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车株洲所 感受新能源汽车 “心脏” 的强劲脉动

发布日期:2025-04-22·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李亚楠 编辑:李沛洋
记者:李亚楠 编辑:李沛洋

不到20秒的时间能做什么?湖南株洲中车零碳产业园的新能源电驱车间给出答案:每17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绿色心脏”在此下线。机械臂挥舞间,智能制造之美跃然眼前,这正是中车株洲所追高逐新向绿的生动注脚。

在近日举办的“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媒体开放日,《中国汽车报》记者深入探访中车株洲所绿色科技前沿阵地,切身感受其竞速新能源汽车赛道所迸发的澎湃动能。

打造新能源汽车电驱新名片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步入中车电驱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行标语。总书记作出的这一重要指示,为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其取得的一个个里程碑式突破,彰显着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坚实步伐。这背后是日益成熟的产业链体系,而电驱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堪称新能源汽车“心脏”,它的每一次技术迭代,不仅驱动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跃升,更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战略支点。

敏锐捕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风口,中车株洲所果敢的走出了舒适区,早于2002年成立新能源汽车电驱项目组,将在轨道交通产业积累的先进技术向新能源产业延伸。2014年,中车时代电气汽车事业部成立,由此开启了新能源乘用车电驱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历经十余年发展,这颗萌发自中车株洲所“科技树”上怀揣汽车强国使命的种子,已成长为行业头部。据了解,依托中国中车、中车株洲所的多元产业格局,中车电驱逐步构建了从关键器件、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以湖南株洲为核心,无锡、长春、柳州、印尼等国内外多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1+N”产业布局,拥有超过百万套电驱系统及部件生产能力,能够就近配套和服务客户,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

在市场拓展方面,中车电驱同样成绩斐然。2024年,其累计销售产品超80万台,复合增长率跑赢行业大势,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独立供应商第三。如今,每天有50余款、超180万辆搭载中车电驱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奔跑,全部产品上车里程累计超400亿公里。

紧握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换道超车,无不印证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能够开辟出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车株洲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长和进击之路,正是这一逻辑的鲜活范例,其坚持“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踩准产业风口、前瞻布局落子,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赢得主动先机,而持续强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则是其登高攀新的核心引擎。

据介绍,中车电驱深度融合高铁自主创新成功经验,形成“预研一代、研制一代、应用一代”的研发节奏,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电驱技术和产品的迭代更新。近十年来,依托中车株洲所在轨道交通领域60余年厚积的“算法、器件、材料”三大根技术,中车电驱持续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投入,累计投入超25亿元,构建了电力电子与机械深度集成、自主核心器件及其应用、多功能多模式融合先进算法、基于材料极限和均衡热管理的轻量化、先进工艺等五大关键技术,形成了1000余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十多项省部级奖项,先后经历四次产品迭代,其第五代电驱全新产品也将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重磅发布。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竞争格局正全面重塑,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需要突破常规,推动原始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中车电驱作为汽车电驱领域做得最好的央企,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紧抓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快底层基础技术原始创新,加大部件产品协同创新和系统产品集成创新。

当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仅需要适度超前布局新技术,更需要重塑生产方式,以智能制造能力作为支撑。随着中车零碳产业园的全面启用,中车电驱将形成每年超200万台套电驱系统及部件产品交付能力,有力支撑中车乘用车电驱产业向行业顶尖地位迈进。

当“绿色心脏”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迸发出更强劲的律动,中国汽车强国的梦想,正沿着中车株洲所深耕新能源电驱领域的创新脉络拔节生长,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澎湃出时代强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