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 海之博张全慧:智能驾驶进入兴奋期,汽车零部件面临重新定义
巨变中的汽车产业,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催生出诸多创新零部件,也推动着原有零部件的升级。苏州海之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之博”)顺应潮流,抓住市场对高效安全底盘方案的需求,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中国汽车报》记者就此对海之博CEO张全慧博士进行了专访。
《中国汽车报》:您认为目前汽车智能驾驶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张全慧:智能驾驶的出现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是一种革命性进步,其发展分为萌芽期、兴奋期、犹豫期和爆发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对技术的观察点是不一样的,萌芽期对整个汽车的系统架构和零部件的功能会提出新的要求,兴奋期则是基本完成对系统设计和零部件的功能定义,犹豫期更关注智能驾驶的安全性,爆发期则偏重于解决方案的成本和竞争力。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已经进入爆发期,而智能驾驶则处于兴奋期。
《中国汽车报》:智能驾驶发展到“兴奋期”对汽车零部件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张全慧:自动驾驶浪潮下,会出现如车路交互系统、激光雷达等新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车上旧有的零部件也要因智能化而做适应性改变。因此,汽车系统及零部件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原有系统零部件的重新定义的迭代创新是保证智能驾驶安全高效的关键。
海之博第四代转向扭矩转角传感器Hi-TAS4
《中国汽车报》:据了解,海之博是国内第一家提出转向传感器升级的公司,这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张全慧:基于排放和舒适性的要求,2010年就已经出现了转向线控。在自动驾驶发展初期,以往的转向传感器作为一个过渡产品,能基本满足自动驾驶的一些功能要求,可以凑合着用。但当自动驾驶技术深入发展,不仅对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也对转向传感器的冗余度、精准度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新技术的应用,转向传感器必须升级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中国汽车报》:海之博有哪些创新产品?
张全慧:2022年,海之博在国内第一个提出转向系统传感器要升级,当时转向传感器主流的解决方案是2+1(2个扭矩+1个转角),我们率先提出了3+2方案,能完全满足L3级自动驾驶对转向系统的要求。接下来,海之博于今年年底即将量产4+2方案的转向传感器,即4个扭矩+2个转角,能完全满足L2~L5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这就不再是过渡性产品,而是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产品。
实际上,整车上有三大类传感器——环境感知传感器、机器状态传感器、操纵传感器。我们考虑到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对机器传感器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电动使得原有高端车的后轮转向有机会普及到普通大众车型。当然转向系统的后移需要转角传感器和线性位移传感器的配合,海之博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创新的窗口,在国内第一家推出了后轮转向席特列传感器。
接下来,海之博还将推出制动方面的操纵传感器——制动踏板传感器,将目前的两路信号输出提升到四路信号,满足更高的法规要求和L5级别自动驾驶,这也将是一款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不仅能适用于现在主流的Two-box和One-box方案,还能顺应潮流地适配于未来的EMB方案。
海之博后轮线性位移传感器Hi-LRS
《中国汽车报》:您对智能驾驶的技术创新有何预判?
张全慧:第一,技术创新要变成产品。智能驾驶的发展会催生新产品的出现,也会带动老产品的重新定义,这些创新不是放在样车上测试那么简单,要真正转化成可量产的产品,才能满足自动驾驶得到安全需求。
第二,芯片迁移。智能驾驶相关系统的升级需要大量芯片,我们不能一直被国外供应商卡脖子,必须有自己的国产化芯片。
第三,构建软件生态。以往汽车产业的软件系统由国外定义,如今智能汽车时代,汽车软件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们最大的创新舞台,也是中国汽车在此领域持续保持领先的基石。
第四,重塑零部件标准。为了适应智能化浪潮,不管是新零部件的创造还是旧零部件的改造,都面临着零部件标准的重新定义,中国应在此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这也是我们创新的重要方向。
《中国汽车报》:海之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张全慧:第一,对技术创新趋势的感知力,能准确判断出何时前期布局、研发和量产;第二,在操纵传感器领域积累了适用于自动驾驶的技术,可实现包括传感器相关的机械设计、硬件建模、软件算法、客户通用标定工具等在内的全栈式自研;第三,我进入汽车行业25年,在汽车精益化生产和量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使得海之博的产品既有技术独特性,又有成本优势。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产品要顺应潮流的变革趋势,同时也要抓住创新的窗口。比如海之博的操纵传感器即采用EMC抗干扰能力比霍尔传感器强100倍的感应式传感器。正是因为海之博推出的传感器既顺应了电动化的趋势,同时也满足了自动化驾驶对传感器重新定义的创新需求,这也是海之博受到客户信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