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通免费通行政策实施十年 卡车司机苦盼标准统一

发布日期:2019-07-11· 中国汽车报网 袁孝尚 编辑:赵方婷
袁孝尚 编辑:赵方婷

  绿通车辆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

  但时至今日,绿通车辆判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却困扰着卡车司机群体。

  “大蒜在云南、广西、贵州均算绿通产品,但在其他地方就不确定了。”

  “四川的娃娃菜也是同样的‘命运’,在一些省份不免通行费。”

  “在贵州,甘蔗在秋季可以走绿色通道,其他时间却不行。”

  “还有些地区对绿通产品提出更细致的要求,比如湿皮大蒜减免,干皮大蒜不减免,大蒜必须带苗才能走绿色通道等。”

  ……

  卡车司机反映的这些问题是绿通运输领域的顽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卡车司机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积极性。

  ■各省标准有差异卡车司机很茫然

  绿通运输吸引卡车司机的一点在于走高速可免除通行费,前提是必须要满足绿通标准,但记者调查发现,各地绿通标准不尽相同,甚至与国家标准存在冲突。

  比如说,国家标准规定,超限超载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可参照合法装载车辆,享受“绿色通道”免收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但有的省份却不予执行,只要绿通车辆出现超载现象,就不能免费通行。

  “哪些货物可以走绿色通道,各地标准也不一致。”卡车司机刘宇介绍说,“比如在云南,鲜花是绿通;在内蒙古,草料是绿通,但在别的省份,它们都不能享受免费通行的政策。”

  除此之外,每个地区对车辆载质量、装载容积和车高的要求也不同。据了解,有些地区要求装载鲜活农产品应占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的80%以上,而有些地区则要求70%以上;有些地区要求4轴车核定载质量不能超过40吨,有些地区却是38吨;还有些地区限定车高不得超过4米……种种规定里,但凡一条不符合要求,就无法享受绿通优惠政策。“更令人无奈的是,有些要求是网上查不到的,都是哪位卡友遇到,就赶紧在手机上告诉大家。”卡车司机黄伟感叹道,“这都是用自己的血汗钱给大家提醒啊!”

  即便是按照规定装货,能否顺利“过关”也要凭运气。因为货物是否符合绿通标准,通常需接受检查后才能判定。而检查的方式却是五花八门,时不时会让卡车司机摸不着头脑。

  卡车司机李勇就给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有一次我运西瓜到河南,经过某收费站时,检查人员为了判断车上是否为绿通产品,不仅爬到车顶上检查,还非要把栏板也放下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放下栏板西瓜肯定会掉在地上,这事我与收费站负责人理论了半天都没结果,最后只好给货主打电话让他来处理。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李勇无奈地说。

  ■绿通名目繁多出了问题司机埋单

  由于绿通产品名目较多,各地标准又不统一,卡车司机难免会分辨错误。另外,货主为了谋利,有时会欺骗卡车司机装载原本不属于绿通的货物,卡车司机一旦分辨有误,又没有保留和货主沟通时的证据,出了问题,卡车司机只能自己埋单。

  “我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训。”江西卡车司机何文说道:“我从南昌拉小龙虾到南京,650公里的路程,商定的运费是1600元。运货前,货主明确表示小龙虾属于绿通产品,不会有高速费用。可我到了南京收费站却因小龙虾不属于绿通产品,被收取了300元高速费。事后,我与货主交涉此事,但他拒不认账,我也没有保留任何证据,所以只能自认倒霉。”

  “我也遇到过这样憋屈的事儿。货主跟我说柑橘是绿通产品,可谁曾想到了常德桃源收费站却被告知,当地这种物品叫做枳壳,属于药材,不符合减免条件,只有缴纳通行费才能离开。”河南卡车司机刘腾郁闷地说。

  其实,不仅是货主爱钻空子,也有一些卡车司机抱着侥幸心理,拉着不属于绿通的货物走绿色通道,结果被查出后,不得不支付四倍的通行费用。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卡车司机运送绿通货物时,事前应查询货物是否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或者咨询当地交管部门,如果不属于绿通货物要尽早与货主沟通,并且保留相关证据,以免上路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上述专家看来,全国绿色通道应统一规章制度,合规车辆应快速放行,对于弄虚作假的车主和车辆,通过设立黑名单制度,禁止进入绿通行业。

  ■绿通运输需提高效率

  标准繁杂不一还不是最让绿通从业者头疼的,他们更担心的是行车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从事绿通运输的卡车司机来说更是如此。由于瓜果蔬菜的保鲜期较短,一般货主都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如果在路上稍有延误,货主就会找司机麻烦,并找各种理由克扣运费。因此卡车司机十分关注运输时效。

  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要求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加速普及ETC,建成技术先进、制度完善、服务优质、运行稳定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体系。同时,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JT/T489—2019)公告和修订解读,规定各类货车均按照总轴数、车长和最大允许总质量进行车型分类,取消计重收费,以方便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在公路运输力求提高效率的大背景下,绿通车辆更应该统一标准、提升运输时效,让鲜活农产品更快到达餐桌,减少浪费。

  然而,目前绿通车辆仍然面临着政策障碍和技术普及等问题。首先在政策方面,各省份发布的免费通行鲜活农产品品类和优惠政策不一致。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如何最大限度保障绿通从业者的利益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在实际执行层面,自动检验技术普及范围不广,绿通车辆往往需要停车检查,极大降低了通行效率。据了解,现在很多绿色通道依然需要路政执法人员检查车辆是否合规,这样不仅耗时耗力,还极易引发争执和纠纷,造成车道拥堵。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升级设备来解决。目前,部分检测站和收费站已经安装了具备X射线功能的自动检测系统,利用Ⅲ类X射线透视成像原理,穿透封闭车厢和内部货物,将强弱不同的信号经图像处理后,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工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屏获悉封闭车厢内装载的物品是否符合绿通标准。”业内专家指出,“加速普及自动检测系统,有利于提升绿通运输通行效率,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惠及亿万百姓生活。”

  (本版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编辑:孙伟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