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伯科于素杰:用三力迎三化
11月7日,威伯科发布新的品牌主张——“威联智控·睿享未来”,宣示了公司新的愿景和使命,即通过推进车辆自动化、提升道路安全、赋能未来车队、打造绿色交通,助力商用车行业迈向自动驾驶、网联化和电动化(以下简称“三化”)。期间,威伯科亚太区总裁于素杰及其团队详细阐述了对于“三化”的技术与组织准备。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威伯科一直对中国市场给予高度重视,并对抓住“三化”机会充满信心。
于素杰
■技术储备“家底儿”丰厚
威伯科是关键车辆控制系统、新能源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开拓者。基于对更安全的道路运输需求的预见,威伯科通过创造性的技术与产品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全球商用车行业实现零事故驾驶。在全球范围内,威伯科处于为卡车、客车、挂车和非公路用车开发先进安全系统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最前沿,支持商用车制造商和车队,以确保其驾驶员、车辆和货物的安全和效率。作为世界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威伯科如何认识和应对“三化”?
实现自动驾驶,感知周围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威伯科拥有强大的车辆执行端技术。“150年的历史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制动系统,ABS、EBS对车轮的控制,ESC对整车车身的控制等。随着2004年推出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威伯科逐步拥有了雷达、摄像头等方面的经验,能够扩展到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感知,从而让车辆主动避免发生事故。”威伯科中国区主机销售总经理陈春毅介绍称。
2016年第三季度,威伯科收购了北美的驰派达公司,拥有了主动转向技术,这让其掌握了完善的车辆控制执行技术。今年,威伯科又推出名为ADOPT的智能驾驶平台——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该平台让车辆的执行机构和决策系统有了清晰的界面。未来不论整车企业还是创业公司,都可以与这个界面简单连接,让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变得更简单。同时,威伯科还要将车辆的数据与云端对接。
为进一步提升碰撞预警系统和自动刹车系统的性能,威伯科会把Mobileye的摄像头引入,通过视觉系统和雷达产生融合的效果,进一步提升AEBS的性能,以满足将于2021年在国内开始实施的法规。借此,威伯科完全可以做到车辆时速不超过20公里时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清晰识别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车辆前方的运动轨迹。
威伯科在活动现场播放了几段视频:车辆在自动电子编队情况下实现自动紧急刹车;车道保持;在两侧路面条件差异非常大的情况下,驾驶员不操控方向盘,车辆在两边车轮横跨不同路面、做紧急刹车时非常稳定地制动;挂车与挂车之间距离非常近,通过遥控的方式让车辆实现自动甩挂的对接。通过这些,笔者可以看到威伯科在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合纵连横构建同盟军
这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需要联合才能谋得更好的发展。
威伯科与百度Apollo合作,在商用车领域,两者携手可谓强强联合。“基于威伯科开放式的硬件平台和百度Apollo的开放式软件平台,我们将构建基于高速公路点到点的L4自动驾驶试点,然后逐步商业化,为生态系统中的‘玩家’带来更多价值和创新可行性。”于素杰说。
威伯科与法雷奥、大陆和Mobileye都达成了合作。
威伯科与法雷奥在雷达方面最重要的合作内容便是盲点探测。陈春毅介绍说,威伯科很早就推出OnCity,今年把它具体化了。对商用车而言,除在高速公路上运行外,在非高速公路区段造成的伤亡事故,一半以上都是车辆在城市道路转弯时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造成的伤害。于素杰说:“目前,我们的OnCity系统可以在车辆转向过程中辅助驾驶员探测盲点。如果行人和非机动车靠近车辆,系统将有效采取报警措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威伯科2004年推出了ACC自动巡航系统,2008年发布第一代AEBS系统,On-GuardActive系统也已投放市场。我们会采用大陆的下一代雷达,把有效探测距离提升到250米(中国法规要求是150米),极大地提高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于素杰表示。
威伯科与大陆集团有非常悠久的合作历史,基于单雷达技术可以实现覆盖车辆时速80公里到静止的探测,这也是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在摄像头方面,威伯科基于Mobileye下一代最新EyeQ4芯片,与之进行视觉传感器方面的合作。
威伯科与一汽解放签约成立合资公司,第一款产品是盘式制动器。在商用车追求轻量化、更精准制动的前提下,盘式制动器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以盘式制动器为契合点,威伯科与一汽的合作将涉及更全面的制动系统及对于未来新技术的探讨。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Nidec)主要做电池、电控系统。威伯科与其合作,研究如何把电控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有机结合,让电动汽车更智能、更节能。
■赢在差异化以“三力”护航
于素杰在威伯科工作了很多年,该公司在亚太尤其中国市场发展得这样迅猛,与她及其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
如何体现差异化,是于素杰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她和团队都相信,威伯科会赢在差异化上。于素杰具体诠释了对于差异化的理解,笔者把这总结为“三力”。
首先是预见力,也就是对于周期环境变化、市场变化、客户要求变化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其次是创造力,就是把看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策略,转化为技术和创新,提供解决方案。第三是执行力,是解决方案的落地。“创造力、洞见力加上执行力,才可以真正迎合市场,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于素杰说,激情是这“三力”的催化剂与粘合剂。
事实上,“三力”是威伯科CEO古杰可(Jacques Esculier)三大战略支柱的“中国版”。古杰可的三大战略是技术领先、全球化和卓越执行,十多年来威伯科一直依此践行。威伯科的规模虽然相对而言并不算大,但就公司管理、运营和企业文化建设而言,一直受到美国华尔街的认可,一些管理案例被哈佛商学院奉为典型。
多年耕种亚太市场,于素杰对于这三大战略有很深刻的认识。首先,技术创新并不是拥有多么“高大上”的技术,而是要为客户提供价值,带来增值,与客户一起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其次,全球化应用于区域市场就是本土化、本地化,在中国只有成为“中国企业”才是真正的成功。威伯科在全球化方面推崇的不仅仅是本土化产品、本土化供应链,更重要的是把管理决策与运营理念有机融合,真正扎根本土市场。第三,威伯科一直非常推崇六西格玛和精益化生产,于素杰认为它们并不只是用来指导生产的,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所有工作环节都要体现精益生产的思路,体现六西格玛的方法论。
笔者相信,于素杰及其团队未来在“三化”市场上将发展得如火如荼,为威伯科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庞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