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注入金融活水 耐心资本滴灌汽车产业全链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包括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还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这让包括汽车在内的产业界感到欢欣鼓舞、信心倍增。政府投资基金是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基金设立、募资、运行、退出全流程提出了7方面25条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强调“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明确基金定位”,以及“政府投资基金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还明确提出“产业投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重点投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指导意见》出台前后,各地方就已有不少政府投资基金聚焦汽车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记者就此进行了粗略的梳理,一窥各地方以政府投资基金培育汽车业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信心。
浙江省
今年2月18日,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在杭州正式成立。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70亿元,是“4+1”专项基金群落地的第17支基金,也是规模最大、期限最长的一支产业集群基金,还是首支由杭州市国资主导的产业集群基金。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由杭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旗下“国舜投资”负责管理,并与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属“金投鼎新”联合管理,采用“直投+子基金”的模式,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涵盖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等上下游产业链环节,以及与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方向的交叉领域。2021年,杭州就通过创新基金出资10亿元与钱塘区组建专项子基金,专门支持零跑科技的发展。此外,浙江省产业基金还投资布局吉利智马达、敏华汽车、华朔科技等38个项目,协同招引国鸿氢能、斯年智驾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要紧扣“骨干企业、关键赛道、重大项目”等投资方向,立足杭州、辐射全省,聚焦智能驾驶、车规级芯片、固态电池等关键赛道,全力支持保障骨干企业发展、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更多“杭州六小龙”级别的明星企业。
2024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0万辆,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5%,已成为浙江省第5个产值破万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江苏省
今年2月12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集中签约,共22支、规模408亿元,包括规模20亿元的苏州新型能源及智能座驾产业专项母基金,以及江苏多个城市的先进制造、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专项母基金。
2024年6月,江苏省举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运行暨首批产业专项基金组建发布会。据介绍,江苏省级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与设区市、省属企业合作设立3类产业专项基金,分别为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产业专项基金还将进一步吸引产业资本、社会资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以及外资,设立一系列产业子基金,构成3层架构。首批产业专项基金14支、506亿元,其中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10支、466亿元,未来产业天使基金4支、40亿元。例如,江苏省级母基金联合常州市组建江苏省新能源(常州)产业专项母基金,总规模50亿元,由省市两级母基金共同出资设立并共同管理,旨在通过省市联动,形成纵向合力,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光伏技术、氢能、新型储能等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布局,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领跑新能源细分领域、掌握新能源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广东省
今年2月28日,大亚湾区粤科产业母基金项目投资签约暨招商对接会举行。此次签约项目与子基金合计规模超20亿元,涵盖汽车、高端制造、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形成“乘数效应”,打造“基金+园区+产业”生态闭环。
2024年6月,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宣布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备案规模15亿元,由深圳市引导基金、深投控、深圳坪山引导基金、深汕引导基金、宝安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汇通金控、深圳市龙岗区引导基金、深圳市深投控基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其中国资占主导,将100%围绕可导入到深圳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全产业链进行投资。这是深圳市首支正式备案用以支持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子基金,同时也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参投的首支“20+8”产业基金。
2023年10月,广州产投新能源专项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新能源专项母基金”)成立,基金出资额为100亿元,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储能、氢能应用、智能电网及充换电、碳处理以及能源数字化等重点领域产业链。2024年10月,新能源专项母基金联合广汽资本、中银资产完成对孔辉科技的投资,并引进其在广州黄埔区设立生产基地。
湖北省
2023年10月,湖北省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基金设立,该基金目标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由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武汉创新投资集团、江夏科投集团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等城市出资平台联合发起设立;重点投向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智慧物流等领域,按照“子基金+项目直投”方式,发挥基金杠杆效应,以投资引领产业落地和聚集,推动武汉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与经济体量全面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长江车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将作为省级专注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母基金,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方向,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基金群。长江产业集团联合武汉市、武汉经开区及国内整车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湖北长江车谷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下设围绕整车企业产业链投资的子基金、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专项基金等,汇聚国内主流车企资源,助力“中国车谷”建设,进一步夯实湖北省汽车产业领先地位。2023年3月,总规模500亿元的车谷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以“产业+资本”为核心,打造“产业投资、科创孵化、资产经营、园区开发”四位一体国有资本产业投资平台,采取“母基金+重大项目直投+专项基金”等方式,招引、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龙头企业、有技术有市场的高成长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布局、投资中国车谷。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建立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投资服务体系,培育了4家“独角兽”企业,有力推动武汉经开区产业创新。
