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演讲实录 | 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唐保军:加特兰生态链的质量建设与实践
2025年2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唐保军就品质领航生态伙伴案例做了经验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生态链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唐保军,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加特兰生态链的质量建设与实践。
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自2014年创立以来,加特兰始终站在CMOS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与设计领域的前沿,目前公司拥有 400名员工,已申请专利数超过550件,并且与全球超30家OEM展开合作,累计出货量达1300万片。我们的产品主要聚焦于汽车雷达生态,目前旗下拥有Alps、Andes、Kunlun三大平台,这些平台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领域,涵盖前后雷达、门雷达、角雷达以及舱内雷达等。
在全生态链建设进程中,加特兰重点关注五个关键方向。其一为品牌化。作为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的领军企业,客户满意度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指标,也是维护我们品牌质量的关键。同时,过去几年里,加特兰始终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绿色化发展方面持续发力,近期取得一些可喜成就。当前,质量价值化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致力于将质量打造成产品价值的核心部分,聚焦于前置质量把控、零缺陷方法论以及高可靠性要求,全力推动质量价值化的实现。当然,质量价值化的达成,高度依赖于标准化建设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赋能。
接下来,我着重为大家深度介绍质量价值化部分。我们先来了解加特兰产品的生产流程,即当收到客户需求后,加特兰首先开展设计工作,随后进行验证,再交由供应商进行生产,最终将合格产品交付给客户。在这个过程中,产品价值呈飞速增长态势。有数据表明,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越晚,所产生的成本越高,而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却恰恰相反,早期质量问题对成本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是质量前置更具性价比。
那么,加特兰如何实现质量前置呢?加特兰推行基于知识的质量前置策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策略,我们引入“浴盆曲线”。“浴盆曲线”是将产品随时间变化的失效率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损耗失效。在产品投入使用初期,失效率相对较高,随后迅速下降,进入失效率相对平稳的偶然失效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退化机理的作用,失效率又开始上升。从价值化的角度出发,我们期望在这三个阶段全面降低失效率。加特兰从以下框架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深知质量的上限取决于全面的研发能力,这也是加特兰目前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4%,博士比例达到65%的原因,同时我们选择与世界顶级供应商合作,这为我们的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我们认为标准和体系是守护质量下限的基石,加特兰持续关注零缺陷方法论的演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针对车规要求,我们在三个失效阶段分别采取特殊的质量管控措施,即在早期失效阶段,增加测试筛选方式,降低早期失效和零公里问题在汽车应用中的发生概率;在偶然失效阶段,通过改善和细化制程控制,降低偶然失效率;在损耗失效阶段,基于大量的可靠性验证以及对失效机理的深入理解,减缓失效率上升拐点的出现,降低失效率增加的速度,有效降低损耗失效期的失效率。在追求零缺陷的道路上,加特兰在设计、验证、量产等各个环节设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指标、要求和系统工程,力求不断减少缺陷数量,最终实现零缺陷的目标。前面提到标准化是保障质量的基石,在过去几年,加特兰深度投入质量体系建设和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加特兰已成功获得质量体系管理认证、功能安全认证、网络安全认证、信息安全认证以及相应的产品认证。
下面,我想特别为大家介绍加特兰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加特兰构建了供应商管理平台CSM(Calterah Supply-Chain Management System),该平台由三个子平台协同支持。其中,BMS(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主要负责准确传递客户端信息与生产信息;TMS(Testing Data Management System) 负责通过系统管理测试数据,确保向客户交付合格产品;PMS(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则用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数据,精准把控生产过程质量。通过这三个平台的协同运作,我们成功构建了加特兰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同时,我们整合所有相关IT数字信息,打造了加特兰质量看板,通过看板实时跟踪质量表现,及时做出相应改善,加快响应速度,提升产品质量。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加特兰如何实现质量前置,并利用数字化达成质量价值化,我给大家举个实际案例。加特兰有一款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芯片与PCB机板合封,然后经过测试、包装、发货运输至客户手中,才算完成整个流程。而PCB板的最终测试结果,需要70 天后才能知晓。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思考能否更快获取结果,加特兰是怎么做的呢?通过PMS信息,我们发现PCB板的特殊特性参数与noise figure测试项存在一定线性相关性,类似这样具有相关性的参数还有很多。我们将这些信息整合到CSM系统中,虽然二级供应商认为PCB板的特殊参数都在合格区间内,但经过耦合分析发现,这些参数组合可能导致最终测试失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提前70天预测这批产品的良率。这不仅降低了全生态链的损失,直接减少了产品的不良成本,避免了二级供应商不必要的赔付,还能根据良率预测提前备货,按时交付产品,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这个案例完整展示了加特兰如何运用知识引导,借助数字化实现质量价值化。
最后,作为一个加特兰的质量人,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阐述加特兰的使命与愿景,我们始终坚信质量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性,同时认为科技是推动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生态链知识的融合运用,我们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交付令客户满意的产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