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演讲实录 | 能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谢戎彬:汽车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2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谢戎彬就汽车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汽车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中国汽车报》社,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企业领袖,以及长期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四化”浪潮不仅重塑了汽车产品的形态,更深刻重构了产业链的底层逻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正处于这一变革的核心。
可以看到,动力电池、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洞察力,为汽车供应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传统供应链企业也在积极拥抱变革,加速转型升级,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与此同时,供应链也面临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战白热化,原材料成本波动、地缘政治风险、技术迭代压力等严峻考验。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路线的更迭,也是供应链生态的重构:过去的线性链条正在向“网状协同生态”转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的比拼,升级为生态协同能力的较量。
面对复杂局势,如何破局?答案在于三个关键词:协同、绿色、全球化。
协同共赢是供应链升级的核心路径。汽车供应链涵盖众多企业,任何环节的“孤岛”都会导致整体效率的损失。当前,信息壁垒、利益博弈、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是阻碍协同的“顽疾”。我们呼吁企业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合作,减少资源错配,建立联合攻关机制,推动共性技术突破;构建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避免短视的零和博弈,共同抵御市场波动。
绿色发展是供应链转型的必然选择。“双碳”目标下,汽车产业肩负着减碳重任。供应链各环节应加大环保投入,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实现资源地再利用和再循环,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布局是供应链拓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汽车供应链已跨越国界,形成全球网络。企业应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供应链企业需以“全球化思维”应对挑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伙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本次大会的举办,正是为了凝聚行业智慧,探索破局之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将启动“全球汽车供应链生态伙伴盛典”与“第六届中国源动力盛典”。这两大活动历经多年沉淀,已成为行业标杆。今年,我们进一步升级评选维度,不仅关注企业的规模与利润,更看重其技术引领性、生态贡献度与社会责任感。我们希望通过树立榜样,激励更多企业积极拥抱变革,共同推动汽车供应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各位同仁,汽车供应链的变革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面向2025,乃至更远的2030年,我们需要以更大的格局谋划未来。站在产业变革的潮头,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让我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汽车供应链新生态的壮丽篇章。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