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悄悄启动电池研发,“瞒天过海”还是被逼无奈?

发布日期:2025-04-2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在全球汽车行业市场竞争“热战”加剧的情况下,一些车企的研发也开始悄悄“跨界”了。

近日,韩国汽车巨头现代汽车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开发自己品牌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面对电动汽车行业电池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实,现代汽车无论是从技术竞争还是市场利益等方面考虑,都要抢入这一赛道。现代汽车表示,目标是构建一个集成系统,以加强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发展及市场竞争力。

现代成立“特别小组”

据韩国当地媒体报道,现代汽车精心组织了一批由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旨在加速其内部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进程,力图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客观而言,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来看,汽车企业选择自研自产动力电池具有显著的多重优势。“在软件集成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电池与汽车软件系统的深度融合,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西北工业大学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冬生认为,同时,在成本控制上,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精湛的制造工艺。目前,现代汽车集团之所以决定开发并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电芯,主要是出于对在电池领域竞争中可能落后的担忧。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技术成为了各大汽车制造商竞争的关键领域。但是,面对媒体报道,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并未立即做出回应。舆论认为,这或许反映出企业对于这一敏感话题的谨慎态度,也可能是因为相关的研发工作仍处于保密阶段。

事实上,现代汽车原本就有一个内部电池技术团队。但该团队的主要职责是在公司与电池供应商LG能源、SK On公司等电池供应商之间充当桥梁,负责将这些供应商提供的电池集成到现代、起亚和捷尼赛思等品牌的车型中。尽管这些工作仍将继续进行,但现代汽车显然已经深刻意识到,仅仅依赖外部供应商的电池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其在电动化加速的市场竞争中的需求,因此加大对自研电池技术的投资已经势在必行。

自研背后有何缘由

其实,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加速迈进的浪潮中,现代汽车的标签一直是“变革者”之一。早在2022年,现代汽车就重磅发布“2030中长期战略”,这一战略极具前瞻性与野心。现代汽车明确表示,未来9年将投入95.5万亿韩元(约合710亿美元)加速电动化。按照规划,到2030年,现代汽车的电动车销量目标直指187万辆,全球市场占有率锁定7%。这意味着现代汽车必须在短短数年内,大幅提升其在电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从一个相对的追随者迅速成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从如今的全球市场大势看,电动汽车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消费者对环保、节能汽车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汽车的电动化战略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是现代汽车顺应电动化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之举。”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谈到,这将有助于现代汽车摆脱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提升品牌形象,加速从传统车企向“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商”的华丽转身。

在现代汽车的电动化转型蓝图中,动力电池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堪称这场转型之战的关键。在电动车成本构成中,动力电池占比高达40%,这一惊人的比例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它不仅直接决定了电动车的成本高低,还对车辆的续驶里程、性能表现、安全性能等关键指标有着决定性影响。

自研模式引发关注

其实,现代汽车并非全球汽车行业中首个开展自研电池的车企。此前,特斯拉已经开始在自己的电池工厂生产4680大圆柱电池电芯,并将其应用于特斯拉Cybertruck和Model Y等车型中。尽管松下电池仍然是特斯拉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但特斯拉在自研电池技术方面的投入,无疑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丰田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头之一,也在动力电池自研方面积极布局。丰田汽车不仅已在日本本土生产动力电池,还投资140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设了一座动力电池工厂。这座工厂将专门为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生产动力电池,这进一步提升了丰田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车企自研动力电池更容易与车型适配。”于冬生表示,除了节约成本等因素,车企还可以持续推进如全固态电池这样的前沿技术的演进,还能减少供应链风险,提高车企新产品的开发、上市效率。

的确,车企自研动力电池,还能化解一些潜在的市场风险。而且,现代汽车此前已经通过参股澳大利亚锂矿企业,加强了对上游锂资源的掌控。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现代汽车的参股行为使其能够在锂矿开采、生产等环节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确保了锂资源的稳定供应。同时,现代汽车还加大了对锂回收技术的研发投入,致力于提高锂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通过研发先进的锂回收技术,现代汽车能够从废旧电池中高效地提取锂等有价金属,实现锂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不仅降低了对外部锂资源的依赖,还减少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现代汽车的动力电池研发,本质上是一场关乎电动化转型的技术突围战。”林森认为,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车企通过“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不仅可以借此突破技术壁垒,更可以由此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分配体系。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渐显现,为车企转型增添新的动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