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被集成” 中兴汽车电子准备怎么“造”?
智能网联汽车风潮日盛,中兴通讯也开始布局一盘大棋。最近有消息传出,中兴通讯内部发文称,将设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并组建相关团队。对此,《中国汽车报》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兴有关人员确认并得到肯定的答复。
3月22日,中兴通讯召开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兴通讯执行董事、总裁徐子阳在会上就这一动向表示:“中兴通讯做汽车电子从技术上来看,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在汽车电子方面只做‘被集成’,中兴会尽自己能力满足客户需求。”
♦ 此前已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切入
据悉,此次中兴设立的汽车电子产品线隶属系统产品规划部,负责统筹相关研发与经营单位。有关文件显示,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方案整体规划,提升汽车电子产品力;负责汽车电子市场策划、商业模式研究、项目策划、推动和落地;负责拓展汽车电子生态合作伙伴,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推动汽车电子领域的战略合作等。
3月初,西南证券曾发布针对中兴通讯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称,自2019年以来中兴通讯着力强调项目质量的优化,优选业务拓展的目标市场,汽车电子领域已成为其下一个关注重点。事实上,中兴通讯早已瞄准汽车行业,这并非其首次在汽车领域有所动作。
2009年,中兴通讯成立中兴派能,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同年,开始布局无线充电技术,并计划基于M-ICT战略,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推入广阔的车联网市场。2012年,中兴通讯正式推出成熟产品,现已部署13条无线充电商用线路,并与全国38个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中兴通讯旗下子公司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中标深圳西部公交项目,为深圳西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提供204辆8米纯电动客车及智能充电基础配套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中兴通讯所持有的5001件专利中,共有24条专利与汽车相关,主要涉及无线充电、车联网、停车位状态检测、车载通讯设备、车辆移动识别、车位锁、车辆行驶路线分析等领域。
♦ V2X铺就车联网全新“赛道”
与电动化相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虽然起步略晚,但势头一点不弱,目前也逐渐成为拥挤的“赛道”。业内外诸多企业纷纷依托自身优势,想要在这场比拼中获得领先优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富士康、苹果、华为、小米等知名科技企业布局汽车领域的消息纷至沓来。如今,中兴通讯又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这份名单中,不禁让人多了几分探究。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智能汽车将是继个人电脑、服务器、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终端产品。每次新的终端产品占据市场,都会有巨头企业应运而生,从IBM到微软再到苹果、谷歌,无不体现了这一趋势。但智能汽车领域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龙头企业,大家都在抓紧这个时间段进场。”
纵观全球市场尤其是通信设备行业,厂商之间早已从单纯的技术竞争,演化为专利标准、成本控制、供货等多项能力的综合性竞争,甚至涉及厂商所在经济体的相关产业链完备程度,经济体市场规模是否足够支撑其向芯片设计、IT服务等上下游拓展以及是否具备足够大的迭代新市场需求满足多元业务拓展。
汽车市场当然包括在多元业务拓展范围之内。根据研究报告,国内5G通信产业链及上游重要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正好,物联网、车联网相关模组的上游芯片,国内厂商的突破正在实现由点及面,中低端市场国产替代已部分实现,高端产品尚有差距。据了解,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网络、智能家庭和行业应用等通信芯片研发,自主研发并成功商用的芯片达到100多种,覆盖通信网络承载、接入和终端等领域。
在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中兴通讯集中展示了业界领先的移动互联终端,2C个人和家用消费、2B工业、车联网三大类产品系列。在V2X车联网领域,中兴通讯展示了自研的C-V2X模组和OBU、RSU及远程云控平台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利用5G和C-V2X形成人、车、路、网、云全方位协同体系,打造低延时、高可靠的通信连接,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智慧交通网。
♦ 中兴坚定表态只做“被集成”
对于国内通信设备商来说,国产替代的大趋势既是实现供应链稳定的必要路径,又是实现业务多元化、完成上游技术突破和积累、转型迈向科技龙头的战略机遇。
此前,华为公开表示将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而中兴通讯最新作出的规划,与华为所走道路似乎如出一辙,即准备在智能交通、5G支持、路况感知设备、自动驾驶与智能车辆协同等方面进行探索,为车企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深耕通信领域的中兴而言,这也是其更为擅长的方向。
目前,中兴通讯运营商网络业务主要提供无线接入、有线接入、承载网络、核心网、电信软件系统与服务等创新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政企业务基于“通讯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为政府以及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化解决方案;消费者业务聚焦消费者和行业需求,开发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移动数据终端、家庭信息终端、融合创新终端等产品,以及相关软件应用和增值服务。
徐子阳指出:“当前汽车电子发展所需要的数据、硬件、软件,我们都具备了,包括CT、IT的研发、融合,数据库的计算、连接,大系统的运营商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在产品可靠性、性能及关键技术上发现了可达路径。同时,由于成本在理念研发中已沉淀为中心的能力和平台,落实到各个环节,所以整体成本的控制非常合理。”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也表示:“现在不能再用传统思维看待汽车产业了,新兴技术让汽车行业的门槛变低。同时,资本的介入让汽车产业变得更加多元,有‘新人’瞄准整车,更有‘新人’看好零部件,中兴和华为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充分发挥了自身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取得了汽车‘新四化’的入场劵。”
不过,有人对科技企业“染指”汽车制造表示了担忧:“芯片、手机和汽车的区别太大了,一旦做不好就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以特斯拉为例,不能总是指望通过后续的OTA升级解决出厂前就存在的问题,这不是造车的思维。”但他补充说:“只要不做整车,做硬件、配件,行业还是欢迎的。”
事实上,徐子阳的发言也明确了中兴通讯的立场:“我们只做‘被集成’,中兴想要实现的,是通过与客户的合作,发挥长处、补齐短板,让虚拟世界的链接和实体世界的链接耦合起来,从而实现双方确定性优势的进一步演进。”从这一点上说,华为、中兴们对自身在汽车行业的定位是比较稳妥而智慧的。
编辑:庞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