全。根据政策要求,车企应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状态监测平台,监测所有已销售产品的运行状态,并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对接。本地平台应接收车企转发的辖区内公共服务区域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状态、里程和充电能力,以及车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故障的实时信息。国家平台主要通过监督抽查发挥行业监管作用。
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的建成,为新能源汽车信息化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对有效推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截至目前,依然有部分车辆并没有接入监管平台,因此,在关注新能源客车自身产品安全性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各方对新能源客车停放及配套管理的安全监管。
另外,随着新能源车辆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需要被淘汰的老旧车辆也不断增多。对于新能源客车,目前国家没有单独的强制报废规定,加之更换电池的成本和购买新车的成本差不多,早期购买新能源客车的企业或运营公司,大多都面临着处置废弃车辆的压力和矛盾,而这些老旧的新能源车或被报废、或被拍卖,但大部分车辆被停放在成交乡镇的空地,或堆放在荒野,且长期无人处理,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除了需要生存和运营企业妥善处置老旧车辆,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出台和搭建有效处置废弃新能源车辆的政策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