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美国禁令或让车用芯片主导权生变

发布日期:2024-12-1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秦淑文 编辑:焦玥
记者:秦淑文 编辑:焦玥

“缺芯”再次威胁着中国汽车产业,但这一次与3年前有所不同。从2019年开始,美国政府几乎每年都会在芯片领域出台卡中国脖子的出口管制政策,内容从宽泛到逐步聚焦。12月2日,美国宣布新一轮对华出口管制措施,针对的是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和算力芯片及其设计工具、制造设备等。显然,美国这次“重点进攻”的战略目标是遏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将面临先进智能芯片的供应风险。
  中国的反制火速到来。12月3日,商务部宣布,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可以预见,美国一些高精尖军事装备和电子产品的制造将被中国卡脖子。
  也是在12月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集体发布声明,坚决反对美国政府的有关政策,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在众多工业门类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之所以率先站出来说话,是因为汽车是高算力智能芯片需求量最大、需求增速最高的行业,中国是世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最大产销国,对美国芯片依赖程度很高。例如,在智驾领域,特斯拉和英伟达的高端芯片最受追捧;在智能座舱领域,高通、AMD和英特尔的高端芯片最吃香。
  美国政府随意修改出口管制规则,确实严重动摇了美国芯片的供应稳定性,让企业难以适从,美国高端芯片供应链因此也就没有安全性可言了。其实,即便这条“美链”很稳定,但在信息安全方面,美国芯片经常开有“后门”,此类权威检测信息历来很多,美国芯片在根本上不值得信任。
  9月中旬,黎巴嫩寻呼机大面积爆炸,引发全球对个人电子设备所用芯片安全性的忧虑。惊魂甫定,10月中旬,又曝出英特尔芯片大面积存在“暗设后门”等重大安全问题的消息。10月下旬,高通12类64款芯片存在“零日漏洞”被曝光;在11款智能座舱芯片里,就有这两年常被车企拿来炫耀的SA8195P、SA8295P、QAM8295P三款芯片;采用了这些美国芯片的汽车,难免有驾乘人员隐私被泄露、数据被偷窃、导致智驾事故且难以找出元凶的重大安全隐患。
  把中国确定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高度共识。如果不在关键环节用国产芯片替代美西方的芯片,将会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全力推进智能社会的建设。
  且看一个最新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消息。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制定文件的目的是,“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总目标是,“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数字化基建的重点任务一共有11条。其中第二条是,“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车联网’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加快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尤其是道路等智能融合感知系统,车规级芯片最合适,这个用量绝对是巨大的。现在,一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芯片用量在1600~3000颗之间。暂且不说别的行业,仅仅这两个巨量需求加在一起,完全可以给车用芯片市场创造一个空前发展的机遇。
  直到现在,车用芯片因为要满足高震动、宽温域、高可靠等苛刻的使用条件,研发和投资收益周期都比较长,用量又没有消费电子大,头部芯片制造企业一般都不愿意搞。这就给中国车企创建芯片企业留下了空间。
  现阶段,头部中国品牌车企大多解决了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架构和L2智驾技术的主导权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芯片这个“神经元”的大问题。若这四大领域产业主导权在手,中国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具备完整新型汽车工业体系、完全掌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国家。
  所以,笔者认为,尽管国内外都认为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看似很唬人,效果将会趋近于零,但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还是要及早像华为一样趁机向上蜕变,尽快通过多种有效合作方式,广揽高才,把高端关键车规级芯片研制出来,甩开美国卡脖子的黑手。
  美国连续5年的出口管制已逼迫中国把芯片全产业链的架子搭起来了,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各个环节虽然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尚存差距,但都具备一定水平。中国已是28纳米以上主流成熟制程芯片的最大制造国,有这个做支撑,“最后一公里”冲刺在望。

热门推荐