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 | 唯捷创芯沈丹阳:掘金车规级5G射频前端芯片新蓝海
2025年4月26日,在“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上,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沈丹阳发表了题为《乘智能网联化东风,唯捷创芯掘金车规级5G射频前端芯片新蓝海》的主题演讲,全面展示了公司在车规级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
唯捷创芯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天津,研发中心设于上海,并在北京、苏州、深圳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国内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专注研发、设计及销售射频功率放大器(PA)、WiFi射频前端模块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路由器及车载通信设备。公司PA设计能力已与国际领先水平齐肩,WiFi产品和接收模组亦在持续进阶。凭借与安卓阵营头部厂商的深度合作,目前4G PA市场份额已超40%,5G产品市场份额达30%,并率先于2023年实现L-PAMiD高集成模组量产。
沈丹阳援引市场数据指出,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539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70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9.52%。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智能化汽车市场,智能座舱规模同期将从739亿元跃升至1030亿元,年复合增速11.7%。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加速,5G技术凭借低时延、高带宽等优势,逐步取代4G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通信方案。凭借智能座舱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头,射频前端芯片迎来新的增量市场,Yole预测,车用射频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9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1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11.6%。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市场,正引领射频前端芯片规模上车。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自主可控的双核驱动,本土射频芯片领域头部企业开始切入汽车赛道。沈丹阳指出,伴随汽车网联功能的不断丰富,尤其是辅助驾驶、智能驾驶能力逐步进阶,对时延、带宽、接入量、网络质量等通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汽车主要基于4G技术进行传输通讯,在部分苛刻的应用环境下,4G技术已无法满足需求,具备更低时延、更高带宽、更广泛接入量、更高网络质量的5G技术则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优选方案。
唯捷创芯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利用多年深耕手机行业的技术底蕴,将业务拓展至车载电子领域。依托与稳懋、台积电、长电科技、甬矽、越亚等头部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唯捷创芯确保产能与工艺稳定性。2022年,公司通过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强化资金与技术投入,并与比亚迪、移远通信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切入车载市场。
沈丹阳表示,随着MTK和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兴起,智能网联域可以与智能座舱域合并,而唯捷创芯可以提供完整的5G cellular射频前端解决方案,针对车规市场痛点,推出5G全系通过AEC-Q100认证的车载射频前端解决方案,涵盖Sub-3G分立PA 、Sub-6G LPAMiF、Sub-3G LPAMiD、LFEM、LNA。同时等模组中的PA,Sub-3G分立PA,以及Sub-3G LPAMiD、PMIC、LNA、SW、Tuner、LFEM、LDiFEM等器件也正在认证过程中,可满足车载场景多样化需求。其车规级芯片均以“VCA”开头,便于客户选型,且所有VCA芯片经受严格第三方AEC-Q100认证测试,于IATF16949认证生产线上封测,公司承诺提供宽温域(-40℃~8105℃)、超长生命周期(≥12年)及PPAP文档支持,满足车规级严苛要求。
目前唯捷创芯VCA系列车规芯片已在MT2735平台量产,2024年进一步扩展至MT8678/75智能座舱平台。
公司承诺提供宽温域(-40℃~105℃)、超长生命周期(≥12年)及PPAP文档支持,满足车规级严苛要求。
此外,唯捷创芯还将手机领域广泛应用的Phase 5N方案成功移植至射频通讯解决方案,推出Phase5N+N77/79 2T4R等灵活度极高的芯片组合,能够依据不同应用及成本需求灵活搭配。
成立十余年以来,唯捷创芯基于自主设计平台,已实现近百款产品的迭代,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组织和人才梯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诀窍。沈丹阳强调,唯捷创芯的研发活动不仅投入于前沿技术探索、核心技术的研究、芯片裸片/模组版图的设计,还投入于产品质量一致性、封装方案设计、自主测试工具及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等环节。
沈丹阳表示,唯捷创芯将持续深耕车规级射频前端芯片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助力汽车智能化升级。他强调,在汽车半导体赛道上,唯捷创芯将持续发力,以高灵活、高性能、高性价比的车规级5G射频前端芯片解决方案,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公司将以“质量优先、客户为本”的理念,与车企及Tier 1供应商建立长期信任,共同掘金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