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豫北转向的“转型升级”,打造“军转民”企业样板

发布日期:2019-09-11· 中国汽车报网 郝文丽 编辑:黄霞
郝文丽 编辑:黄霞

 

  豫北转向系统 (新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北转向”)是航空工业新航集团所属的国有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制造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列,是国内汽车转向行业的佼佼者。50年以来,豫北转向继承发挥航空技术和制造优势,引进美国、日本汽车转向技术,结合自主研发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不仅成功实现了“军转民”,更打破了外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国内的垄断。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汽车工业在取得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车市寒冬”,豫北转向依然预计全年实现逆势增长,其底气何在,企业又呈现出怎样一番面貌?近日,《中国汽车报》一行来到豫北转向,既回顾其一路走来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

   

  ■从液压转向到电动转向转变

  豫北转向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国营第一0三厂,总部位于河南新乡。利用航空液压技术的同时引进美国德尔福和日本光洋等国际先进技术,豫北转向生产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产品包括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RCB)、齿轮齿条液压动力转向器(HRP)、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 &MSG)等。目前已拥有40大系列,6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微车、轿车、越野车、SUV、皮卡、轻卡、中重卡、客车。

  总经理贾相明回忆,以航空产品起家的豫北转向在转向民品之初,也曾迷茫,做过纺机罗拉、香烟接嘴机、理发椅等等,直到1982年开始涉足汽车转向器,是国内第一批布局汽车转向的企业。最初是给重卡和客车配套,后来北京吉普国产化,豫北转向与北京吉普达成合作,但也没有达到预期规划产量。上世纪90年代末,民品没有市场,豫北转向一度陷入经营困难,员工一半休息、一半上班,上班人员工资仅200多元。

  1999年,豫北转向对产品战略重新定位,将战略调整为以美国德尔福技术为依托,聚焦于轻型车转向器。时任市场部部长的贾相明带队开车一整天到长城皮卡厂进行产品试装,并获得了一举成功并立马批量配套。在长城的带动下,当时包括江淮、福田在内的多家轻卡和皮卡厂家都开始装配豫北转向器,轻型车市场逐渐被打开。目前在国内轻卡、皮卡细分市场仍保持绝对优势。

  2005年,豫北转向开始进军齿轮齿条液压动力转向器市场,凭借过硬的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刚刚起步便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这时,豫北转向已经开始布局电动转向器(EPS),并启动电动转向器项目,意欲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但这些企业对中国是技术封锁的,豫北转向被迫只能自主研发。

  事实上,当时豫北转向专业学习汽车电子的人才非常少,所有研发只能靠自己不断摸索、装车实验、调试优化,期间经历的磨练与坎坷可想而知。直到2010年,豫北转向电动转向器量产,年产达到3万台。因为超前的战略布局,豫北转向产品量产比国内电动转向市场爆发足足早了5年,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应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2015年,豫北转向自主研发的电机控制器在东风风光580车型上一炮打响。后来,东风启辰、东风小康、长城、江淮、比亚迪、奇瑞、东风乘用车等陆续都成为豫北转向的客户。贾相明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电动转向ECU软硬件技术豫北转向率先实现自主可控,并于今年6月份通过ASPICE(汽车业界软件开发过程评估标准)能力2级认证,成为国内转向行业首家通过ASPICE能力2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填补了国内转向行业的空白。

   

  ■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客户转变

  不仅在国内市场势头强劲,说到豫北转向,还不得不提到其在海外市场的累累战果。2017年11月,豫北转向正式成为福特Q1供应商。福特Q1供应商资格,是福特给予其供应商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是汽车行业中供应商产品质量评估认证的一个极有影响力的标杆,也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通过Q1认证不仅象征着品牌形象的巨大提升,还能获得福特新项目优先定点的优势。

  2011年,凭借在国内良好的业绩和口碑,福特汽车首先长安福特福睿斯机械转向器项目与豫北转向合作,出色完成后,福特才又递来了印度福特和北美福特的项目。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是只有世界顶级供应商才有资格供货的福特F250/F350大皮卡项目,将福特皮卡项目给到豫北转向,意味着从此福特和豫北转向的命运就连在了一起。

  彼时刚刚挂帅的贾相明压力很大,如果不接受福特皮卡项目,意味着豫北转向难有大作为;如果接受,则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且前期建厂投资就高达3亿元,且对方要求豫北转向签署承诺责任书,保证供货时间和质量,否则就会面临巨额的罚款,“不夸张地讲,如果这个项目搞砸了,豫北转向就得关门倒闭。”贾相明说。  7年间,豫北转向以钉钉子的精神全面抓好各项工作,在产品交付、质量保证、制造现场评审(MSA)、MMOG物流体系等方面自我加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改变,把所有精兵强将都派驻到这个项目,用高标准满足福特要求。得益于7年的深厚积淀,短短4个月的备战时间,豫北转向圆满通过考核,成为亚太地区用时最短的Q1获得者。目前,Q1得分一直保持98分以上,并连续20多个月保持顾客交付0PPM。

  福特项目的顺利承接,使其客户和市场由国内中低端转向国际中高端转变。如今,豫北转向与福特全球开展全面合作,并进入了日产、五十铃等品牌。同时产品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为豫北转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从精益生产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福特项目带给豫北转向的不仅是荣誉、订单,也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整个生产制造体系。福特公司要求豫北转向以智能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在客户的拉动下,豫北转向基于2000年开始向日本光洋学习精益生产的积累,打造了多条智能化生产线。以ECU生产线为例,基本达到工业4.0标准的无人化生产;新建设的DP-EPS智能化生产线,6个生产单元仅需要11名操作人员,自动化率达到70%以上,年规划产量25至30万台,产值达到5个亿。

  2018年9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对全国99个获批的试点项目进行了公示,豫北转向承担的“汽车转向系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荣登榜单。包括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全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河南省智能工厂、河南省先进制造企业、河南省智能制造标杆、河南省机器人“十百千”项目等荣誉也接踵而来,但事实上,豫北转向也并非每条生产线都是智能化产线。

  贾相明介绍,豫北转向是根据每个项目和业务板块的规模、成本等综合考虑来设计生产线,对于业务量小的项目,公司用精益管理模式持续改善,取得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在豫北转向的生产车间,《中国汽车报》记者看到独特设计的无动力传递改善成果被广泛使用。员工们的自主改善意识非常强,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员工的改善成果。

  从军转民初期的迷茫,到如今锁定方向,并基于汽车转向系统,不断在控制器ECU、电子助力制动EBB、辅助驾驶ADAS等方面扩大竞争优势。可以说,豫北转向经过多年艰苦奋战,凭借核心研发能力,在某些领域强势逼退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外资零部件供应商,为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收复了失地、鼓舞了士气,打了一场实实在在的漂亮仗!

  总结这些年的发展,贾相明总结是“四个转变”让豫北转向一路向前,一是产品由液压转向向电动转向的转变,二是客户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三是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四是精益生产向智能制造的转变。经过50年发展,豫北转向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员工收入逐年提升。

  面向未来,贾相明说豫北转向的初心是建设“美丽豫北”,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尽管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豫北转向不会好高骛远,也有足够的耐力和信心,先确定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小目标,做好眼前事,一步一步踏实前行,总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编辑:黄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