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重卡陆续投放市场 华菱星马能否在新能源市场一马当先
华菱星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近日,华菱星马换电重卡再次获得130辆订单。据悉,这批车辆由同一客户定制,其中30辆新车计划发往西安市场,其余订单正在加紧生产。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9年正式投放市场以来,华菱星马换电重卡销量超过160辆。针对2020年,华菱方面表示,将持续加大在换电重卡领域的投入。那么,随着换电重卡被陆续投放各地市场,华菱星马能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放异彩?新的换电式商业运营模式能否取得良好的示范作用?
■ 华菱星马曾多次陷入困境
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前,华菱星马在传统柴油车市场拼杀多年,有过辉煌,也曾多次陷入困境。
2004年,华菱第一辆重型汽车底盘下线,同年10月,首批70辆华菱重卡销往广东。从此,华菱星马以重型汽车生产企业的身份,开始了在重卡市场的征程。虽然华菱星马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重卡领域的黑马,但囿于重卡市场头部阵营稳固,华菱星马想要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可谓十分困难。
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重卡市场,华菱星马意识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总成的开发能力,企业才能实现新的跨越。“当时,重卡市场产销两旺,发动机、车桥等核心零部件供应紧张。而且当时国内优秀的零部件产品资源不多,多半控制在大型重卡集团内部。对于华菱星马这样的外部客户,采购发动机受限,就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如此一来,严重影响了华菱星马的市场拓展。所以华菱星马才下定决心,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商用车行业资深专家刘维(化名)介绍说。
由于重型柴油机的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大,汉马动力研究项目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也遭受了外界不少质疑。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5年的艰辛历程,华菱星马终于在2012年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汉马动力,分别为9.84升的CM6D18机型和11.81升的CM6D28机型。
汉马动力的成功面世令业内刮目相看,也增强了华菱星马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但同时,华菱星马也因缺乏实力雄厚的“靠山”以及巨额的研发费用摊销,导致业绩一度陷入亏损。尤其是在2015年,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逐渐放缓,国内重卡行业进入萧条期,华菱星马销量不断下滑、经营异常困难,甚至收到了退市风险预警。
“2014年之前,重卡销量连年提升,主要与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华菱星马的优势在于搅拌车等工程类车型上,因此在较好的供需匹配下,华菱星马实现了快速发展。2014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减弱,华菱星马业绩自然出现滑坡,同时在拓展其他业务上也没有明显突破。另外,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华菱星马改革速度不够快,所以很难逆市上涨。”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指出。
据华菱星马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华菱星马全年累计生产和销售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分别为1.13万辆和1.16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0.39%和28.43%;星马专用车上装产品累计销售5085辆,同比下降30.21%。另外,华菱星马在2015年市场份额为2.4%,同比下滑0.1%,利润亏损超过9.4亿元。
面对连续亏损,华菱星马曾先后尝试与安徽安粮秀山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但都无果而终。直至2016年,在安徽省马鞍山政府连续4次“输血”后,华菱星马才扭亏为盈,新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017年得以摘星脱帽。
与此同时,华菱星马也开始从产品研发、配套产业、市场拓展等多方面集中调整,成功构建了自主动力产业链,实现从单一总成(车桥)到“汉马动力黄金组合”(包括汉马发动机、汉马变速器和华菱车桥等核心部件)的跨越式发展。
“这个凭借水泥搅拌车起家的企业并不容易。虽然一度因深耕零部件领域而陷入资金危机,但好在华菱星马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对于华菱星马近年来的发展进程,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表示,经过大量的市场投放,汉马发动机在用户中赢得了口碑,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是华菱星马在国内重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
2019年,华菱星马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其中,搅拌车继续保持行业前列;汉马H9低地板牵引车完成市场导入;汉马H7牵引车销量增长迅速。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重卡行业内,一汽解放已成功借壳上市,潍柴在海外开启大规模并购模式,中国重汽和陕汽之间竞争处于胶着状态,上汽红岩、徐工重卡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华菱星马虽说业绩有所增长,却难逃被边缘化的风险。
在刘维看来,华菱星马未获得更大的突破,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战略出现了问题。具体来看,动力总成等核心零部件耗资巨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菱星马的市场拓展。“事实上,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严峻以及排放标准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应对国六排放标准的产品准备上,华菱星马相对来说还是慢了半拍。”刘维指出,华菱星马对于自主创新研发的坚持难能可贵,但由于战略原因,多次错失拓展市场的最佳时机。
■ 布局新能源 谋变求发展
“谁掌握发动机核心技术,谁就拥有未来。”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对于自主制造发动机的执著和坚持,被大家看在眼里。而在华菱星马2019年中商务大会上,他却透露,2020年以后,不再谈发动机。无疑,对于攻关多年的汉马动力,华菱星马拥有足够的自信。那么,未来不谈发动机还能谈什么?
