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亮相上海车展 诠释本土战略“中国速度”

发布日期:2025-04-27· 中国汽车报网 编辑:王琨
编辑:王琨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开幕。马勒携其在电气化、热管理、高效清洁内燃机领域的产品和创新成果亮相。

马勒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兼CEO Arnd Franz在现场表示:“马勒扎根中国已近30年。我们始终坚定推进本土化战略,不仅要让中国实现‘自给自足’,更要凭借在中国磨练出来的敏捷和效率,带动整个集团更快发展。”

此次马勒展台最受关注的展品当属独占一个小舞台的仿生轴流鼓风机。此前的2023年马勒推出首款仿生产品,流道设计借鉴了自然界生物的“珊瑚”电池冷却板,提升10%冷却性能的同时还可节约15%的材料;2024年“猫头鹰”风扇面世,借鉴了飞行最安静的鸟类之一——猫头鹰的羽翼结构,在让噪音减半、减重10%的同时提升了10%的效率。2025年,马勒将最新研发成果——受企鹅流线型鳍状肢启发的仿生轴流鼓风机的全球首秀放在中国上海,足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得益于此创新设计,这款“企鹅”鼓风机相比同类产品噪音降低4分贝(dB),相当于降噪60%;同时,优化设计减少了电机所需的能量,从而使效率提高了约15%;紧凑的造型和位于蒸发器前端的安装方式专为狭小空间设计,尤其适合电动车的车体结构。

Arnd Franz向《中国汽车报》记者透露,该产品有望1~2年内在中国率先量产。

即将在2026年批产的带热气旁通和补气增焓功能的双轨热管理集成模块同样引起观众浓厚兴趣。这款热管理集成模块既适用于现行R134a制冷剂,也可用于R290系统,能够更好地帮助主机厂实现向R290替代的顺利过渡。R290(丙烷)作为天然工质,环保性突出;其高气化潜热和低分子量可减少充注量,提升能效,且成本低廉,适配新能源汽车需求。马勒拥有完整的R290系统和包括空调模块、冷却模块和热管理集成模块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并已完成整车验证。

此外,马勒中国团队根据ASPICE标准开发的800V/11KW碳化硅双向三合一车载充电机集成了3.5KW DC/DC转换器和电源分配单元,采用一体化设计和单一冷却概念,支持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即将在2025年中进入量产。其中DC/DC转换器作为独立零部件同样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近期刚获得一家豪华品牌汽车制造商价值2亿欧元的合同,将于2028年为其纯电车型开启交付。同样即将在今年进入量产的是南京和营口工厂的氢发动机动力单元,客户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德国发动机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马勒95%以上展品已经在中国国产化或已具备国产能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本地研发团队开发或进行本土化改良设计。马勒中国区总裁沈梁玉表示:“这表明我们致力于将马勒集团的专家经验和技术能力真正实现本地化,以前沿的技术和‘中国速度’来满足国内客户需求。”

Franz强调,中国不但在规模上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经领先世界。要想让新技术快速落地,中国市场是不二之选。马勒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与中国企业紧密合作。马勒要尽可能贴近客户,做到快速响应,并利用全球资源与网络为中国企业“出海”计划提供支持。马勒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不但服务于中国市场,还要服务于全球市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