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功能转换要提速

发布日期:2024-10-12·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陈伟
记者:赵建国 编辑:陈伟

近日,在湖南湘江新区,一辆辆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行驶在公路上,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新奇的体验。
  如今,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链也发生巨变,既在逐渐改变着全社会的出行形态,也为汽车产业增添更多动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中,部分传统产业链的动能转换尚未完成,产业链功能转换上仍然需要提速。“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替代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驱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这正是汽车产业链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所言,道出了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提速的核心主旨。
  夯实产业链基础 打造跨国零部件巨头
  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涉及到诸多方面。“从汽车设计研发、智能化配置到软件定义汽车等诸多方面,都是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的重要内涵。”北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曾文翔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其中,在汽车设计研发的智能化与电动化协同发展方面,以往有不少观点认为电动汽车结构简单,但智能电动汽车融合了电子、通信、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及大模型、软件系统等多领域的先进技术,而且要将各个领域的技术在汽车上实现良好协同,其实并不容易。由此来看,智能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车技术更为复杂,更高端、要求更精细。而且,电动汽车所搭载的软件数量远超传统燃油车,大量的功能都需要通过软件来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软件定义了汽车,改变了汽车的产品属性。随着软件在汽车产品中占比的不断增大,汽车正从信息孤岛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设备。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还改变了汽车的使用方式和消费者对汽车的期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汽车软件自给率较低,例如,在汽车功能安全等级最高(ASILD)的核心安全件线控底盘领域,当前占据国内市场的仍是博世、大陆、采埃孚等跨国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70%以上。与此同时,汽车芯片的对外依赖度高,尤其是汽车智能化所需的高端算力芯片,90%依赖进口。
  “从产业变革深化、技术竞争加剧、市场需求提升等方面看,传统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亟待提速。”西北工业大学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冬生向记者表示,当前,传统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整体创新能力及原始创新方面有待加强,整车节能降碳技术研发短板明显,零部件供应方面自主研发能力与水平总体较为薄弱,与国外燃油车企业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同时,产业链功能发展有待完善,产业链上缺乏规模庞大且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及体系支撑。而且,整车领域的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等,都是传统燃油车产业链功能转换的重点。
  “从政策和产业发展看,至少在‘双碳’目标达成之前,燃油车仍将存在数10年时间,因此,除了向新能源转型之外,传统燃油车的功能转换也要加速。”浙江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院研究员陆安程认为,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低碳节能高效内燃机的研发仍是重点,也是燃油车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功能转换的核心。相关企业要加大对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等新技术的开发,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也要在燃油车上推动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发展,像上汽大众等已经在燃油车上搭载了智能化功能,值得参考借鉴。
  培养复合型人才 破解供需错配
  当前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人才错配的问题。而且,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逼近50%的情况下,有的国内高校已经取消了汽车发动机制造专业,还有的高校出现了内燃机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与之相反的是,智能电动汽车相关专业的设置不够、招生数量不足、企业需求迫切等现象。”于冬生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及产业链功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只有解决了人才错配的问题,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才会如虎添翼。
  调查显示,今年报考汽车及相关专业的考生仅占10%,但希望进入汽车行业的人又不在少数。深究原因,一方面,汽车企业迫切需要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及相关软硬件专业人才,可谓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考生对汽车专业缺乏了解,以及行业“内卷”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令很多考生望而却步。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错配”现象源于相互缺乏了解。“汽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朱明荣表示,汽车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涉及的上下游企业众多,覆盖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集成、销售和后市场服务等多个环节。因此,汽车行业的岗位也涉及从传统燃油车制造、设计、研发,扩展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分析等多领域。尤其是汽车产业链功能转换对于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为高校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目前,市场存在的现象是,内燃机专业的毕业生跨行业就业偏多。据报道,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从事所学研究方向的就业学生仅占约30%。“其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在陆安程看来,高校培养的传统内燃机人才相对充足,而企业在产业链功能转换中,要进行低碳节能高效内燃机的研发,以往高校传统内燃机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低碳节能内燃机相关课程,导致毕业生与企业急需的人才形成“错配”。如果从产业链功能转换方面看,企业对新型内燃机、清洁能源内燃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急速增加。因此,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配”,才是当务之急。
  对此,朱明荣建议,专业人才要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阶段,产业链功能转换也对相关人才需求迫切,需要年轻人具备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学习和适应新变化,同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经验,理解行业需求,提升综合素质。在如今的产业发展背景下,多学科背景将成为竞争优势,除了专业知识,汽车专业学生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背景下,跨学科能力尤为重要。
  以绿色发展为主线 加速新技术运用
  如今,当一辆辆新车出现在市场上,人们发现现在的新车制造水平与10年前相比有了显著提升。“在这背后,是智能化、数字化的汽车制造水平在不断提升,成为产业链功能转换的一个标志。”陆安程谈到,目前,国内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都在加快功能转换,应用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其中,汽车制造工艺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已经在一些车企中走向前台,从焊接、装配到喷漆等多个工艺环节,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同时,车企大量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副本,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从而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利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制造工艺及设备预测维护需求,优化生产调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工业互联网也已经在车企制造过程中大量应用,为汽车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制造等提供重要支撑。这些较为领先的技术应用,既加速了功能转换的进程,也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品质更为优良的产品。
  汽车产业动能转换的核心之一是绿色发展,在产业链功能转换逐步提速的基础上,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全行业的共同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30日,2024年度A股和中资港股上市公司中,汽车行业有123家公司披露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报告。机构测评认为,汽车行业的ESG意识有显著提升,进步明显,但部分企业在ESG方面投入仍有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汽车企业功能转换的现状。”曾文翔认为,其中也客观反映了国内车企正在产业链功能转换方面的持续投入,与1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并且在不断强弱项补短板,从各方面为产业动能转换筑牢基石,也在积极集聚各方面的资源,为动能转换赋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