北京市
今年2月10日,北京经开区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产业升级基金”)二期完成注册设立。据了解,产业升级基金二期由北京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政府引导基金”)二期出资,总规模为40.01亿元,由北京亦庄国际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将对经开区内重点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截至目前,产业升级基金一期已完成决策35个项目,决策金额47.76亿元,已实际对24个项目出资34.698亿元,对芯驰半导体、辉羲智能、鉴智科技、银河航天、小马智行等项目进行了投资。
同在2月,北京顺义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额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2024年12月,北京顺义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发布,规划总规模20亿元,首期10亿元,由北汽产投和顺义区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北京工顺投资共同管理。北京顺义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与北汽集团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共同设立北京顺义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将助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产业招引,精准聚焦落地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的零部件企业,锚定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推动顺义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
2024年11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方案》、《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组建方案》等要求,公开征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第二批)子基金管理机构。
2023年4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在芜湖启动运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总规模180亿元,采取母子基金架构,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包含整车制造、零部件、材料、设备制造、汽车服务等领域及上下游产业链。其中,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母基金管理机构,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子基金管理机构。该主题基金落地芜湖,将强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首位产业定位,加快构筑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生态。芜湖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坚持“首位产业、首位支持、首位推进”,为安徽加快打造世界级的万亿汽车产业集群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芜湖汽车总销量达262.28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8.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8.63万辆,同比增长232.7%;出口量115.2万辆,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9.5%。总部位于芜湖的奇瑞集团2024年带动全市汽车产业实现营收5840亿元,同比增长31.4%,相当于每天创造16亿元产值。同期,在关键零部件领域,芜湖实现重要突破:动力电池年产量30.54GWh,驱动电机16.74万台,电控系统1727.75万台,本土配套率达69.25%。
重庆市
今年3月2日,千里科技发布公告,将与重庆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吉利、重庆迈驰、路特斯等合作方共同签署《车BU投资框架协议》,快速介入智能驾驶领域。
2023年,重庆两江新区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总额200亿元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由两江产业集团、两江投资集团作为母基金主要发起人,两江基金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母基金总规模200亿元,投资采取“母基金+重大项目直投+专项基金”等方式,力求撬动400亿元社会资本,汇集形成总规模6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将围绕两江新区“汽车产业集群龙头引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圈强链、科技创新企业集结登峰、企业上市扬帆行动”4大计划,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区重点发展产业,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瞄准行业龙头企业、有技术有市场的高成长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
2022年,重庆市组建市产业投资基金,统筹整合各方资金资源,目标规模400亿元,基金来源主要为财政安排、存量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出资及基金收益等。该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形式市场化运作,采取直接投资、特定项目基金、专项子基金、跟投基金等方式,根据相关信息,子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或主投专精特新企业。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重点关注汽车整车、汽车电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电机控制器(MCU)、整车控制器(VCU)、车载芯片、智能座舱、智能终端系统、汽车软件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或系统开发企业。
上海市
今年1月,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投资策略。作为上海市政府设立的投资母基金,该基金将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成为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孵化前沿科技的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
2024年8月,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总规模1000亿元,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其中,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规模为225亿元,落地徐汇区,人工智能母基金重点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通过子基金投资、直投、生态运营等运作方式,发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产业培育、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
另外,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的子公司——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完成了增资,注册资本由11.3亿元增至50亿元,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信息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大幅增加。
202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社会资本、园区平台、国有资本等参与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系列产业投资基金,助力上海高质量招商。该项政策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3大先导产业,以及智能终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元宇宙4个新赛道产业,集成电路领域将聚焦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关键环节招商,人工智能领域将加快招引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项目,加快优质项目落地;还将引进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等项目。
(省市排列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