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价格一降再降到底谁之过?
“现在跑车真的越来越难,赚不到钱不说,有时货主还会拿油卡抵扣运费,一趟3000块钱的活,最后跑下来,到手只有一堆打折的油卡。”这是发生在民间卡车团队创建者刘树林身上的事,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他气愤却又无奈地表示,“卡车司机非常不容易,大多数是贷款买车,为了快点还上钱,没日没夜的奔波,落下了一身毛病,可现在运费不断下调,致使我们每个月还得自个往里搭钱,真的感觉十分无助。”
个体货车司机,目前仍然是中国公路运输的主力军,人们的吃穿住行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可以说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运输行业向公司化、集约化发展,散户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不但要为找不到货源而烦恼,不断下跌的运价更让他们苦不堪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运价一降再降?
■车多货少 司机难有话语权
“我1994年开始跟着师傅跑车,那时卡车司机是很能挣钱的职业,整个物流园也就十多辆车,而且去哪儿都是先给钱再送货,在平均收入不到300元的年代,我一个月就能拿到1000多元。”一谈到货运行业,有着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赵师傅就打开了话匣子。
赵师傅是来自河北省的个体运输司机,在回忆最早入行时的情形,他颇为自豪地表示:“当初谁家要有一辆大货车是很值得骄傲的,不仅收入高,社会地位也不低。”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吃了一辈子“司机”饭的老前辈见证了货运行业从最开始的蓬勃发展、暴利期逐渐走向了如今的微利时代。“你看现在路面上的大车,是一辆接着一辆,货运站也是一家挨着一家,这在过去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在赵师傅看来,车多货少是当下运价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散户一般都以挂靠的形式加盟物流公司或者车队。在找货的时候只能自行与货主商谈价格,属于‘单干模式’。同样的货物、同样的路线,车少的时候价格会高一些,反之价格就会下调,总结起来就是,运价的高低与车辆的多少成反比。如今,你可以到各地的物流园区看看,停车场里全都是卡车,这种车多货少的情况,使散户在谈运价时没有任何话语权。”山东卡车司机刘晓明说道。
■治超新政却带来了“不利因素”
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数卡车司机认为货运行业门槛低也是导致运价下降的原因之一。
“行内曾经流传着一句话,‘从小不读书,长大搞运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跑车是一个门槛十分低的职业。”云南卡车司机王海兵表示,且不说驾驶技术,就连开车应该持有的驾照,目前也不是每位货运司机都有。就实际情况来说,开卡车可以说是零门槛。
“的确,只要能把车开起来,就能上路跑运输,这就是目前运输行业的现状。另外,这几年买车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交个几万块钱的首付就可以买到一辆三四十万元的车。”山东卡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以前受困于资金问题,很多老司机只能停留在帮公司开车,真正有车的人并不多。现在,大家纷纷买车创业,从个人角度来说是好事,但市场上货车增多,造成竞争进一步加剧。
不仅如此,2016年的“最严治超令”也给物流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新政中,很多车型的车货总重有所下调,并且在车辆尺寸上也有很大改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本货运行业可以‘多拉快跑’的规则。由于货装得少了,运费也随之降低,很多卡车司机为了弥补这一部分损失铤而走险去超载,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货主给出的运价也越来越低,造成了恶性循环。”王海兵说。
刘晓明表示,“9·21新政”的推出,原本是为了推行标准化装载,保护行车安全,这一点广大卡车司机非常认可。然而在实际推行中,却出现各地执行标准不一、超载盛行等情况,使治超效果大打折扣。同样的市场,标载车规规矩矩拉货,货主会嫌弃拉得少,要价高,转而选择超载车辆。长此以往,守规的运输人连出面谈生意的机会都没有了。
“国家出台的治超政策,目的是能够规范运输市场,从而让运价得到稳步的提升,出发点和政策都很好,但很多地区治超政策落实不到位,现阶段还是存在超载超限车辆交钱就能上路的现象,再加上2017年我国重卡销量突破了110万辆,运力依然供过于求,所以运价有持续下降的趋势。”湖北卡车司机王强指出。
■货车司机之间也会打“价格战”
如果说车多货少和政策影响是导致当前运价下降的外在因素,那么卡车司机之间的“相互争斗”则是其中的内因。
采访过程中,多位卡车司机向记者反映,由于现在每月还车贷压力大,为了维持生计,卡车司机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将运价一降再降。对于货主来说,肯定是谁的运价低就更倾向谁,所以目前来看,卡车司机大打“价格战”是当前运价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
“现在市场行情不好,日常拉货中哪怕运价并不理想,卡车司机也只能被迫接受。”北京卡车司机刘闯坦言,虽然所有运输从业者不愿意接受低价,但是每个人情况不同,你不拉总有别人拉,最后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市场运价进一步下跌。
“如果说拉底价存在恶性竞争,那么回程车则是在扰乱市场。”卡车司机焦玉虎介绍说,有些司机把货物拉到目的地之后,为了避免空驶,会倾向在返程途中捎带一批货回家,对这种返程的司机来说,他们不考虑成本,只要有单就接,反正能赚回油费和过路费就行,但这种行为就苦了身边的同行。“对于回程车而言,我们根本没有与它竞争的优势,他那头有货源等着他去拉,根本无所谓运价,可是我们却要考虑能不能赚到钱。”他说。
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中,一位青海货运司机张天顺前些天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卡车兄弟们,现在运价太低,不能怪货主,更不能怪政府不制定运价机制。事实上,只怪我们自己,为什么低价也要拉?如果不是为了返程不空放,肆意拉回程车,让信息部利用我们竞相压价的心理,市场的整体运价能会低吗?
在张天顺看来,现在左右运价的不是货主,也不是信息部,而是卡车司机本身。在如此艰难的货运市场里,卡车司机如果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恶意抢别人的饭碗,或许运价上涨还是有可能的。
近年来,货运APP不断发展壮大,司机通过手机软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货源信息。“不过,对于很多卡车司机而言,货运APP上的活是没有赚头的。但即便如此,仍然还有不少卡车司机争得头破血流。”张天顺表示,只要卡车司机很长时间等不到活,别说低价,保本都行。事实上,卡车司机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拒绝拉低价活,让市场重新回到正轨,只有抱团取暖才能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
编辑:孙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