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集团:提升品质,在最“卷”时脱颖而出

发布日期:2024-03-1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郝文丽 编辑:李沛洋
记者:郝文丽 编辑:李沛洋

3月6日京西集团在中国、瑞典和美国进行横跨三大洲的底盘产品极寒测试,包括电子机械制动(EMB)iDBC1智能集成线控制动系统(1-Box)在内的多款线控制动和电控悬架系统上车测试,不仅验证了其智能底盘产品在真实冰雪和高寒条件下的性能及工作状态,更体现了京西集团以更严苛的全球研发标准,贴近亚洲、欧洲和北美主流车企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京西集团全球冬季测试项目包含了对旗下iDBC1智能集成线控制动系统(1-Box),iDBC2智能线控制动系统(2-Box)、电子驻车卡钳(EPB)、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及线性电控稳定系统等产品的测试验证。

特别是控制制动技术领先行业的全干式电子机械制动卡钳(EMB)经过2023年2月在黑龙江省大庆测试场首次冬季动态测试后,今年于瑞典阿尔耶普罗格市继续进行极寒环境动态测试。由京西集团研发制造的EMB结构简单,是一款全电动即插即用控制制动产品,完全满足车辆智能制动系统的需求,是实现L3以及更高阶自动驾驶的基石。

京西集团在瑞典阿尔耶普罗格测试场开展极寒测试

位于中国大庆、瑞典阿尔耶普卢格和美国格温三地的测试场都为京西集团的冬季测试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和设施。京西集团自营的大庆冬季汽车测试场覆盖100万平方米面积,50万平方米湖面,为参与测试的车辆提供了多样化的试验场地环境及场景。同时,瑞典阿尔耶普卢格和美国格温试验场都具备冬季严寒条件保证,是国际知名整车厂和供应商冬季测试产品的聚集地。

京西集团在美国密歇根州马奎特测试场开展极寒测试

京西集团今年在大庆测试场重点验证中国技术团队本土化研发的iDBC1(1-Box)产品。在低温低附环境下,配备该产品的测试车辆在对开、对接、冰面等路况下的刹车稳定性和刹车距离等测试结果均达到预设标准,保障车辆在特殊环境和路况的驾驶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

京西集团在中国黑龙江大庆测试场开展极寒测试

冬季测试期间,京西集团全球CEO郑洁亮京西集团中国区总裁江永玮、京西集团中国区控制制动总工程师吴剑等京西集团领导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就京西集团的技术优势、产品布局、未来规划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开诚布公交流。

提问:车市去年“卷”,今年更“卷”,京西集团如何面对车企的降成本压力?

江永玮:“卷”是一种常态,但对于我们来说更是机会。如果没有供应紧张问题,车企就不会意识到供应链的脆弱,也不会去打破供应垄断,在开拓更多供应商的过程中,京西集团的快速反应让客户认识到了京西集团的实力和速度,因此收获了更多客户。

现在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车企是一种挑战,对供应商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工业化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人才储备等诸多方面竭尽全力希望在最的时候脱颖而出,那我们再面对全球其他市场,一定能做得更好。

郑洁亮在最“卷”的时候,我们也在做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即提升产品品质。京西集团从2022年9月开始做了很多改革,经过一年多的锤炼之后,我们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希望不要在“卷”的时候交付给客户不达标的产品。

京西集团全球CEO郑洁亮

提问:当下,国际汽车零部件Tier 1企业都在积极转型,这给京西集团带来哪些启示?

江永玮:现在很多车企在考虑全栈自研,那么车企和供应商的边界在哪里?甚至业界提出了Tier 0.5、Tier 1.5的概念,这背后就是车企和供应商如何分工配合的问题。京西集团的业务偏向于智能驾驶的执行部分,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主机厂的合作,我们有黑盒子、白盒子、灰盒子,希望通过更有效、更快速的开发方法,把车企的优势和零部件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

减震器为例,一个减震器里面有那么多小的阀片,通过阀片的组合产生功能。对车企来说,如果花精力研究,再纳入到整车的计算过程中,那实际是不划算的。我们作为Tier 1有这样的知识积累,也有一些软件开发人员,如果我们能够把知识变成标准化的模块,和客户整车的计算控制结合起来,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双赢,是能快速推广的一个局面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能找到不同的合作方式,也能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得更清楚。

京西集团中国区总裁江永玮

提问:过去几年空悬产品很大程度上被造车新势力带起来,京西的磁流变减震器会不会复制空悬的普及路径?

江永玮:我们乐于看到京西的磁流变减震器能复制空悬的普及路径。因为磁流变减震器从技术来说是领先的,确实能改善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阻尼变化的响应速度。目前技术最早批量利用,在海外市场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凯迪拉克CT5、CT6一直在使用。

我们当时决定把磁流变产线在国内投产,一方面是希望把通用的项目做国产化,支持客户降本、快速反应当地供应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助第一个项目,推动国内整个悬架市场的技术进步经过一年的努力,有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定点项目应该在2025年就会投产。

另外,我们在推广磁流变的时候客户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但觉得成本太贵因为那时候都是海外生产、进口过来。为此,我们产业链进行了深度研究,现在磁流变液阀片等都开始在国内生产而且我们生产线也来到国内如此成本已经有效降低。当磁流变减震器的成本和连续阻尼控制减震器CDC比较起来,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希望取得先发优势,把市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京西集团智能底盘主要产品展示

提问:EMB是当下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接下来整个制动系统发展方向在哪里?

吴剑:我们预计未来EMB批量生产的时间是2026年至2027年,之后是四个全干式加上电子踏板的一种全新的方案。液压制动还是当前市场的主流方案,EHB的1-Box、2-Box则会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一直是市场的主流方案,因为这个技术是被市场检验过的一个非常成熟的、可靠的,成本相对低的一个方案。

EMB未来会引领革命性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京西集团会在EHB领域继续深耕,让我们的产品脱颖而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未来,车企的电子电气架构会发生革命性改变,这将会给京西集团的EMB产品提供更大的机遇。除了EMB,我们还可以更多深度参与到整个底盘XYZ的协同控制,以及和车企整车域控的高度集成里面去电控软件是我们未来在技术革新当中始终发展的大方向。

2023年全年,京西集团全球订单金额达到2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0%,线控及电控产品订单金额达到基础产品订单金额的近1.7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京西集团致力于在2024年实现11亿美元的全球收入。此外,京西集团还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8年实现全球营收21亿美元,营业收入4年内近乎实现翻番,其中,中国区营收占比将达到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