“新能源汽车。”刘汉如坚定地说。
全球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的国家战略。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调整运输结构;2019年11部委联合印发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利好的背景下,新能源商用车迎来万亿级的广阔市场。
然而,对于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刘汉如保持着理性的判断。他认为,前期由政策补贴培育出来的新能源市场不够成熟。部分过于注重商业模式、产品技术投入不足的企业,会逐步在“断奶”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当补贴退坡、新能源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三电技术相对成熟时,才是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佳时机。2018年,首批40辆汉马H7纯电动重卡交付上海博雷顿公司,正式拉开华菱星马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帷幕。
据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所长牛俊介绍,华菱星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依旧立足于自主研发,其新能源汽车研究所能够独立完成整车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调试、标定,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动力耦合装置的匹配、电器附件的匹配,相关设计计算和仿真分析;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法规进行跟踪、评价和转化。
虽然在重型柴油车领域,华菱星马并没有突出的技术优势,但其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却极具竞争力。在大多数车企攻关纯电动技术路线时,华菱星马却另辟蹊径,采用换电技术路线。2019年,华菱星马换电式重卡开始陆续进入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市场,成为重卡行业独有的风景线。
“船小好调头,正是因为产销量不大,华菱星马才能在产品多样化上有更多尝试。”姚春德表示,从对甲醇、燃料电池、纯电动等产品的研发和布局,以及在换电模式的应用来看,华菱星马似乎没有刻意押宝在某个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多的是想通过多种探索寻求新的突破,并且扩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名度。
■ 推广换电重卡需摸索出合适的商业模式
虽然纯电动重卡市场的发展空间可期,但仍存在运营效率低、购置成本高、电池性能不足、充电时间偏长、充电桩建设缓慢等多种问题。
在刘维看来,采用换电模式推广纯电动重卡,可以直接解决上述困扰。
多位业内专家也认为,在商用车领域,换电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换电重卡适用于煤炭、港口等固定运输专线、支线短倒以及一些封闭性场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
“纯电动重卡载电量大,需要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不但充电时间长,对充电场站建设的要求也高。而换电模式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完成换电作业,更加适合重卡这种高频运营车辆的使用需求。”刘维补充说。
“目前来看,如果在电池技术还未获得革命性突破之前,便应用于长途运输场景,不仅会影响运输效率,还会大幅增加重卡的购买成本。”姚春德认为,与乘用车不同,卡车被视为生产资料,所以用户对于新车的购置成本相对敏感。粗略估算,一辆纯电动重卡的价格比传统柴油车要贵上几倍。所以,中小型物流企业和个体散户几乎不会考虑购买这类车型。
“而换电重卡意味着车电分离,如果用户只需一次性支付或租赁不含电池的车体,把换电作为类似加油的使用成本,从而大幅减少初期投入,这样就可以直击电动重卡价格高昂的痛点。另外,在用户实际应用层面,如果当地油电差价越大,换电重卡的经济性就会越发凸显。”姚春德说。
“一辆纯电动重卡大约50%的成本来自于电池。采用换电模式的电池集中管理,电池在5年后可以回收,梯次利用到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的储能上,不仅可以提高电池的综合使用效率,还能降低电池的整体使用成本。”张本堂表示,如果未来电池可以由换电站供给或者提供电池租赁,这样可以使车辆整体运营成本与常规重卡基本一致。
“所以说,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商业模式,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商用车行业专家赵闯(化名)告诉记者,现在换电重卡只是弥补了充电重卡在运营效率方面的欠缺,并未解决电池制造成本的问题。未来,想要加速换电重卡的推广,需要摸索出合适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看来,想要更好地推广换电重卡,不仅在于电池成本问题的解决,还在于以产品的可靠性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
由于换电重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华菱星马一直进行着深入探索。在换电重卡正式投放一年后,华菱星马携手融合电科与曹妃甸区政府签下三方互助项目。根据这次签约,华菱星马、融和电科将携手在曹妃甸区完成换电重卡的车辆制造中心建设,并同期建设租赁运营中心,构建生产、租赁、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垂直工业链生长模式。
“目前,换电重卡的市场还是过于小众。但对于华菱星马来说,抢先布局换电重卡市场,有利于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疆拓土。至于华菱星马能否因此实现整体的进一步发展,还不好下定论。”崔东树最后说到。
♦华菱星马发展大事记
1970年 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即华菱星马集团前身)成立。
1979年 第一辆散装水泥车问世,第二年开始批量生产。
1986年 成为散装水泥车全国定点生产企业
1994年 马鞍山市建筑材料机械厂更名为马鞍山专用车制造厂
1996年 开发出第一辆混凝土搅拌车
1997年 马鞍山专用车制造厂改制为马鞍山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取得独立法人资格
2003年 星马汽车股票发行上市
2004年 第一辆重型汽车底盘下线,并顺利投放市场
2005年 星马汽车首次走出国门,出口海外市场
2006年 星马汽车首次参加国际最高水平的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
2007年 华菱重型车桥项目奠基
2008年 第二代重卡新品星凯马问世
2011年 星马汽车完成上市重组
2012年 重组整合后,正式更名为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 华菱星马“单班年产5万辆重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2012年底 汉马动力发动机和变速器正式发布
2013年 星凯马研发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4年 汉马系列新车型推向市场
2015年 华菱星马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15年 华菱“节能环保大功率发动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认定为示范型国家国合基地
2016年 汉马动力年产首次突破10000台
2016年 华菱柴油甲醇双燃料重卡面世
2017年 汉马国六发动机项目点火成功
2018年 汉马动力产销突破50000台
2018年 纯电动重卡产品首次投放市场
2019年 华菱星马换电重卡正式投放市场
编辑:孙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