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演讲实录 | 德国蓓睿适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王璐:国内供应链企业如何与欧洲车企高效协同

发布日期:2025-02-28·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姚会法 整理 编辑:李沛洋
记者:姚会法 整理 编辑:李沛洋

2025年2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德国蓓睿适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王璐发表了“国内供应链企业如何与欧洲车企高效协同”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演讲实录: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罗盘,而全球化则是供应链进化的催化剂。面对欧洲市场的技术壁垒与文化差异,中国供应商如何破壁突围?

中国供应商大有可为

王璐表示,宏观视角来看,目前中国供应商虽未形成全球最大规模体量,但其发展速度却最为迅猛。据统计,从2019-2023年中国供应商的收入增长是12%,大概是美国供应商的2倍,德国供应商的3倍。

究其原因,王璐分析,美国和德国供应商主要专注于传统的零部件领域,如燃油机部件、内饰和外饰等,而中国供应商则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认为近几年欧洲主机厂都会来主动对接中国供应商,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智能座舱领域和电驱动系统领域,欧洲主机厂完全认同中国供应商是全球一流的。”王璐说。

然而,王璐也提醒,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内卷”已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欧洲车企正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的途径,这将为中国供应商带来新的业务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做好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具体来看,与欧洲主机厂合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据王璐分析,高效沟通至关重要。需要把握两大核心:其一,在前期商业接触与谈判阶段,供应商应全面理解主机厂的产品规划路线图及供应商准入标准包括采购流程和治理机制等;二是供应商应注意,在进入产品开发、批量生产和售后服务阶段时,欧洲主机厂倾向于深度介入供应商全流程管理,包括物流管控、质量体系、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并通过项目驻场机制实现全周期对接。

对于中国供应商而言,王璐特别强调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构建符合欧洲主机厂要求的体系,其中从标准到治理的全方位要求。欧洲主机厂寻求的是战略合作伙伴而非简单供应商,这种合作定位对体系成熟度提出更高要求。具体而言需着重建设三大支柱:

1. 标准体系建设

涵盖行业技术标准、管理方法论及全流程可视化体系。供应商需将欧洲VDA、IATF等系列标准内化为企业管理制度,并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流程全景的可视化管理。

2. 项目化组织架构

欧洲主机厂推行模块化项目管理模式,要求供应商同步组建具备行业经验的专业团队。团队成员需同时具备技术理解力与汽车产业知识,确保实现无缝协同。

3. 治理机制优化

作为体系健康度的核心指标,治理机制尤其重要,其中包含三大部分:标准化报告体系、关键绩效节点(KPIs)交付机制、问题升级处理流程。王璐特别指出,欧洲合作伙伴不仅关注结果交付,更强调过程透明化,要求供应商提供全周期的过程数据及合规证明。

为破壁突围提供了新思路

王璐指出,与欧洲主机厂合作的本质是与其技术演进周期同频共振。针对欧洲市场特有的价值取向,中国供应商在与欧洲车企对接前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供应商需要了解欧洲主机厂的产品路线图,深度解析合作方2年、5年等长期规划,以确保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

第%1, 理解除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服务外,供应链稳定对欧洲主机厂来说更为重要。

第%1, 对欧洲主机厂的采购流程有一定的认知。相较而言,欧洲主机厂的采购流程时间比较长,介入的团队和人员也较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璐提出中国供应商可聘请外资或合资专家,利用其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其对于流程的熟练掌握促进与欧洲主机厂的合作。此外,中国供应商还需加强内部培训,形成标准化观念,并搭建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涵盖所有流程、方法论以及升级和汇报机制。

全球化是中国汽车及供应链企业的关键议题。围绕国内供应链企业如何与欧洲车企高效协同这一主题,王璐详细分析了中国供应商的发展特点、与欧洲主机厂合作的业务机会与风险,以及合作过程中的沟通挑战与应对策略,为中国供应链在欧洲市场破壁突围提供了新思路。

“我相信在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我们进入欧洲市场就会顺利很多。”王璐最后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