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产能翻倍 上海海拉电子工厂迎来25周年里程碑
10月19日,上海海拉电子举办25周年庆暨新厂开幕仪式。据悉,作为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海拉,将使上海电子工厂的产能翻番,以满足对汽车电子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其在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据介绍,海拉是一家上市的全球性家族企业,业务遍布约35个国家和地区,布点超过125个。海拉专注于创新性照明系统和汽车电子设备,120多年来一直是汽车行业和售后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中,海拉电子事业部的服务范围包括:传感器、执行器、车身电子、车灯电子和用于辅助驾驶的创新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和动力转向。
1996年,上海海拉电子工厂正式成立,为海拉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海拉管理委员会成员兼全球电子业务负责人Björn Twiehaus介绍称:“作为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制造了全球近1/3的汽车。此外,中国市场也是行业变革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我们预计在电动化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其对精密电子解决方案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为此,上海海拉电子工厂在现有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在原厂址新建了大楼。目前,工厂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成为海拉全球网络中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电子工厂。据悉,整个项目的投资高达千万欧元,工厂拥有约1600名员工和一个研发中心,未来3年员工人数将增至2200人。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海拉电子工厂未来5年将实现产能翻番。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Tomas Novak强调,这是基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新的业务订单和将在未来5年内启动的项目而作出的理性规划。
聚焦于电动化和自动驾驶
着眼于新的市场趋势,上海海拉电子工厂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智能汽车相关产品的研发与配套。据Tomas Novak介绍,上海海拉电子未来最大项目和销售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来源于电池管理、热管理和雷达等产品领域。海拉亚太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海拉集团电子事业部执行董事会成员白彬毅表示,海拉着眼于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数字化等市场趋势,专注于面向市场的创新电子产品和前沿理念,目前90%的汽车产品都与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
在汽车电动化领域,海拉提供支持电动化各阶段的核心零部件,产品涵盖电池电子产品以及能源管理与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比如低压和高压电池管理系统及冷却控制中枢。此外,海拉还提供自动驾驶的核心组件,比如77GHz高性能雷达传感器、转向系统及路况传感器。同时,海拉智能汽车进入系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显著提升舒适性和道路安全性。
电子解决方案需要硬件和软件,以确保与车辆的通信,海拉的电子产品必须与客户及产品的软件解决方案保持一致。“软件定义汽车”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海拉作为成熟的硬件供应商,策略就是“两手都抓”,即凭借在柏林HELLA Aglaia新成立的全球软件中心,进一步扩展其全球软件能力。
为实现环保减碳不遗余力
正如Björn Twiehaus在周年庆典举办之际说,1/4个世纪以来,海拉上海工厂一直代表着先进的汽车电子产品和卓越的品质,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技术都是率先在该厂应用和投产,积累经验之后再向全球推广。
在中国,为中国。从销售和客户的角度来看,海拉的销售增长路径印证了客户的信任,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海拉约80%的产品为中国客户生产。“海拉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我称其为‘软实力’,这也是上海海拉电子的一大标志。”Tomas Novak说。
当然,海拉也面临着挑战。客户在要求新产品的稳定性及供应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要求成本不断降低和及时交付,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稳定因素都可能成为挑战。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物流和供应链中断相继出现,特别是当下汽车行业无一幸免的芯片危机。海拉一方面稳定供应链,找到所有能找到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未雨绸缪,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规避可能持续或再次出现的芯片危机。
除在市场层面的进取与追求外,海拉还全面致力于气候保护并为此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白彬毅介绍说,一方面,海拉产品组合已在努力让出行实现零排放、可持续,比如在汽车板块超过90%的销售产品都与内燃机无关;另一方面,海拉在全球38个生产基地,到2025年都将实现碳中和。“我们将在进一步节省能源、购买绿色电能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最迟在2050年,建立持续的气候中立供应链,并向客户提供碳中和产品。”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